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4-04-17
運城晚報訊(記者 祁克寧 趙雪 見習記者 樊慧敏)“以前村里的垃圾在荒地亂倒。”4月16日,在永濟市郭李中轉站,郭李村村民高弟民高興地說,“現在有了垃圾中轉站,村里垃圾處理方便多了。我們村設置了垃圾箱,每天都有車輛過來,統一收集轉運農村的生活垃圾。”

工作人員沖洗清運車輛
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基礎工作。近年來,永濟市深入推進農村生活垃圾中轉站建設項目,有效緩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壓力,提高垃圾分類水平和資源化利用水平。
當天步入城西任陽中轉站,引人注意的是一座仿唐建筑,這便是中轉站的主體建筑。收集完周邊農村的生活垃圾后,清運車輛便沿著左側小道直上,進入卸料平臺,將生活垃圾傾倒在卸料平臺內進行壓縮。這些垃圾經過消殺、壓縮、沖洗等工序后,會被密閉清運至垃圾場統一進行無害化處理。整個中轉站面積不大,但壓縮車間、除塵除臭室、車輛檢測車間、清洗臺等一應俱全。
永濟市潔美垃圾處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高愛武介紹,永濟市農村生活垃圾中轉站建設項目由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整個項目分兩期實施,結合各村鎮實際情況,圍繞靠近服務區域中心或生活垃圾產量多且交通運輸方便的地方,該公司先后在張營鎮、蒲州鎮等10個鎮(街道)選址建設了16個生活垃圾中轉站。整個項目的實施,使永濟在運城首次真正實現了城鄉一體化垃圾收集處理,有效提升了農村生活垃圾處置能力,解決了農村垃圾亂堆亂放問題,農村人居環境質量得到倍速提升。
截至目前,該項目已覆蓋永濟市10個鎮(街道)、195個行政村,每個垃圾中轉站輻射半徑為6公里。在項目建設過程中,還同步配備了車輛沖洗平臺、配套收運設備等,減少作業中對周邊環境造成的影響。此外,在建筑設計風格上,采用仿唐、徽派、歐式、現代四種樣式搭配,兼具功能性和美觀性。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