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5-07
記者 付 炎 李丹鳳
“再給我來二斤‘圈圈饃’。”
“斜對面那家的丸子湯也好喝。”
“酵面軟麻花真是又好吃還實惠!”
“美食太多了,一次根本吃不過來。”
“你快去里面找位置坐下,我去排隊買胡辣湯。”
……
“五一”假期,中心城區東湖農貿市場小吃街火爆出圈,迎來客流高峰。食客排隊選購、品嘗美食,攤主忙得不亦樂乎,各店鋪操作臺被圍得水泄不通……5月5日上午,記者走進這里,感受這里的“滾滾熱浪”。
市場周邊車水馬龍,停滿了掛著外地牌照的車輛。走進狹長的美食走廊,兩排商販攤位南北相對、排列整齊。食材在油鍋嗞嗞作響,湯鍋里咕嘟咕嘟冒著熱氣,水餃、油條、胡辣湯、軟麻花、豆腐腦、小籠包、蔥花餅……琳瑯滿目的特色美食讓人垂涎欲滴,各家店鋪門口都排著長隊,過道里全是川流不息的“采購大軍”。
“我們三家人做攻略一起來到運城,這幾天我們領略了永樂宮、關帝廟、李家大院、池神廟和稷王廟等景點的風采,這里歷史文化濃厚燦爛,‘古建第一大省’‘國寶第一市’美不勝收、實至名歸。不僅如此,這邊賓館價格實惠、服務熱情,也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來自湖北宜昌的王先生排在買“圈圈饃”的長隊后面,他說,“下午就要啟程回家,雖然時間緊,但排隊也要吃到位,在回家的路上嘗一嘗,再捎回去一些帶給親友品嘗。”
在一家稷山餅子攤位前排隊的高女士,一邊和朋友興致勃勃地分享這幾天的見聞,一邊告訴記者:“我們刷到運城文旅宣傳視頻后,就馬上從太原坐高鐵過來,已經打卡了鳳凰谷和七彩鹽湖景區,下午還要去關帝廟,打算臨走前再吃上一次搖滾炒雞,筋道的扯面、獨特的甜辣味,是我在別處吃不到的。”
食客“打卡”忙,攤主們也忙并快樂著。在一個“圈圈饃”攤位上,搓條、揪劑子、滾圓、沾芝麻、掏洞、烙制……“饃”一出爐便被搶購一空,攤主忙得腳不沾地:“這幾天店里生意特別好,每天要做3000多個“饃”,數量是平時的好幾倍,因此還多雇了兩個人,就這還有些忙不過來,胳膊都快抽筋了。”
記者注意到,該市場雖然人氣旺,但環境整潔、秩序井然。身著制服的城管、交警、消防等工作人員,多方聯動,精細服務,在市場內外不間斷地巡邏、疏導;保潔人員分工包片,他們手拿夾子、掃把、簸箕,隨時撿拾、打掃、清理垃圾,確保環境干凈整潔。
“為切實維護市民及游客的消費權益,市場還設置了投訴臺、復秤臺、食品快檢室等,全力保障食品安全,堅決打擊缺斤短兩等違法行為。同時,我們鼓勵本地居民讓道于客,把最好的美食、最美的體驗留給遠道而來的客人,讓游客吃得安心、買得放心。”東湖農貿市場相關負責人說,“客從遠方來,我們當以誠相待,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當好東道主、笑迎八方客,共同營造井然有序的市場環境,為城市添彩,助力全面提升運城文旅形象。”
●記者手記
時下,大眾在追尋“詩和遠方”的同時,更加注重旅游的體驗感和沉浸式。走進充滿煙火氣的生活場景,成為人們“反向旅游”的新選擇。前有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火爆“出圈”,這個“五一”假期,連許多運城人都不知道具體位置的東湖農貿市場也意外“走紅”,給我市假日文旅市場增添了新的亮點。
對于這“潑天的富貴”,如何接好才是關鍵。我們欣喜地看到,相關職能部門和市場管理方積極開展環境改善、隱患排查、食品監督等工作,熱心商家也主動為外地游客免費提供礦泉水,就連保安大叔也當起“服務員”熱情地招呼大家。正如東湖農貿市場相關負責人所說,“客從遠方來,我們當以誠相待”。
農貿市場是展示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每個城市最有煙火氣的地方。近年來,我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大力開展農貿市場提質升級行動,推動衛生環境大改善、監督管理常態化,讓煙火氣更有文明味。從游客的反饋來看,大家對東湖農貿市場的“打卡”體驗基本是滿意的,但也有游客善意地指出了一些短板。對于認可肯定,市場應繼續堅持;對于意見建議,各方更應該加以重視、積極改正。只有這樣,“大流量”才會轉化為“大銷量”,市民的“菜籃子”也才能拎出“幸福感”。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