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4-01
記者 王新欣 通訊員 袁 靜

薛公灘種養區。(資料圖片)
全面深化改革是發展的強大動力。2023年,臨猗縣始終堅持用足用好改革“關鍵一招”,系統謀劃推進13項重大改革事項和5項重大改革試點,為全縣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高位推動 匯聚改革合力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臨猗縣始終保持將改革進行到底的政治定力,牢牢把握正確改革方向,精準確定改革重點,全力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地見效。
作為改革攻堅的“指揮部”,臨猗縣委審時度勢、周密部署、強力推進,先后召開5次深改委會,研究審議《臨猗縣2023年重點改革工作安排》等改革文件。建立“月對賬、季上報、年考核”動態管理機制,項目化、清單式推進各項任務,確保改革落實落細。
“關鍵少數要發揮關鍵作用”。按照要求,各位縣級領導帶頭抓改革,領銜推進重大改革20項。臨猗縣委書記靳國全領銜推進黃河流域(臨猗段)生態環境保護區建設,圍繞建設“三條綠色走廊”、滾動實施“雙十工程”、打好“藍天碧水凈土”攻堅戰,多次開會部署、一線調研、現場指導。縣委副書記、縣長李鵬奇領銜推進“政府+鏈主+園區”改革,圍繞4條重點產業鏈,實施建鏈延鏈補鏈強鏈行動,推進招商引資機制改革,健全招商引資激勵考核辦法。
縣級領導聞令而動、一線調研、座談研討,領銜改革事項全面展開;牽頭部門、責任單位各負其責、攻堅克難,各項改革有序推進。全縣上下形成了縣委深改委統籌調度、縣級領導領銜推進、牽頭部門主要實施、參與部門各盡其責的工作格局。
縱深推進 激發改革活力
“規定動作要高標準完成,自選動作要突出特色引領”。圍繞國家、省、市部署的各項改革試點和省、市、縣重大戰略性改革,臨猗縣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有機結合,不折不扣將上級改革各項重大部署落實到位,自主探索推動一系列具有引領性的改革創新工作,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有特色、有亮點的經驗做法。

北景鄉峰仙村“三新”示范園。(資料圖片)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事關鄉村振興,事關農民切身利益。作為全省12個國家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之一,臨猗堅持先行先試、探路開局,研究制訂《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工作實施方案》,編制完成實用性村莊規劃189個,集體土地所有權成果更新宗地數1412宗。臨晉鎮景家卓村、猗氏鎮翟村、廟上鄉廟上屯村3宗共計16.74畝的地塊率先突破,于2023年12月15日,以掛牌出讓方式成功入市,給鄉鎮、村集體帶來了200余萬元的經濟收入,為鄉村振興開辟了新路子。
轉型綜改牽引性集成改革,是省委、省政府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高效能治理的創新與探索。臨猗作為全市唯一一家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集成改革試點單位,乘勢搶跑,在打造農業全產業鏈、優化鄉村產業結構、實施農業“特”“優”戰略等10方面系統集成推進,先后榮獲全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百強縣”、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等國家級榮譽7個,獲批全省唯一省級水果及加工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蘋果繁育基地獲批省級果樹苗木繁育及植保技術創新中心,北辛鄉(蘋果)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名單,廟上鄉(冬棗)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10億元鎮”名單,耽子鎮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名單,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正在加速形成。
創建黃河流域(臨猗段)生態環境保護區是實現“綠色臨猗”愿景目標的一項基礎性工程。臨猗縣委將其納入“一園三區四個臨猗”目標定位,持續加強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態修復治理。統籌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造林綠化沿黃鄉鎮荒溝3萬余畝;投資1.87億元,完成沿黃公路通道綠化42.5公里,山體修復8.5公里,綠化治理面積24.1萬平方米;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75萬畝,水土保持率達93.69%,位于全省前列,全市第一;率先在全市完成“三區三線”劃定,“河湖長制”工作連續2年被評為省級優秀,林木覆蓋率在全省領先。
招商引資是項目建設的源頭活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頭等大事”“一號工程”。臨猗縣以“政府+鏈主+園區”招商改革為抓手,組建專職招商隊伍,凝聚起全縣招商強大合力;建立項目(企業)全生命周期包聯服務工作機制,形成了縣級領導包聯、責任單位推動、服務專班跟進的“三級包聯”體系;建立項目周會商聯席工作機制,做到了一周一會商、一月一調度。全年招引項目54個、總投資251億元,晉龍蛋雞養殖、城市再生水回用、能源島地熱躉熱等32個項目開工建設。
科技是農業現代化的第一支撐。為進一步打通科技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臨猗針對性地實施鄉鎮農技隊伍改革,按照鄉鎮大小確定試點7個。設立農技推廣服務專門機構,定崗、定責、定員,實行雙重管理、雙向考核,共確定農技人員67名,場所、設施、制度均已到位,進一步完善了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不斷夯實農業現代化的基礎。
作為果業大縣,果品銷售一頭連著果農,一頭連著市場,關系著農民收入,關系著臨猗果品品牌的塑造。為規范果品營銷市場,提高產業發展活力,市場監管、果業發展中心等部門強力推進果品經紀人改革,制訂《果品經紀人管理改革方案》,共摸排從事果品代辦經營業務1669戶,實行鄉鎮領導、包村干部、村“兩委”主干三級包聯責任制,推行星級化管理,2023年12月8日頒發了首批從業資格證書,引導和支持果品經紀人隊伍健康發展,不斷規范農產品交易行為。
同時,鄉村e鎮建設全省領先,特色專業鎮建設穩步邁進,國企國資改革、財稅金融改革等持續發力,鄉村治理試點縣創建、能源革命試點取得了階段性的突破,改革活力不斷迸發。
聚焦民生 釋放改革紅利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臨猗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把增進群眾福祉作為改革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進什么。
全面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是促進教育公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動力。教育部門堅持問題導向,瞄準再鑄輝煌的使命擔當,從全員競聘改革抓起,組織4464名中小學教師參加競聘,初步建立起崗位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待遇能高能低的競爭性用人機制,鍛造一支素質高、作風硬、業務強的“排頭兵”。全縣中考成績穩居全市前三,高考成績實現20年來的清北“零突破”。
醫療體制改革事關人民群眾健康。衛健體部門以“四驅聯動、五權下放、三個一批、雙管齊下”四劑良方,探索出“縣級醫院轉型引領、鄉鎮衛生院放權賦能、村衛生室化繁就簡、中醫藥特色明顯”的縣鄉一體化醫療衛生服務新路子。
“房證同交”民生改革是保障群眾合法權益、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關鍵舉措。自然資源部門堅持將依法合規貫穿“房證同交”改革全過程,加快由“串聯服務”向“并聯服務”轉變,真正做到便民利企。目前,已有4個小區實現了“房證同交”,共辦理不動產登記證1127宗。
展望新征程,改革再出發。臨猗縣將進一步搶抓機遇、攻堅克難,以披荊斬棘的勇氣、勇往直前的毅力、雷厲風行的作風推動改革整體工作再上新臺階,為實現“重塑臨猗、再鑄輝煌”貢獻改革力量。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