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6-20
王 漫
2023年9月20日,運城市統計局統計開放日主題宣傳活動在市區體育公園成功開展,看著大家手上拿著再熟悉不過的《統計法》宣傳手冊,向前來咨詢的人們宣傳統計法律法規知識的場景,我不由得回憶起《統計法》這棵“法治樹”是如何一步一步扎根在我心中的……
播下種子
時間回到2013年,剛加入統計大家庭的我,跟隨統計前輩下鄉開展全市學校周邊食品安全問卷調查工作。
我們在一所學校門口隨機讓接學生放學的家長填寫問卷。突然有個人趁我們不注意快速抽走問卷,我本能地想拉過來。突然“嘶”的一聲,問卷被一撕為二。我的委屈馬上轉為滿眶淚水。怎么辦?當時大腦一片空白。
后來了解到,那名家長選擇的題目選項不合他意,所以進行了“干預”。最后,帶隊領導出面解決了問題,這名家長也重新完成了問卷填報。
如果再碰到此類情況,應該怎么辦?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于是,我開始了法治知識的學習,也在心底種下了統計法律法規的種子。
生根發芽
學習過程中,我積極參加單位開展的統計法律法規集體學習,確保把統計要求吃深悟透、入腦入心。同時,借助“統計開放日”、“12·4”國家憲法日等契機重點突擊學,學重要會議精神、學法律法規等,使我對《統計法》的“前世今生”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結合日常報表內容,堅持將法治學習貫穿報表工作和數據核查全過程,統計法律法規在我心中生根發芽。
由于自己從事專業科室業務統計工作,平時一般只是利用零碎時間選擇重點內容進行片段式學習,而且學習過程中常常被業務工作打斷,導致難以真正入腦入心。
主干成形
時間來到2019年,在單位領導的安排下,我有幸赴貴州省貴陽市參加全國國家統計執法資格培訓。
培訓之前,自己全面閱讀現有的統計法律法規學習材料,加深印象。培訓班上,我通過短短幾天時間快速將每條法律法規內容進行了系統學習。在脫崗培訓的幾天時間里,統計法律法規主干在我心中悄然成形。最后順利通過考試,獲得國家統計局頒發的統計執法證。
至今,時不時想起培訓時起早貪黑、全身心背誦法律法規和心驚膽戰參加考試的場景,仍然歷歷在目。
回到工作崗位后,我將學到的知識轉為工作實踐,多次圓滿完成省局執法檢查任務。
枝杈成長
然而,對統計法律法規的學習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
自己除了堅持參加中心組學習會、法律法規培訓會、統計法宣傳日等活動持續加深印象,還積極推動出臺多項舉措,讓《統計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在市、縣、企業三級統計人員心中不斷“落地生根”。
一是補充制定《強化統計監督 進一步做好貿易統計工作》《貿易專業數據質量定期核查辦法》等制度,夯實貿易專業全流程數據管控與審核。二是在開展的縣級和企業統計人員貿易統計業務培訓班上,邀請法規科工作人員作開班第一講,增強基層法律法規意識。三是靈活采取電話聯系、實地核查等方式開展常態化業務指導,對異常數據、易錯指標口徑等問題進行溫馨提示,將統計法律法規滲透到數據審核中,明確統計人員應該堅守的法律底線。
開花結果
如今,距離文章前面提到的那件事情已過去多年,我時常在想,如果當時的場景放到現在,我是否會再如當年一般無助?答案是必然不會,因為我心中有了《統計法》這柄“尚方寶劍”為我保駕護航。
首先我會向那名家長耐心說明此次調查的目的,取得他的理解,再說明配合調查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最后順利取得調查結果。
2022年以來,國家統計局先后開展的統計造假不收手不收斂問題專項糾治工作以及統計造假屢禁難絕專項治理行動,始終牢牢堅守統計數據質量這條生命線,確保統計數據的真實性。
國家統計局不時通報典型統計違紀違法案例,我想其本意并不是要查處多少統計違紀違法案例,而是為獲得真實、準確、完整和及時的統計數據保駕護航。
如今,我們的統計數據質量已經得到明顯提高。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