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娛>

央視春晚中的古詩古裝古畫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2-23

□楊穎琦

自1983年開播以來,央視春晚已成為我們歡度春節的標志性元素之一,過年看春晚也成為我們除夕夜必不可少的一項新年俗。比起往年的吐槽連連,今年春晚受到不少年輕人的稱贊:“以前只當背景音,現在片刻不離守在電視機前”“漢服人的DNA動了”“傳統文化愛好者真是大喜……”

千載詩意,山河長安。除夕之夜,最激動人心的莫過于全民唱和古詩的《山河詩長安》。2023年,一部《長安三萬里》以奔涌的詩情,激起了國人對傳統文化的浪漫共鳴,今年央視春晚陜西西安分會場將《長安三萬里》中的大詩人李白“請”到了現場,在古今對話間,我們一同見證了詩意滿長安的盛景。

伴隨著一聲嘹亮的“開城門,迎賓”,永寧門緩緩開啟,“詩仙”李白跨越歷史長河“穿越”而來。燈光輝煌、煙火璀璨,李白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穿過永寧門進入千年后的長安。所有觀眾與李白同行,走進流光溢彩的大唐不夜城,鼓樂交響、舞裙飛旋,“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一聲聲蕩氣回腸的古今對吟,將盛唐長安的浪漫具象化,激起無數中華兒女的文化自豪感。“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在傳統與現代交融的今日中國,不僅有著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詩書文脈,更有著創新、活力、包容的無限魅力。

九州春色,四方歡歌。在春晚的璀璨舞臺上,一朵名為《年錦》的傳統美學之花悄然綻放。它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次傳統美學對心靈的觸動。這場古今交融的傳統服飾大秀,呈現的不再是不拘形制的“古裝”,而是規制正統的漢民族傳統服飾。節目從中國歷代數百種紋樣中精選了二十款進行復原,呈現了漢、唐、宋、明四個朝代共十六款漢服,“無一幀不美”,盡顯中國女性的雍容大氣和清新典雅。四位演員身著華美的漢服,仿佛從古畫卷中走出,她們的每一次轉身、每一次駐足,都讓東方美學在現代舞臺上煥發出新的光彩。

漢代的卷草紋、唐代的團窠對鳥紋、宋代的蓮花紋、明代的五湖四海紋……每一套漢服都如同一幅流動的畫卷,向觀眾緩緩展開,帶領觀眾領略四個朝代的紋樣之美。千百年來,熱愛生活的中國人民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紋樣,而這些紋樣又裝點著每一代中國人的生活,它們承載著古人的智慧和祝福,也傳遞了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學,是生生不息的文化傳承。

傳統服飾現在更走進日常生活,無論是在平日還是傳統節日,在街頭、商場、景區……我們總會看到身著美麗漢服的身影。

除了這些,本屆春晚還有很多傳統文化滋養下的節目。“二月天楊柳醉春煙,三月三來山青草漫漫”“山上兒童放紙鳶,山下游人紛紛追畫船”……取材于無數描寫春天詩詞的歌曲《上春山》,一字一句繪出了有關春日的美麗畫卷;歌曲《永恒的詩篇》將藏族、蒙古族、柯爾克孜族的民族史詩搬上了舞臺,“英雄的故事,吉祥的頌唱。緊緊擁抱,石榴籽一樣……中華一家,血脈激蕩。”隨著音樂的流動,三個民族的樂器共同演奏,最終融匯成一首“永恒的詩篇”。

傳統文化作為一種鏈接,串起了我們的過去和現在。春晚這道“年夜飯”,因為傳統文化的加入,變得更加豐盛,滿足了國人的味蕾,令人回味無窮,值得我們細細品咂。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