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6-13
□楊穎琦

“愿所有忍耐蟄伏都遇驚雷,愿一切磨難困苦不擾心湖。范閑選了不委屈自己的路,希望故事外的你也是一樣。慶幸余年,同道而行,第三季再見。”幾行字浮現,《慶余年》第二季(以下簡稱《慶余年2》)圓滿收官。時隔5年,《慶余年2》重回熒屏,引發眾多劇迷的關注,成為5月電視劇檔的“爆款”。第一季結尾時,范閑被刺生死成謎,朝堂內部也迷影重重,留下的諸多懸念讓觀眾對后續劇情充滿期待。

架空歷史劇《慶余年2》接續第一季的劇情,繼續講述了具有神秘身世的青年范閑,歷經家族、江湖、廟堂的種種考驗與錘煉,依舊秉持正義、良善的故事。全劇以其獨特的筆觸,證明了即便是在最輕松愉快的敘事之下,也能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與社會思考,讓觀眾在笑聲中領悟、在詼諧中獲得啟發。
劇中,得知范閑死訊后,“父親們”的夸張表現及全民祭奠的鬧劇,讓觀眾忍俊不禁;范閑與王啟年返回使團途中,正面碰上謝必安追殺,當觀眾正緊張于二人如何在斷崖絕壁旁逃生時,兩位縱馬一躍躲過一劫;范閑向慶帝舉報二皇子李承澤和長公主李云睿常年和北齊錦衣衛走私,二人和太子之間的明暗較量,其間的言語交鋒又見諷刺,在緊張的斗爭中增添了幾分詼諧……可以說,《慶余年2》延續了第一季“慶”味敘事風格,既包含輕松詼諧的對話,又穿插緊張刺激的情節轉折,同時在整體劇情推進中又不失深沉的思考,可謂張弛有度、反轉連連。
原班人馬、輕松的喜劇風格是觀眾熟悉的配方,而悲劇的底色在第二季中也貫穿全劇,無法遮掩。劇中,擁有現代人獨立意識的范閑置身于古代環境中,并不是一直順風順水,相反,在與現代價值觀南轅北轍的古代環境中,為了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探尋母親葉輕眉之死的真相,他一路付出了沉重代價。《慶余年2》中的范閑得到了成長,也經受了更加殘酷的風雨和考驗。
如果說,初到慶國的范閑只想做一個獨善其身的普通人,背背古詩,賣書掙錢,不愿像母親葉輕眉一樣燃燒自己照亮整個世界。那么在第二季中,當身為“棋子”的范閑看到老菜農金老頭為救閨女被人當街砍死,太子為了嫁禍二皇子屠盡了一個鎮子,信陽一整個城的賬房先生被長公主當了花肥,慶帝設局圍獵大宗師,所有參與的士兵都被滅口……在他的面前,這個世界每個層次、級別的人都在遭受不公,凡此種種都讓他的價值觀受到沖擊,他開始放眼眾生,決定反抗這等級森嚴的封建秩序,以己之力改變這些普通人的命運,讓他們不至于命如微塵。
用編劇王倦的話來說,第一季中的范閑還是個“棋子”,而第二季里他成了“棋手”。這是一個痛苦的靈魂在艱難考驗中逐漸覺醒、向整個世界發起挑戰的過程。若想贏得棋局——讓這個世界離母親所立的“碑文”再近一點點,少不了范閑與各種復雜勢力的周旋與智斗。遭遇挫折、直面挑戰正是本劇看點,而這些挫折和痛苦也讓故事外的觀眾沉浸其中,感同身受。
于是,在任春闈主考官時,范閑立志要給全天下學子一個公平。他把所有關系戶的條子退回,點破了考試時糊名、謄抄的潛規則;考生楊萬理被人冒名頂替,他頂住壓力,派兵圍了考場,求見皇帝,罷黜禮部尚書,終于把名額還給了楊萬理,這大概是最公平的一屆春闈了。放榜時,看著滿頭華發終于中舉的老人,還有啃著饅頭高呼中舉的寒門考生,范閑知道自己距離理想又近了一步。這一次,范閑自愿當“傳火的人”,縱使現實殘酷無情,縱使明白自己無法徹底改變春闈,但他還是去做了,用他的智慧和勇氣挑戰那些濫用權力、危害國家和民眾的不法之徒,維護心中的正義與公平。
在結局的時候,范閑要接手內庫三大坊,他提議把三大坊中香水、肥皂、玻璃等現代工藝產品的“配方”公之于眾,而這一舉動遭到眾人的不解和反對,但范閑不在意,他要的就是藏富于民,讓天下人兜里都有錢,讓所有人都能得到尊嚴和平等。這是他的初心與理想,也是他的期待和希望。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