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3-22
□記者 劉凱華 趙雪

門球比賽
群眾的健身需求不斷增長,對城鄉公共體育設施供給提出更高要求;鄉村振興的生動畫卷徐徐鋪展,為體育、旅游、文化等領域融合發展提供契機。
在萬榮縣王顯鄉王顯村的全民健身中心,55歲的樊志華躺在仰臥起坐板上,手舉啞鈴連續展臂。在他周圍鍛煉的“老伙伴”們,背心、手套、護腕、護膝、拉力繩等健身裝備一應俱全。
在臨猗縣北景鄉北景村池塘邊有個健身廣場,羽毛球、籃球等健身器材應有盡有,吸引了不少周邊居民前來健身。
伴隨著邁向小康生活的步伐,人民群眾的健身需求也在不斷增長。
為加強城鄉公共體育設施供給,近年來,我市將全民健身納入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從構建更豐富多樣的體育賽事活動體系、打造更綠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載體、提供更科學更專業的健身指導等舉措著手,全市公共體育設施不斷完善,社會體育組織不斷健全,全民健身公共體育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數據顯示,全市各級體育部門及體育組織平均每年舉辦賽事活動3000余場次,我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為38.8%。目前,我市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覆蓋率達80%,行政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覆蓋率達100%。全市體育社會組織達293個,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人數比例為91.8%,多項指標走在全省前列。全市公共體育場館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率為100%,7個縣(市、區)的17個公共體育場館建立了以提供健身服務為主要功能的互聯網平臺,為市民提供了便捷服務。
在鄉村振興的生動圖景中,體育也綻放出光彩。
在夏縣尉郭鄉尉郭村,全民健身深入人心。既有太極推手器、上肢牽引器等老年人用的康健器材,也有劃船器、跑步機等適宜年輕人的運動器材。相鄰的瑤峰鎮郭道村,還在黨群服務中心前建起室外籃球場。
健身去哪兒?每個人都希望能在離家最近的地方“動起來”。對于垣曲縣毛家灣鎮群眾而言,這種在家門口就能參加體育鍛煉的幸福感正變得觸手可及。
在毛家灣鎮全民健身中心,健身達人董民杰為大家講解羽毛球健身活動需要注意的相關問題和合理的健身方法。當地村民紛紛拿起羽毛球拍,積極參與練習,現場充滿歡聲笑語。
近年來,我市加大中心城區群眾身邊的體育場地建設和設施配備力度,群眾“去哪兒鍛煉”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在2022年啟動的鄉鎮(街道辦)全民健身中心工程建設5年行動計劃中,我市將39個鄉鎮(街道辦)全民健身中心建設工程列為16項民生實事之一。目前,已開工建設的項目超30個,其余均已完成工程設計。按照計劃,到2025年,我市將實現全市147個鄉鎮(街道辦)全民健身中心全覆蓋。
跑步成了萬榮居民朱晨陽生活的一部分。從黃河一號旅游公路的汾河兩岸步道,到綠樹成蔭的萬榮縣人民公園健身步道,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巴ㄟ^跑步,我收獲了健康和快樂,也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跑友’,生活變得更加充實了!”
放眼河東大地,健身場地設施持續改善,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體育公共服務不斷完善。從“要我練”轉變為“我要練”,健身深度融入生活?!澳壳?,我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2.76平方米,到2025年,要達到2.8平方米?!边\城市體育局群體科科長王運紅告訴記者,根據省、市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的相關要求,未來幾年,我市還將繼續加大改擴建力度,增加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實現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