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4-26
新裝路燈與監控,居民夜間出行無憂,居住環境也更加安心;供水、供熱管網更新換代,居民的體驗感上升,生活品質更有保障;路面硬化,增設停車位和充電樁,居民獲得感日益“滿格”……近年來,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根據城市更新行動實施的要求,鹽湖區住建局在中心城區啟動實施了一批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兼顧小區的“里子”和“面子”,提升居民生活環境的舒適度,讓居民生活幸福感“舊地升溫”。

▲雪白墻壁更美觀

充電停車兩不誤
老小區煥發新活力
步入運師家屬院,映入眼簾的便是灰白相間的小區單元樓外墻,墻面干凈整潔、煥然一新,樓下配有幾處健身設施方便市民休閑鍛煉。沿著兩棟樓之間一路往前,瀝青道路平整寬闊,路面中間則化身為停車場,鋪設了磚塊,幾輛非機動車停放有序,周邊樹木綠籬交錯,綠化層次豐富。道路盡頭是一個一百余平方米的停車棚,里面同時配備了充電樁。
光看該小區亮麗的外表,已經很難將其和“老舊小區”進行關聯。據了解,運師家屬院共有5棟樓208戶住戶,這5棟樓建設年代不一,最早的一棟建于1993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配套設施不齊和設施老化、停車位不足、生活環境差等問題日益凸顯,直接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在經過社區申報后,經區住建局審批,該小區順利立項,于2023年3月開始進行改造。
“變化很大,拍手稱快!”談到小區的變化,該小區二單元二樓住戶余大爺告訴記者,“從外觀上看,我們小區確實有了大變樣,原來環境比較亂,設施也比較舊。經過改造后,路面硬化了,還進行了雨污分流,外墻面做了保溫,我家原來的鋁合金窗戶都免費更換成了節能窗,密封性更好了,挺滿意的。”

老舊小區換新顏
在此住了20多年的居民侯建華對此也深有感觸。“你看,曾經的‘飛線’問題也解決了,這次改造實現了三線入地,現在小區看著漂亮整潔。還安裝了充電樁,大家給電動車充電也更加安全放心了。”侯建華介紹,“之前小區沒有路燈,現在新增了路燈和監控,讓人覺得更安心了。”
不僅如此,還有很多微小的幸福感切切實實溫暖了居民。在外墻保溫方面,選用的節能性材料讓居民冬天更暖和;增設的獨立水表讓居民用水清清楚楚,實現用多少水掏多少錢;樓頂防水改造后,小區頂層住戶的房子不再漏水……居民生活的舒適度穩步提升。小區居民王毅直言,借著小區改造的“東風”,自家房子也升值了。
“老”居民樂享新生活
2023年至2024年供熱季到來,運城市畜牧局家屬院院長郭治格外關注小區的供熱效果……
該小區建設于1999年,共60戶居民。由于建設年限已久,無論是小區的外部環境還是配套設施,已不能滿足居民的需求。作為居民自治選出的負責人之一,在小區改造過程中,他與居民、施工隊、社區等多次進行溝通協調,盡力減少對居民的影響,推進項目順利完工。
回想起老舊小區的改造過程,郭治坦言,在一些項目改造中,起初他的心里是七上八下的。
“在暖氣分戶改造中,有一部分居民最初不同意,因為要給家里打窟窿,而且萬一改了不暖和怎么辦?我們小區老年人比較多,原來天冷大家需要加衣服保暖。考慮到這個情況,我們便希望通過此次暖氣入戶改善這個問題,提升供熱溫度,但我也擔心實際效果能不能讓大家滿意。”
2023年4月,該小區改造項目開工,同年10月已基本完工。郭治介紹,“借著老舊小區改造,小區居民進行了暖氣管道室內分戶改造。供熱期間,熱力公司的工作人員也非常負責,幾次上門調壓、測溫,做好服務工作,居民家里的溫度逐步提高,日常溫度能達到23℃左右,大家都很滿意。非常感謝中心城區住建部門及社區等相關單位讓這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確實解決了小區居民的一樁‘心事’,我的心也可以放下了。”
看著如今改造好的小區,居民景女士說:“這回暖氣分戶后,就連年齡大的都說暖和。改造中,還免費為我們換了好看的樓宇門,之前是沒有的,現在安全性更高了,大家心里都挺高興,居住環境更舒適了。”
鹽湖區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認真摸底調研后,該局自2021年啟動中心城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其中,2023年共實施改造老舊小區18個,涉及居民樓49棟、1513戶,改造面積約18.39萬平方米,目前正加緊施工。此外,按照2024年的工作目標,該局計劃對58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切實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記者 祁克寧 趙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