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高新區里看“高新”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4-20

記者 楊紅義 楊 琳

新研發的車型識別“小黃人”憨態可掬,已成為新一代治超系統中的“萌寵”;俗稱“關節軟黃金”的氨糖,躋身全國生物醫藥行業前三強;和華為合作,采取“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的孵化鏈條,每年培養600多名技術型、服務型人才反哺園區企業……在鹽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采訪,時時“高新”、處處“高新”,令人應接不暇。

近年來,作為全市唯一高新技術開發區的鹽湖高新區持續向“新”發力、向“質”而行,瞄準“合汽生材”新興產業地標,將科技創新融入血脈,搶先布局了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打造了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創新藥、高性能醫療器械、AI等產業鏈,努力搶灘登陸新質生產力制高點。

讓公路更“聰明”

高速公路上飛馳的車輛,只需按原有的車速駛過路面上鋪設的3組線圈,整輛車的尺寸數據、實時車速就被即時上傳至當地車管所的大數據中心。

什么設備竟如此“聰明”?4月10日,在位于鹽湖高新區的山西國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記者得以一探究竟。

“這是我們研發推廣的非現場執法設備,采用進口石英動態稱重系統,將車牌識別、外輪廓檢測、視頻監控等系統有機結合。車牌抓拍系統布設在動態稱重儀的上方,主要采用F型桿和龍門架兩種方式,并按照車道數架設高清車牌抓拍攝像頭。”國強高科董事長鄧國強介紹說,“當車輛‘踩’上線圈,攝像頭便開始工作,全方位抓拍車頭、車身并獲取實時車速等各項數據,這些數據匯總于一側的數據箱后上傳至當地車輛管理部門的大數據中心。”

記者了解到,動態稱重是繼工業機器人后,國強高科自主研發、生產和自行安裝的又一關鍵性創新技術。目前,動態稱重主要應用在國道和省道及區域重要公路上,實施全天候超限檢測,無需人為干預、不阻礙交通,既保證了公路安全,又減輕了低速執法導致的公路擁堵。產品性能和稱重技術長期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并超越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同類水平;目前年產值達兩億元,在公路動態稱重設備領域的市場占有率躋身全國前三。

“以前,車輛稱重需要車速低于每小時20公里,現如今就算車速為每小時120公里也可輕松‘過磅’;以前,一個秤臺就重達十幾噸,造價30多萬元,還需要40多名工作人員站崗維護,現在僅僅畫幾道線、搞一個架子、裝兩個數據箱就能輕松搞定……”談及動態稱重的優勢,鄧國強如數家珍。

作為全省智慧交通產業領域的“獨苗苗”,國強高科在鹽湖高新區管委員會的牽線搭橋下,先后同國家計量院、國家公路科學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學、中北大學等科研院校展開合作,深耕智慧交通領域,去年斬獲了8項發明專利。

在國強高科的廠房內,方形身材、淡黃膚色的“機械俠”模樣喜人。這款車型識別小黃人具有獨立知識產權,備受市場歡迎,已在全國高速公路系統投放6000多臺,人工識別車型再進行收費漸成歷史。

從最初的靜態衡器到如今的動態稱重,智慧交通產業已成為國強高科的支柱型產業。隨著動態稱重逐漸應用于普通公路,國強高科正面臨更加廣闊的市場機遇。去年9月,國強高科在我市108、209國道非現場執法點項目開工建設,經過3個月的緊張施工,年底前通過驗收,現已投入使用。

進軍氨糖

在山西道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廳內,一罐罐白色顆粒令人眼前一亮。

“這是氨糖,全名為氨基葡萄糖,是人體合成關節軟骨組織所需的關鍵成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品。說起來,我們已經有很多年的煉‘糖’史了。”談到企業的跨界創新發展,道一科技董事長王經君感慨萬千。

道一科技的前身——山西凱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建于1998年,是一家以生物產業為主的高科技企業,產品覆蓋農用、醫用等產業。近年來,公司在鞏固傳統產品微生物菌肥優勢的基礎上,重點打造氨基葡萄糖鹽酸鹽產品。

2018年12月,應運而生的道一科技本著發展生物產業、創造健康世界為理念,以高科技合成生物產業為目標,以藥品、保健品原料為主要產品,以食用葡萄糖為主要原料,利用基因工程菌生物合成乙酰氨糖,再通過分離純化、水解、精制變成氨糖。

“十幾年前,生物醫藥產業剛剛剛起步,參考的案例十分有限。雖然氨糖項目已經取得實驗室的成功,但從實驗室到產業化規模化生產,再到上市銷售,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王經君說。

廣聚英才,打造氨糖產業創新高地。道一生物將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持續引才聚能。

“近年來,我們先后與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南京生命科研院等院校進行合作,引進中科院微生物所菌種和技術,采用最新的合成生物學工藝,持續改進菌種發酵方法,不斷提高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將最初的每公斤原料只能發酵50克氨糖提高到180克。到現在,我們已可生產5種不同市場需求的氨糖,年產量3000噸,均出口美歐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銷售收入達1.5億元,占集團公司總收入的一半多。”王開成介紹說,“另外,我們還將生產過程的副產品變廢為寶,加工成優質肥料,實現可持續發展。”

創新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靈魂。通過不斷的科技創新,道一生物氨糖生產整體技術水平國內領先,2021年被全省認定為“六新”產品。

“氨糖不是糖,是生物醫藥的‘皇冠’。今年,我們將研發治療高血壓、糖尿病藥的原料——脯氨酸,還有它的‘升級版’強脯氨酸,這種新型抗生素的原料,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與此同時,還將投資1000多萬元,在廠區內建設GMP車間生產中端醫藥產品。”王經君說。

建好人才“培養皿”

正值午餐時間,在位于鹽湖高新區復旦大街7號的清控創新基地,剛下課的學生們陸陸續續趕到食堂排隊打飯。

“他們都是西點科技的學生,在這里接受崗前實訓。”清控創新基地招商部負責人劉小浩介紹說。

西點科技產教綜合體,是由山西西點科技有限公司牽頭,聯合華為、阿里、云谷等企業組成的產教聯盟。近年來,西點科技簽約區域內多所院校,通過搭建市場主體生產實踐與職業院校教育教學對接的平臺,經過半年或一年的實訓,融真實生產勞動、實訓教學、科技研發、創新創業與社會服務于一體,真正做到“鏈接校企、產教一體”,實現了產業鏈、創新鏈與教育鏈、人才鏈的融合銜接。

“我們是2021年入駐基地的,之前一直和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入駐高新區后又增加兩個合作院校。”西點科技負責人任紹臻說,“如今,我們致力于外包電商企業輸送人才,每年可提供實習崗位300個,就業崗位200人,其中電子商務運營客服類80多名,高德地圖等數據標注60多名,年產值近千萬元。”

清控創新基地由市政府與清控科創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市科技局、鹽湖高新區與清控創新基地(太原)共同打造,總占地面積近1.8萬平米,總建筑面積為3萬平米,緊鄰運城學院、運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運城護理職業學院三大高校,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基地以集聚高層次創新人才、整合優質創新服務資源、培育良好創新環境、鏈接全國創新網絡、打造高水平創新平臺為總目標,通過“孵化+輔導+投資”的服務模式,“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的孵化鏈條,為入駐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不斷培養創新創業人才、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全力打造運城創新生態,助推全市經濟高質量轉型升級。基地還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以新材料、物聯網、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等產業方向為主開展“雙創”,是名副其實的人才“培養皿”。

“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模式,圍繞五大孵化業務體系,為入駐企業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務’,使產業鏈、創新鏈、要素鏈等多鏈聚合、有效耦合,推動科技成果快速轉化,創新活力的充分釋放,營造一流創新創業生態。”劉小浩說。

草木蔓發,春山可望。成立于2018年的鹽湖高新區,目前擁有高新技術企業44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40家,“小巨人”5家,先后獲得循環經濟示范園區、中國低碳經濟示范園區、中國最具發展潛力園區、中國創新力園區、中國產業園區創新力百佳等殊榮。

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著力點,高質量發展再出發,鹽湖高新區前景可期。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