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6-18
衛世新 楊建義
6月初的一天,上午10點多,太陽火辣辣的。新絳縣古交鎮古交村村民李志云從早上7點下地收遠志籽,已經勞作了3個小時。他戴著一頂草帽,推著一臺小型遠志吸籽機緩緩前行,5名婦女拿著長長的吸管跟在后面,抽吸成熟的遠志籽。
“這種機器是用真空抽吸的方式,用軟管從地面上抽吸成熟后自然落下的種子,收集至罐中。”李志云介紹,“這些年中藥材價格很好,種植大戶年收入幾十萬元不在話下。去年,我將7畝地全部種上了遠志。現在遠志籽每公斤300元,長勢較好的遠志每畝大約能收15公斤籽,僅賣籽一畝就能收入4000多元。”
新絳縣汾河南岸的陽王鎮是遠志產地,年產遠志超過兩千噸,已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藥農們憑此致富。近年來,汾河北岸的古交鎮也開始種植遠志,李志云就是眾多藥農之一。
“雖然機器收集了滿滿一袋遠志籽,但其中三分之二是土和雜質。接下來需要付出大量的體力和精力,經過水洗、篩選、晾曬等繁瑣工序,才能得到可出售的遠志籽。”李志云說。
中午12點,太陽把地面烤得滾燙。李志云仍然在田間忙著收遠志籽。“遠志開花一段時間后就會結籽,籽成熟后很容易掉落,所以采收一定要及時,不能拖延。遠志籽在種植后的第一年就能收獲,而遠志成熟需要兩年,屆時收獲的遠志筒和遠志根收益遠高于遠志籽。”談到未來的收益,李志云臉上露出幸福的憧憬。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