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6-04
記者 薛麗娟 文/圖
6月2日,由運城市生態環境局主辦,運城廣播電視臺、山西陽光焦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協辦,新絳縣絳州蒲劇團承辦的新創現代戲《桃花峪的春天》,在市蒲景苑成功首演。

難得的環保主題
6月5日是第53個“世界環境日”。作為今年山西省六五環境日的主會場活動舉辦地,為豐富宣傳形式、增強宣傳效果,我市結合蒲劇特有的表現形式,創作、編排并組織開展了生態環境主題蒲劇專場演出。這部以綠色發展為主題的生態環境劇《桃花峪的春天》,講述了晉南中條山麓桃花峪村從毀山炸石、開辦鎂廠到發展旅游康養、全面踐行“兩山”理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生存環境和未來發展。今年六五環境日的主題是“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將環保題材融入傳統文化蒲劇中,人們在欣賞戲曲的同時,又能普及環保知識,便是創作這出戲的初衷。
劇中,桃花峪村村民幾十年來靠山吃山,開辦鎂廠,進行粗放式發展、掠奪式開發,雖然解決了廣大村民的生產生活問題,但也造成了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一些村民也因此患上了難以醫治的傷病,嚴重影響桃花峪村的可持續發展。
該劇通過生態環境局駐村干部柳青山進村幫扶、上山調研、走訪農戶、夜查污染、說服群眾等事件,切實幫助桃花峪村遷移鎂廠、成立雜糧合作社、發展生態旅游的故事,以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宣傳了黨在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產業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等領域的好政策,集中展現了基層環保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精彩的現場演出
演出現場,飾演柳青山的李俊強、飾演村黨支部書記張為民的袁萬榮、飾演樊青芳的李曉燕等蒲劇演員,其鏗鏘的唱腔、精彩的表演,引得臺下觀眾掌聲陣陣。
整個故事戲劇性強,環環相扣,步步推進,每每行至水窮處,峰回路轉,沖突不斷升級又反轉,均在情理之中,將一幅當代農村踐行“兩山”理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生動畫卷全景式呈現給廣大觀眾。
“天生吃的石頭飯”“吃的子孫飯,打了金飯碗”“即使它是一塊石頭,我也要把它暖熱”……戲中這些唱詞令人印象深刻,其中既生動展示了人性的復雜,又集中體現了新時代黨員干部的赤子情懷。
柳青山作為一名生態環境局駐村干部,來到桃花峪村,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以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職業敏感,發現村里多年來炸山取石煉鎂的危害后,決定“幫扶企業提升改造,整合資源發展旅游”。他原以為治污染大家會“一呼百應”,沒想到“百姓不理解寸步難行”“明明是好事”可“群情激憤更難容”,村民“目光短淺只顧眼前”;在工作推行中,“干部反著走,群眾對著干”,甚至還受了傷住了院。“即使它是一塊石頭,我也要把它暖熱”,即便駐村幫扶遇到了重重困難,他依舊“不為名利改初衷”“用事實說話”,迎難而上,給群眾做思想工作,讓群眾認識到環境污染的危害性,用真心打動了村民,最后帶領桃花峪村榮獲國家級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村。

盡心的主創團隊
半年時間創作、編排一部新戲,幕后凝結著編劇、導演等眾多主創人員的心血與汗水。
編劇裴軍強說:“《桃花峪的春天》是一部現實題材‘環保’戲,這種題材在當下的蒲劇舞臺上很少見,甚至全國戲曲題材中都很少,所以劇本創作是有難度的。既要符合政策的‘真實性’,又要符合舞臺演出的‘戲劇性’,不管是從劇本的反復修改,還是后期舞美的多次調整,再到音樂唱腔的現場設計,每一個環節主創人員都是一絲不茍認真對待的。”
導演宋紀剛介紹,在確定本劇的“環保”主題之后,團隊主要圍繞四方面開展工作。第一,劇本結構有意識地調整,確保每一場都與“環保”息息相關,且都有看點;第二,舞美方面以“綠水青山”為主題構想,融入寫意的手法呈現,用一面“黨旗”作背景貫穿全劇,并且將“兩山理論”定為本劇的宣傳標語;第三,音樂唱腔以現代傳統為基調,保留蒲劇唱腔的板式風格,在過門和行腔上稍做創新,盡可能使其具備“時代感”,并且豐富唱腔調式,風趣幽默、合情合理;第四,舞臺呈現戲曲化、現代化、程式化。舞臺節奏輕松明快,場景轉換銜接緊湊,確保能為觀眾呈現精彩的演出。
身為主演的李俊強感觸更深,他坦言自己能參與到這次演出是非常幸運的,這部戲也讓他收獲滿滿,學習到了很多知識,對國家政策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蒲劇名家吉有芳是該劇的藝術指導,在創作中精準把握時代主旋律。她說:“這部新創劇目反映的是在國家推出系列惠民利民政策中發生的新鮮、生動的事件。黨的政策讓我們農村更加美麗,希望我們的演職人員以新銳的藝術表演,劇目創作人員以多元的藝術探索,表達作品、回應時代,為山西環保新劇注入新的活力。”
劇目舞美設計楊良才與編劇及導演多次溝通,確定藝術風格,反復推敲細節,前后設計五稿之多,對舞臺每一個場景都反復設想。最終,他用變幻的場景、寫意的藝術手法、精彩的舞美展示豐富了整個故事,令“桃花峪的春天”可讀、可看、可品、可聽。
正是編劇、導演、藝術指導、舞美、音樂、演員等主創人員仔細研讀劇本,充分溝通,層層論證,幾度創作,才呈現出如此精彩、別有風格、有文化質感的一場戲。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