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河東映像>

萬榮馬家莊關帝廟: 見證小村大情懷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3-30

□記者 王捷 實習生 陳柯邑 文圖

馬家莊關帝廟

前不久,記者一行探訪了如今已并至萬榮縣皇甫鄉東埝村的馬家莊村,得知村里現存清光緒年間修建的關帝廟和財神廟是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時光流逝,兩座廟宇已成為馬家莊村歷史文脈傳承的見證,坐落在馬家莊村中間巷的東西兩側,相對而建的格局也頗為獨特。

在運城市三晉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趙波、萬榮縣皇甫鄉東埝村副書記趙張健、馬家莊村村民趙鴻杰老人的講解中,我們漸漸了解了兩座古建背后的故事,不僅深刻感受到一百多年前馬家莊村村民的團結和凝聚力,而且在后人的重修保護中,這份精神也得到了延續與傳承。

【清代的遺存】

馬家莊村背靠孤峰山,歷史悠久。早在明朝時,村中趙氏先祖來到這里繁衍生息,趙氏逐漸成為本村的大姓人家。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馬家莊村村民自發籌資出力,建起了現在的關帝廟和財神廟。

俏皮小獅子

關帝廟坐落在村東,如今只剩下坐東朝西的正殿。殿前匾額上的“關帝廟”三字與解州關帝祖廟匾額上的風格相似。留存百年的菱形方格門窗、支撐廟宇的四根木柱及房梁上精致的木雕,都曾是河東大戶人家建造房屋時的“標配”。凡此種種,無不透露出當時村民對建廟之事的重視。

正殿前,還有一個造型古樸的香爐,同樣極具歷史感。轉過頭來,兩側墻壁上方的鏤空石雕小獅子俏皮地“探”出頭來,仿佛在向每一位路過的人打招呼。整座關帝廟雖然規模不大,但處處都能讓人感受到建筑背后的厚重與莊嚴。

馬家莊村是趙波的老家,他自幼在這里生活,對這兩座廟宇印象非常深刻。他小時候就經常聽村里老人講廟宇的故事,過去村里先修建了關帝廟,然后又用剩余的材料修建了一座財神廟,與其遙遙相望。老人們說曾經還有一塊碑刻能夠印證建廟之事,但可惜現已遺失。

如今該廟只留有一通殘存下半部分的功德碑,碑上記錄了捐款的村民名字,有的名字上方標注了曲沃、平遙、新絳等不同地點,還記錄了慎昌洋行、平和洋行等商鋪名。趙波介紹,這是一通民國時期的碑,當時村里有很多人在山西臨汾、晉中及陜西韓城、西安等地“熬相公”或做生意,得知村里要修復關帝廟,也都慷慨解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趙鴻杰老人清楚地記得,未損毀之前的關帝廟規模很大,除了現存的正殿,前面還設有獻殿。以前這里還做過學堂,很多孩子都曾在這里上過學。正殿外兩側墻壁上曾繪制有“三英戰呂布”“水淹七軍”等與關公相關的典故壁畫,頗為精美,遺憾的是“文革”期間被全部涂掉了。

【團結的象征】

距關帝廟不到一百米的地方,坐落著供奉趙公明的財神廟,兩座廟宇遙遙相對,頗有威勢。財神廟毗鄰村民住宅,規模相較關帝廟要小一些,不過幸運的是,刻在廟宇右側墻壁上的創建碑記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

馬家莊財神廟

記者在現場看到,碑記中詳細記載了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建廟立碑的完整過程。第一句“廟之有碑,猶如國之有史,史所以記,國事于不忘,碑所以記,廟事于不朽也”就點明了當時村民對建廟刻碑的重視。碑中記載道:當時村里一位叫趙安禎的村民想建一座財神廟,奈何沒有足夠的資財,眾人商議共同施舍資財,各出身力促其建成。這一消息傳出,全村人“遂契同心”,村里老幼沒有不高興的。

碑中還記載了財神廟的正殿高三尺,并在最后提及了“關帝廟”“觀音廟”“三圣宮”“今因功悉告竣”,這也從側面驗證了關帝廟與財神廟兩座廟宇的修建為同一時期。

該通碑刻由郡庠生員張文江撰并書,后面附錄了施銀人及布施地基人的姓名,落款時間為光緒二十八年歲次壬寅季冬月上浣吉旦。大家齊心協力修建成功的財神廟,在今人看來,彰顯了全村人的團結與凝聚力,它越過漫漫歲月,直至今天。

【文脈的傳承】

古建筑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歷經百年風雨的關帝廟和財神廟正見證了馬家莊村文脈的傳承。它們作為民間文化的一種載體,豐富著這方土地人們的精神生活,并一代代積淀、賡續下去。

趙波(右)與趙張健介紹關帝廟歷史

據趙波介紹,原運城市文物局局長趙參軍是馬家莊村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帶動了馬家莊村村民對文物的保護。2002年,人們對年久失修的關帝廟進行重修,重塑了廟內擺放的關公像、關平關興像。如今,廟里房梁上的文字記錄了這一修繕事實。

曾任馬家莊村村黨支部書記的趙張健2011年上任后,同樣將文物保護放在首位。過去,村里除了關帝廟、財神廟,還有觀音廟、文昌閣、娘娘廟等古建,不幸的是由于種種原因都已損毀。為此,他們把留存下來的關帝廟和財神廟及其周邊保護起來,重新修繕了廟宇及周圍的道路。

在財神廟左側墻壁上的《重修財神廟記》碑刻,正記錄了修復的經過。碑上詳細記載了該廟宇面寬三間、進深三椽、懸崖式屋頂等信息,因歷經百年風雨剝蝕,財神廟內梁柱傾圮,瓦頂禿損,神像遺失,2014年7月眾村民集資,合力對其進行了修繕。

前不久,村里還特意邀請運城楹聯家荊富強撰寫了一副楹聯:“一代精忠貫日月;千秋正氣壯山河。”采訪當天,新聯剛于前一天掛在關帝廟廟門兩側。趙張健介紹,對聯先掛起來讓村民們看看是否合適,如有意見再進行修改,最終將做成木板楹聯,為古廟增輝。

趙張健介紹,如今,每逢年節或廟會,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前來祭拜關帝,全村人都以關公的“忠義仁勇”作為他們為人處世的道德追求。

從古至今,修建古廟的人大多數都心懷善念、自律篤行、熱心公益。兩座古廟歷經百年滄桑,記錄了小村人熱心公益的大情懷,同樣將這些品質帶給后人,也必將走向未來。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