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7-09
□梁冬
暑假到來,新一輪中小學生研學旅行開始升溫。
近日,筆者隨一研學團赴某地5日游。孩子們每到一個景點,往往要排隊幾個小時;來到人頭攢動的景點卻看不出所以然;參觀名校,往往只是在校門口拍個照……“景點去了不少,卻沒有感受到研學的氛圍。”一個孩子這樣說。
早在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相關文件就提出了“研學旅行”的概念。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門下發文件,要求把研學旅行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據統計,全國現有超過5000家“研習營”“夏令營”等相關機構。
時下,在研學旅行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良莠不齊的現象,個別“摸魚者”的行為,使本該帶給孩子們詩和遠方的美好事情變了味。
筆者建議,有關部門應加強監管力度,為研學旅行“立規”,細化監管責任、完善監管機制,防止研學旅行走偏。
研學旅行從業者要有立德育人的使命感、價值觀,把教人、育人放在首位,激發青少年產生學習的興趣和潛能,才能讓自己的路越走越寬。
回歸初心,研學旅游市場一定會迎來更好的發展。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