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4-03-20
□孫珺
西周初年,在官方的節日上巳節里有“曲水流觴”的習俗,人們期望以此潔身祓除、禳災祈福。此后,“曲水流觴”就成為春游的一項重要活動。和孔子與弟子們簡單的郊外“浴乎沂”相比,魏晉時期的社會精英們顯然有了更高追求:地點要風雅僻靜,人物要有學術地位。在潺潺清流里放置酒杯,高談闊論的精英們隨時可取而飲之,展示名士風流就是“曲水流觴”高端論壇的目的之一。
史上最有名的“曲水流觴”是書法界一哥王羲之發起的。他向謝安、孫綽等多位有頭有臉的親朋好友發出邀請,稱在春天舉行修禊祭祀儀式后,在他的蘭亭里來一場曲水流觴的雅集,歡迎大家撥冗出席。這是一場詩與酒的盛會,王羲之也乘著酒興寫下了著名的千萬+文章《蘭亭集序》,描繪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雖然文章內容遠沒有形式(書法)讓人驚艷,但也足以讓這次聚會流芳千古。
王羲之的派對高端大氣有檔次,正值魏晉時代“玄學”大熱,文人把理想與抱負寄托在山水中。比他更徹底的是“竹林七賢”,這個魏晉男子第一天團常常飲酒聚會,放情縱歌。其中動不動就翻白眼的阮籍最喜歡郊游,“登臨山水,經日忘歸”。但阮籍只是窮游派,走到沒路時只能“大哭而返”,而有錢的謝靈運就不同了,他可是裝備精良的資深驢友。據《南史·謝靈運傳》記載,他有一套春游登山的行頭:“頭戴曲柄笠,腳蹬木屐”,這種“木屐”被稱為“謝公屐”,“上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去其后齒”,前后都有齒釘,登山很科學。有文化有錢,熱愛旅游,還跨界做設計,謝靈運這叫一個爐火純青。
(《廣州日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