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轉業不轉志 退役不褪色——記軍轉干部王桃令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4-23

今年74歲的軍轉干部王桃令,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他先后4次“轉業”、在5個不同崗位上工作,都做出了成績,忠實履行了“轉業不轉志,退役不褪色”的諾言。

軍旅生涯 精兵習武的好戰士

王桃令,男,1950年8月出生,1969年2月應征入伍,1970年1月入黨,1972年5月提干,1985年轉業。

王桃令在部隊期間,當過炮兵,種過地,當過無線電技師,執行過對外作戰專項保障任務,擔任過軍事干部,也擔任過政工干部。從事無線電工作期間,在全局技能大比武中,他獲得兩項第一、一項第二、總評第一的好成績,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榮立三等功一次,部隊黨委的請功報告里這樣評論他:王桃令在一些關鍵性活動中,都發揮了較之他人略高一籌的作用。

服役期間,初中沒讀完的王桃令,發揚雷鋒的釘子精神,利用一切業余時間自學文化知識,先是在部隊的支持下,到北京市九十中讀了一年高中。隨后他又報名參加全國成人自學考試,全部課程均是一次性通過,最終獲得了北京市自考辦、中國人民大學頒發的大專畢業證書。這一切,既是軍人不服輸精神在他身上的體現,也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文化基礎。

第一次轉業 運城軍轉安置工作的“檔案員”

1985年,王桃令服從組織安排,轉業回到運城。由于待安置培訓期間表現突出,1986年1月,他被安置到當時的運城地區軍轉辦(運城地區行署人事局軍轉科)工作。

報到上班后,王桃令發現辦公室墻角的大桌子下,堆積了許多零散紙張和十幾個滿滿的袋子。仔細一看,既有運城1969年至1974年期間的所有“復改轉”審批手續,還有1975年以來接收安置軍轉干部的各種資料。他主動向科長請纓,負責整理裝訂這些資料。

從一名部隊干部到地方科員,他迅速進入工作狀態。整整1年時間,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利用業余時間、工作閑暇,一邊自學《檔案學概論》、到檔案局請教檔案資料整理裝訂知識,一邊進行檔案資料整理工作。從查看文件資料確定年度、類別,到一張一張歸類裝訂,再到編寫頁碼、目錄,每一張紙都要從他手中過好幾遍。最后,移交市檔案館140冊資料、共計3萬多頁,軍轉辦留存30冊資料、共計1萬多頁。這些珍貴資料,至今仍在發揮著重要作用,既為軍轉辦以后整理資料留下了高質量的樣本,也為日后開展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據。如果沒有極強的責任心和不怕苦累的精神,是根本無法完成這些繁重工作任務的。

第二次“轉業” 成為老干部工作的行家里手

短短幾年時間,王桃令的工作得到了同志們的一致認可。工作4年半后,1990年7月,他被任命為老干部科副科長。

老干部工作,被許多人認為是清閑的工作,無非就是辦理審批手續、訂閱分發《山西老年》雜志、準備春節慰問品。就是這些看似清閑的工作,王桃令卻干出了成績。他堅持查找學習老干部政策和工資政策,迅速成了全省人事部門公認的老干部工作行家里手。

某單位一縣級離休干部為待遇問題,多次到有關部門上訪。王桃令接到解決這個問題的任務后,多方了解情況,仔細研判,拿出了解決方案。他利用一個周末上門服務,把老干部和其子女都叫到一起,讓老干部提出問題。他則根據國家文件耐心解釋,并讓老干部的子女們傳閱文件后一一發表意見。老干部的子女們聽了政策解釋、看了文件后,一起幫著做起了父親的思想工作。不到1個小時,徹底解決了困擾這位離休干部多年的思想問題。

第三次“轉業”運城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工作的開拓者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1994年,王桃令被組織任命為運城地區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基金管理辦公室(簡稱社保辦)負責人,承擔全地區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改革試點工作。

面對這樣一個全新的領域,王桃令又踏上了新的征程。經過不斷地學習、思考,王桃令確立了社保業務統籌先易后難的思路。他先后組織編寫《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與離退休待遇資料選編》等7本培訓資料,組織培訓10余次。特別是在工作踏上正軌后,王桃令編寫出近10萬字的養老保險操作軟件編程需求分析。他冒著極大風險自籌資金,和聘用的幾個大學生一起開發研制信息化管理系統。他們用3年多的時間,完成了《養老保險業務操作軟件》測試版的編制、檢測、試用、推廣工作,使機關社保經辦工作徹底告別了手工工作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有付出就會有收獲,王桃令先后在《中國社會保障》《組織人事報》《山西人事》《山西勞動與保障》等發表論文8篇,系統介紹了運城市機關事業單位養老和失業保險征繳、待遇發放、領取資格驗證和業務操作系統開發等方面的經驗。他以特約撰稿人和編委身份,參與了《現代人事管理技術》一書的編寫。他還撰寫了《運城市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調研有關情況的匯報》。1997年5月,王桃令獲得高級經濟師職稱。他多次受到山西省人事廳、人社廳和運城市的表彰,獲得省、市先進工作者和運城市勞動模范等榮譽。為表彰他對全省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山西省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管理服務中心印發《關于對王桃令同志進行表彰的決定》,授予他“省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工作作出突出貢獻榮譽證書”。

第四次“轉業” 退而不休致力鄉村振興

退休以后,王桃令一方面為機關社保工作發揮余熱,一方面把精力轉移到了忠孝文化研究和鄉村振興工作中。

為助力家鄉鄉村振興事業,王桃令挖掘、學習家鄉夏縣裴介村介子推忠孝文化的故事,開始講述介子推忠孝故事,傳承忠孝文化,并先后在《山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上發表了《介子推故里在裴介》,在《黃河晨報》發表了《介子推忠孝文化精神之源流》《也說寒食節之起源》《介子推忠孝文化與家國情懷》,在《北方蠶業》雜志發表了《嫘祖故里在夏縣西陰說淺論》,被中國蠶學會匯編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他還被山西同文職業技術學院聘為客座教授,為上千名學生做了“清明時節話忠孝”的演講。

年逾七旬的王桃令,目前還在參與裴介村村志的編寫和裴介村新農村建設工作。轉業多年的他,始終在不同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面對人們的稱贊,王桃令謙虛地說:“革命戰士一塊磚,哪里需要往哪搬。無論把我放到哪兒,我始終記得,自己曾經是一名軍人,軍人的本色已經深深地烙在我的心底,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曲彥升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