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做好“文活化”——我市扎實抓好文物活化利用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5-22

記者 陶登肖

保護文物不是讓它們藏之深山、孤芳自賞,而是要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走進更多人的文化生活,走進人們的心里。“文物資源和文化遺產要具有長長久久的價值,就要‘活起來’。”市文物保護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鐘龍剛說。

永樂宮壁畫臨摹基地

去年5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運城考察,就文物保護利用等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全市文物系統堅決貫徹落實重要指示精神,推動文化遺產活化利用與時代發展同步同向,做到文物保護利用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更豐厚的歷史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加快設施建設,讓文物上展線

“在一座城市中,博物館所承載的功能,既是精神的家園和知識的殿堂,也是感受城市歷史文化的窗口。博物館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想了解一座城市,就要從博物館開始。”鐘龍剛說,要充分發揮博物館的社會宣傳、教育作用,讓大家認識、了解、走進博物館,感受城市的歷史文化底蘊,從而讓文物“活起來”、火起來。

去年以來,我市以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為抓手,加快博物館建設步伐,啟動關公博物館、永樂宮壁畫博物館建設,立項、選址、可研批復等工作正在推進。目前,關公博物館已確定選址,永樂宮壁畫博物館100畝建設用地手續已完備,正在辦理土地劃撥。

“在標志性專題博物館方面,我們積極推進關公博物館、永樂宮壁畫博物館的展陳大綱編制、館舍設計及展品組織,在設計方案確定、資金到位的情況下,力爭年底前奠基、動工。”市文物局文物活化利用科負責人衛文革表示。

新絳縣、臨猗縣、垣曲縣加快展陳方案確定、陳列布展,力爭年底前有一個到兩個館正式開放;萬榮縣、絳縣、平陸縣加快館舍建設、展陳大綱編制及展品組織,預計年內啟動布展;運城博物館、河東池鹽博物館展陳設計優化提升工程有序推進……衛文革細數全市博物館的建設情況和建成后的規劃,“要利用好博物館這個寶庫,讓更多的文物走出庫房、走上展線,讓文物‘活起來’。”永樂宮的“永樂壯歌——永樂宮遷建紀實展”被評為特別推介展覽,全省共6個;運城博物館的“枕月眠云——山西古代陶瓷枕精品展”被評為精品陳列展覽,全省共10個;鹽湖區博物館的“‘漫’畫文物——鹽湖區文物保護與利用全國漫畫作品暨館藏精品展”被評為優秀陳列展覽,全省共5個。在全省第三屆博物館精品陳列展覽評選推介活動中,我市博物館收獲頗豐。

這只是我市博物館陳列展覽獲得成就的一部分。去年,我市積極組織申報2023年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項目征集推介、全省第三屆博物館精品陳列展覽、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推介活動和省文物局組織開展的聯展巡展、社教、文創項目推介活動,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此外,我市圍繞關公“忠義仁勇”的文化精髓,聚焦中軸線、結義園和東西長廊、御園等重點位置,優化提升展陳設計,合理布局,展示關公生平、褒封加謚、珍貴文物、名人題匾,讓游客在文物參觀、文化浸潤中實現精神洗禮、靈魂升華。與山西博物院聯合舉辦的“天下云長——關公文化特展”“觀妙入真——永樂宮保護與傳承特展”,分別入選山西省十大精品展、全國文博行業100個熱門展覽。

探索多元傳播,深挖文化價值

去年9月26日,“觀妙入真——永樂宮藝術展”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展,該展依托151組222件(套)展品與現代化數字技術,近距離讓觀眾感受永樂宮建筑構件、造像碑、彩塑、紙質文獻、拓片等歷史文物的精美,詳細了解有關永樂宮建筑、壁畫、道教文化、遷建等故事。

展覽中,運用3D打印技術“臨摹”的永樂宮三清殿《朝元圖》,讓游客近距離品味壁畫之美,讓不可移動文物“動起來”。“利用3D打印技術、數字修復技術開展的永樂宮壁畫原大復制及數字展示,先后在山西省博物館、揚州大運河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進行文物巡展,最大程度做好文物的展示利用工作。”山西省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說。

同時,山西省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依托永樂宮壁畫文物資源,開發壁畫臨摹、搬遷體驗、斗拱展示體驗、泥皮畫體驗、碑拓體驗等系列研學課程,目前,已成為國內10多所高等院校的大學生臨摹實習基地。

抱枕、書籍、冰箱貼、帆布袋、折扇、護眼罩、耳釘……在永樂宮景區內,前來選購文創產品的游客絡繹不絕。“我們現在共有上百種文創產品供游客選擇。”永樂宮文創店的工作人員介紹道,永樂宮文創產品先后參與上海全球授權展、法國巴黎“江山如此多嬌”光影藝術展、上海CLE中國授權展,好評如潮。

我市積極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等國內著名科研院校合作,深入挖掘永樂宮所蘊藏的道教文化、傳統繪畫藝術價值,先后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國寶檔案——永樂宮搬遷記》《如果國寶會說話——朝元圖》《美麗中國說——走進永樂宮》等節目。

此外,我市去年開始制作永樂宮《朝元圖》《神仙志》系列專題故事200多個,在抖音總播放量超2000萬次、小紅書閱讀數8.8萬次、快手總播放量1000萬次、微博視頻播放量3.5萬次。

解州關帝祖廟開發六大系列200余種文創產品,推出沉浸式展演《武廟之冠·盛典迎賓》;常平關帝家廟形成集特色餐飲、精品民宿、兒童游樂等于一體的文化體驗區;永濟鸛雀樓景區制作全新3D沉浸式投影秀,已經從單純的旅游景點發展為一個具有研學、團建、露營、民宿等功能的綜合體驗旅游地;夏縣司馬溫公祠景區推出沉浸式“廉旅”融合演藝……目前,全市正常參觀或自然開放的文物單位2800余處,可利用率為45%,有力推動了文化的傳承。

公眾廣泛參與,提高全民意識

運城文物版“我畫你猜”已上線,當運城文物轉化為素描躍然紙上,你還能一眼認出它嗎?日前,“運城文物”微信公眾號發出“看看誰是四月‘最強大腦’”,通過關鍵提示詞及文物的素描,讓公眾猜出文物名稱,受到廣泛關注。

為擴大我市文物影響力,增長公眾文物知識,提高公眾參與文物保護的積極性,這種全民參與宣傳文物的形式,市文物保護中心已經舉辦多次。

去年5月,市文物保護中心開展文物知識競賽活動,內容涉及文化遺產知識、文物法律法規知識、運城文物知識、人文知識。答題者進入“運城文物”微信公眾號,從題庫中隨機抽取10道題,答對7道題即可參與抽獎。“每日400份獎品,獎品為市文保中心文創禮品,公眾參與度高,近3萬人次參與此活動,知識點傳播數超18萬,在‘我的運城’微信小程序閱讀量超過8萬。”市文物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市文物局與市教育局聯合主辦的“讓文物說話 講河東故事”中小學生征文大賽活動于去年5月至8月舉辦,吸引了全市廣大中小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共收到3098篇征文,經組織有關專家初評、復評,每組分別評出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及優秀獎36篇,共計108篇。

為宣傳考古成果、普及考古知識,市文物局開展“國寶第一市 天下好運城”系列公眾考古活動,讓廣大群眾感知運城厚重悠久的歷史文化,增強全民文物保護和文化遺產傳承意識。活動選取我市6個考古工地,開設16場考古發掘工地公眾考古活動,每場限制30人,多個活動場次報名已滿。

鐘龍剛表示,全市文物部門將深刻領悟和認真貫徹“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新時代文物工作方針,立足于保、著眼于用,拓展文物利用新途徑,提升展陳質量,持續鞏固文物保護成果,使文物價值更好融入百姓生活,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給人民群眾帶來源源不斷的精神滋養。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