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青年人的別樣夜生活

——探訪運城市青年夜校聚集地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4-20

□記者 楊穎琦 王棉 文圖

茶藝、書法、古琴、國畫、八段錦、化妝、架子鼓……如今,在運城,許多青年人也找到了自己“下班充電”的好去處——運城市青年夜校聚集地,這里豐富多彩的課程,深受同學們的喜愛。近日,記者走進運城市青年夜校聚集地,采訪那些“白天上班,晚上充電”的年輕人,了解他們的“夜校之旅”。

8小時之外,生活更精彩

老師坐在化妝鏡前為學員化妝,其他學員圍在老師旁邊,專心致志地聽老師講解底妝、眼影、面部提亮等知識點,有的學員還拿起筆,記下老師講的重點。這就是運城市青年夜校聚集地化妝課的一景,而這一切,都讓記者感覺瞬間回到了小時候的課堂。

妝容

想學習一些美妝理論知識,但又覺得沒有必要去專業院校的“90后”主播希文選擇來夜校學習。談及為什么要來夜校,她說她是做直播行業的,直播中經常會有粉絲問她如何化出好看的妝容,但她的化妝手法和妝容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不知道該怎樣用專業的知識表達。所以在短視頻平臺看到青年夜校的化妝班在招生,就想著可以試著報名,“進修”一下理論知識。“夜校的課程選擇多樣,時間靈活,還特別實用,正好滿足了我現在的需求。以后有機會還想學更多的課程。”希文說。

在化妝課上,老師帶著大家認識自己的面部輪廓及化妝工具,然后再教她們如何揚長避短,選擇適合自己的妝容。第一期化妝班才上到第三節課,她們已覺得受益匪淺。

“小時候有很多想學的特長,像輪滑、畫畫、吉他等,但因為種種原因都沒學成。現在自己有能力了,但又很少有適合的成人班。夜校就正好滿足了我的需求,可以嘗試不同的興趣,也算彌補了一些小時候的遺憾。”剛從工作單位趕過來上課的張女士說道。

面對快節奏的工作與生活,夜校為年輕人開辟了一個舒緩壓力的別樣通道。基于興趣愛好選擇的夜校課程,可以讓人短暫放下職場的煩惱、生活的負擔,全身心地投入到另一種生活狀態。在這里,沒有考試排名、沒有考核壓力,大家不追求“30天速成”,不用害怕自己跟不上進度,而是沉浸式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找到純粹的學習樂趣。

用興趣打開交友新方式

“你看我這樣處理,對嗎?”“你這里歪了,我來幫你調整一下。”“同樣是玩,一群人玩好像更有趣。”

化妝課上,幾個女生圍在一起,互相幫忙分析化妝手法、觀察妝容效果,有的同學直接上手幫“鄰座”修改,有的還將自己上節課記的筆記拿出來一起分享。

在夜校課堂上,除了聚精會神地聽老師講課,前來學習的年輕人有很多時間是和“同學們”一起度過的。

“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年紀,坐在一起很容易產生共同話題,每周化妝課我們聚在一起的時候感覺很自在,好像有說不完的話。”希文說。

鼓韻

架子鼓體驗課上,趙女士和她的兩位朋友一起來體驗最“酷”的架子鼓。趙女士在小紅書App上看到招生信息后,就拉著自己同樣喜歡音樂的朋友一起來報名了。老師教大家認識五線譜、正確使用鼓槌、如何落槌……大家跟著老師一下又一下地敲擊著鼓面,既學習著知識,又釋放著壓力。學習中還不忘“偷瞄”朋友,看看她學得怎么樣。

興趣是群體的分類器,憑著共同的愛好,每個人在夜校都可以分分鐘“破冰”,聯絡老朋友,結交新朋友。年輕人在夜校里可以輕松化解“社恐”的尷尬,與有相同興趣愛好的人建立聯系,找到志同道合的“搭子”,打開現代交友的新方式。

非遺浸潤日常生活

裊裊琴音,余音繞梁。山西省蒲劇藝術院的古琴非遺傳承班上,十四位學員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正在聽運城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陳富國老師的古琴課。課堂上,老師圍繞古琴的形制、發展歷史及古琴與中國文化等知識進行了詳細講解,并通過親身示范、手把手教學的方式教大家學習了古琴指法。

琴藝

“我一直對中國古典樂器比較感興趣,想找機會學一學,感受一下古典樂器的魅力。古琴非遺傳承班就剛剛好,每天一小時,從最簡單的曲子學起,我覺得我一定能學會,學會了就可以跟女兒一起彈了。”李女士說,她想和女兒有更多的話題,于是選擇了女兒喜歡并且會彈奏的古琴。

非遺絨花是一門古老的技藝,相傳始于唐朝宮廷貢品,盛行于明清,多以女性頭飾、胸花、擺件等形式出現。近年來,隨著漢服等國潮文化的興起,絨花再次翻紅,成為年輕人的心頭好。

“我非常喜歡漢服,也喜歡與漢服相關的飾品、妝造等,知道運城市青年夜校聚集地開設了非遺絨花課程,我就迫不及待地報名了。體驗課上,我見識到了老師的作品和各色絲線、工具、配飾等,期待自己也能做出好看的絨花作品。”參加非遺絨花體驗課的“90后”王女士說。

“運城到處都是文化,到處都是非遺,耳濡目染之下我也對這些文化很感興趣,也想通過夜校這種方式讓青年人真正地體驗一下,也許學著學著就能將這些文化融入到大家的日常生活里,真正地傳承下去。”運城市市青年夜校聚集地負責人孫博說。

相較于隔著屏幕看非遺視頻或者走馬觀花式的非遺旅行體驗,運城市青年夜校聚集地的課程讓更多人有機會了解、上手體驗非遺。夜校負責招生的張楠老師也認為:“以后希望能聯系到更多運城的非遺老師,充實我們的課程,讓更多非遺走進年輕人的日常生活中。”

在忙碌的生活中,青年夜校就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無數年輕人的求知之路。青年夜校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夢想的助力者,它讓青年在忙碌之余,依然能夠追求知識和個人成長,展現了教育的無限可能,也展現了青年人不斷奮進的青春之姿。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