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fā)布者:時間:2024-02-21
□郭少華

春節(jié)假期一部電影未看,因為所有電影院幾乎都場場爆滿,總感覺體驗感不好。平時看電影,我喜歡一個人坐在影院的角落,近似于包場。那種能抽離出自己的感覺,如遠離塵世一般,可以讓自己以一種更理性的思維,安靜地品味影片里的煙火人生。到了正月初九,想著人應該少了,就去看了這個春節(jié)假期評分最高的電影《熱辣滾燙》。
看完了電影,也看了一些網(wǎng)友的評論,不明白那些批評電影是以“賈玲減肥100斤”為噱頭和“就是個減肥日記”等評論,更無法認同。
什么是好電影?我覺得第一標準就是能打動人心、能真實反映人性的,觀眾看完能感同身受到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強大的陣容團隊、專業(yè)的拍攝技巧、優(yōu)秀的導演演員、宏大的場面、巨大的投資等固然不容忽視,但如果沒有真正打動人心,所有的這些都只是沒有靈魂的附加。
影片中的樂瑩是一個備受欺負的小人物。她沒有目標,沒有夢想,沒有工作,只知道吃吃睡睡,而且越來越胖,一直在“啃老”。男朋友和閨蜜不僅攜起手來背叛她,而且還寡廉鮮恥地要求她去當伴娘。妹妹想要樂瑩過戶房子,卻毫不顧忌樂瑩的自尊,攻擊她如連珠炮擊。樂瑩最終忍無可忍,離家出走,去一個小飯店當了服務員,愛上健身房里熱愛拳擊的昊坤。兩人已經(jīng)同居,他卻根本不認為樂瑩是他的女朋友,還讓她滾。樂瑩被飯店老板調(diào)戲,還被親戚騙到電視臺錄節(jié)目,安了一個無理粗俗、謾罵母親的人設,成為眾矢之的。崩潰至極的樂瑩從高樓的窗戶跳下,被一座廢棄的小房屋攔住,僅受了些皮外傷。生無可戀的樂瑩忽然看到一張拳擊比賽的傳單飄過來,“人生總要贏一次”的口號讓她燃起了希望。屢受敗挫的她決心要為自己贏一次,報名了拳擊比賽。
簡單卻艱苦的訓練,高強度的負荷,跑步、拳擊、體能鍛煉,體重減了100斤,這些沒有毅力是做不到的。那種對人精神和身體的雙重煎熬與磨難,只有經(jīng)歷的人才有資格回頭看,未經(jīng)其苦的人是沒有發(fā)言權(quán)的。那些評判電影的噱頭是賈玲減重100斤的,豈知能過得了此關的人,其毅力已經(jīng)磨到了人所堅持的極限,這不是一種精神又是什么!大家看電影不就是通過看故事,從而獲得一種精神的愉悅、動力與思考嗎?
拳擊比賽中,樂瑩一敗再敗,可她一直堅持。從一開始的那句“不結(jié)束”,到最后哪怕滿嘴是血、眼腫臉破,哪怕裁判已經(jīng)宣布對方贏了,樂瑩還是說著“不結(jié)束”。這就是精神,是為自己的堅持而戰(zhàn)的精神。昊坤最后對她說,跟專業(yè)選手打輸了不丟人,樂瑩卻小聲說:“我贏了。”是的,她贏了,“打完一場拳擊比賽,我贏了!”就是她給自己定的目標,她實現(xiàn)了,所以她是贏家,她贏了自己。世上最難超越的,就是自我的內(nèi)心。
影片的結(jié)局并沒有什么巨大的逆襲,就是樂瑩從一個毫無目標、渾渾噩噩活著的人,成為一個為自己打一場拳擊比賽而奮斗的比賽者。哪怕結(jié)果是輸,但她就是改變了自我,從內(nèi)心到身體都變得強大了。所以當昊坤再約她時,她說改天吧,等她有時間了再約。當昊坤說請她吃牛蛙時,她說自己并不喜歡吃牛蛙。她敢于做自己,這時的她,有了強大的自信心,她不需要討好任何人,可以勇敢地做自己。以前,她總是在看別人的臉色,現(xiàn)在,她不是了,她敢于為自己而活。
樂瑩問父親:“爸,如果你有兩個蘋果,一個大的一個小的,你的朋友要,你給哪個?”爸爸說要給大的。樂瑩說:“我兩個都給。”樂瑩的善良仍在,這點她并未改變。爸爸說:“那我女兒肯定朋友多。”樂瑩說:“沒有,朋友都覺得我不愛吃蘋果。”言里之意是以前的她從未敢真正做自己,哪怕她善良,把好都給了別人,而別人并未領她的情。她在別人的心里并不重要,沒有人感恩她的好,這是她的善良所帶來的悲哀。爸爸又問:“現(xiàn)在都不給了?”樂瑩說:“現(xiàn)在(給不給),主要看心情。”看,這就是樂瑩心理轉(zhuǎn)變的過程,善良仍在,但她學會了自信、自勵、自我,在意別人感受的同時,她也在為自己而活。這樣的樂瑩,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想要去做的。有太多時候,我們在為別人而活,在生活的旋渦里失去了自我。讓那個原汁原味的自己回來吧,讓我們的生活生有可戀,生有所滋。
樂瑩的改變讓每一個普通人感同身受。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是小人物。挑戰(zhàn)自我,改變自我,讓自我變得強大,這不是最好的主題嗎!這就是影片的靈魂。它讓看過電影的人,都受到這種精神的鼓舞與感召。如今,大家需要這種正能量的感知,它讓大家在日復一日的煙火生活里,燃起對抗一地雞毛的勇氣與熱情。
所以,大家喜歡看這部電影,也給了它高分肯定。我也喜歡它和瘦身成功的賈玲,因為我也曾有過很多無助的時刻。每次,我都走過來了。所以,我愛賈玲,我也愛自己。愿我們這樣的小人物都能找到那個最真誠、最努力的自己!
春節(jié)檔的影片,我還會繼續(xù)在電影院的角落觀看著別人的人生。想想又不是,那是什么呢?也許,我們看的不是電影,我們看的也是我們自己的人生。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quán)運城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或鏡像;授權(quán)轉(zhuǎn)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wǎng)-運城日報 ”。
凡本網(wǎng)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