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6-06
一位79歲的女性患者,被診斷為直腸癌,要進行微創腹腔鏡輔助直腸癌根治術。
盡管市中心醫院結直腸肛門外科在類似手術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且最高齡紀錄已達96歲,但每一例手術都充滿挑戰,需要醫護人員全力以赴。
為何要特別提及這位79歲的患者呢?讓護著為您深入講述她的故事。
4月下旬,結直腸肛門外科門診來了一位因大便次數增多伴便血1年有余的高齡女性患者,腸鏡提示她患有直腸癌,且出現了不全腸梗阻。如果不做手術,病情將進一步惡化,腫瘤變大直至完全梗阻腸道,會給生命帶來極大威脅。
看上去,手術是目前的最佳選擇。然而,這個選擇也并非易事。
患者既往合并冠心病、房顫、心梗、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心衰、肺動脈高壓、糖尿病、高血壓……這些疾病交織在一起,將手術難度直接“拉滿”了。
冠心病要用硝酸甘油擴冠,但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恰恰不可擴冠。這也就意味著,患者同時患有治療方法完全相反的兩種疾病,而且伴有慢性心衰,且房顫無法糾正,心臟狀況異常復雜且棘手。
手術做不做?到底怎么做?
保肛還是造瘺?保命還是“保量”(生活質量)?
若是做,術中切除直腸部位較低,且心臟隨時可能出現致命問題,患者又患有糖尿病,吻合口漏風險極高,如果出現口漏,患者生命將遭受極大威脅。圍手術期的急性左心衰、急性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心跳驟停、猝死等并發癥發生其一,就會直接“要命”!
若不做,患者的生命會“加速”結束。
難題接踵而至,但結直腸肛門外科姚占勝主任團隊沒有退縮。因為手術是患者唯一的希望。
在決定治療方案之前,他們向家屬詳細解釋了患者的病情、手術的風險與收益,以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尊重家屬的意愿和選擇,同時確保家屬能夠全面、準確地了解情況。
在取得了充分的信任和知情同意后,他們決定為患者進行微創腹腔鏡輔助直腸癌根治術。
在醫務科的主持下,他們邀請心血管內科、心血管外科、麻醉科、重癥醫學科、內分泌科等多個科室的專家,進行了全院病例大討論。專家們各抒己見,從各自專業角度出發,為患者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和圍手術期的保障措施。
入院僅一周,醫生們成功將患者的各項指標穩定到了最佳狀態。同時進行了精心的術前準備,決定要盡量縮短手術時間和麻醉時間,減少對患者心臟的刺激。
術中,副主任王飛憑借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不僅成功為患者進行了手術,還避免了造瘺,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保障。
很快,患者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病情“復雜棘手”,手術“步步驚心”。面對極限挑戰,醫生們勇敢抉擇,讓患者從生死邊緣走了回來,轉危為安。
記者 王耀 通訊員 周怡璇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