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12-25
□記者 陶登肖 郝麗莎
近期,受冷空氣影響,我市氣溫持續走低。12月22日16時,市氣象局繼續發布持續低溫黃色預警。
極寒天氣來襲,困難群眾是否穿得暖、吃得熱、住得暖,能否溫暖過冬,是大家較為關注的一件事。

喜領御寒服
連日來,記者陸續采訪了部分職能部門、社區、志愿者協會和困難群眾,實地探訪困難群眾的生活情況,感受極寒天氣下的人文關懷。
職能部門——兜底解憂 群眾暖和過冬
“你需要幫助嗎?”“你叫什么名字?”“家是哪里的?”……12月16日晚8時許,鹽湖區民政局社會救助中心接到鹽湖區北城街道工作人員的電話,說在市區解放路立交橋下發現一名流浪人員。但等社會救助中心工作人員趕到后,無論怎么詢問,這名流浪人員都不肯說話。

寒冬送溫暖
因無法獲取有效信息,工作人員便將這名流浪人員帶回社會救助中心,給他準備飯菜,并幫助他洗澡、理發。經過兩天的接觸,這名流浪人員情緒逐漸穩定,工作人員在18日上午問到了他的名字。通過名字,查到這名流浪人員是臨汾市堯都區人。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會及時與對方救助站聯系,并把他安全送到家。
這是我市民政系統保障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溫暖過冬的一個縮影。面對連日來的低溫天氣,市民政局第一時間發布預警信息,并組織動員鄉鎮、村(居)委干部、社會救助協理員和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等,對全市低保、特困人員、特殊老年人和困境兒童、流浪人員等民政服務對象開展全覆蓋走訪排查,重點對困難群眾房屋和水電氣暖設施設備安全及衣食住行醫等方面進行摸底排查。截至目前,市、縣兩級共發放各類物資16527件,發放臨時救助資金255810元。
市總工會為進一步保障全市職工安全溫暖過冬,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及時送到廣大職工的心坎上,團結動員廣大職工在全市防范應對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工作中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在全市組織開展“情系職工、工會暖冬”行動,全力保障廣大職工生命財產安全和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確保職工安全溫暖過冬。
為保障全市殘疾群眾溫暖過冬,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及時送到殘疾群眾身邊,12月18日起,全市殘聯系統開展“冰雪溫暖行”困難殘疾群眾溫暖過冬專項活動。
同時,市婦聯也深入開展“送溫暖送關懷”活動,專門購置100份生活物資,陸續對全市部分困境婦女、兒童,特別是受冰凍雨雪災害影響較大的婦女兒童家庭進行走訪慰問,為婦女兒童筑起抵御寒潮的溫暖防線。市婦聯相關負責人深入鹽湖區、河津市、新絳縣基層困境婦女家中,與困境婦女親切交談,關心問候她們的身體狀況、生活狀況,詳細了解她們的住房安全、取暖設備使用、子女受教育等情況,叮囑她們做好防寒保暖,切實把黨的溫暖和關懷送到廣大婦女兒童心中。

關懷送進門
民有所呼,政有所應。為積極應對強降溫天氣,我市各級職能部門科學組織、反應迅速,用實際行動為群眾送去了黨和政府的關懷及冬日的溫暖。
街道社區——走訪慰問 送上暖身衣物
“叔,試試新衣服,還有手套和帽子,看看暖和嗎?”“暖和,也很合適,謝謝你們!”12月16日,鹽湖區東城街道金鑫社區的工作人員為轄區居民張毛順送來了暖冬“三件套”。
張毛順是金鑫社區的一名低保戶。幾年前,社區工作人員對轄區住戶情況進行摸排時,發現張毛順獨自撫養年幼的孫子,不能去較遠的地方干活,也不能干重活,家庭收入很少,情況不太樂觀。得知這一情況后,社區工作人員便立即幫助張毛順申請了低保。

試穿暖身衣
“在社區的幫助下,我享受了低保政策,和老伴也復婚了,現在生活好多了。”張毛順告訴記者,目前他的收入來源主要是低保政策的補貼和日常打零工所得,基本能夠滿足日常生活所需。在朋友和鄰里的介紹下,張毛順經常去周邊的工地打工,做一些木匠活和其他的雜活。隨著孫子漸漸長大,張毛順的老伴也可以出去找一些小活干,補貼家用。
“社區也特別關心我,如果有什么活兒需要做,都會來找我,幫助我增加一些收入。”張毛順說,在黨和政府的關心和自己的努力下,他的日子也越過越好。
當天,金鑫社區的工作人員看望、慰問了轄區多戶困難家庭,為他們送上了御寒的衣物。
12月18日,鹽湖區東城街道鴻晉社區開展“寒冬送溫暖 情暖老人心”活動,為轄區8戶困難家庭送去了可以御寒的棉被、大衣、暖手寶、帽子、手套等御寒物品;18日、19日,鹽湖區東城街道中銀街社區走訪慰問了轄區15戶困難家庭,為他們送去棉被、米、油、面等生活物資;19日,鹽湖區北城街道陽光社區為轄區困難群眾送去棉衣、棉被等御寒物品;20日,鹽湖區東城街道廣場社區為轄區困難群眾送去被子、軍大衣、帽子等生活物資……
連日來,為確保孤寡老人、低保戶、殘疾人和困難家庭等特殊群體得到及時幫扶救助,過個溫暖、祥和的冬天,我市各街道、社區分別開展送溫暖活動,為轄區困難群眾送去深切關懷和慰問。走訪過程中,社區工作人員認真與居民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取暖情況等,提醒他們注意防寒保暖和冬季防火安全,并叮囑他們生活中遇到困難及時向社區反映。
一聲問候一片情,字字句句暖人心。“很感謝黨和政府的關心和幫助,社區工作人員也十分暖心,讓我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溫暖。”廣場社區低保戶馬天佑說。
社會各界——悉心關懷 傳遞暖心力量
冬日的凌晨,格外寒冷。當整座城市還籠罩在一片朦朧的睡意中時,環衛工人們卻早已穿好工作服、拿好清掃工具,克服寒冷,在大街小巷奔波忙碌。與此同時,志愿者們也從溫暖的被窩里爬起,穿上了紅馬甲,為城市美容師制作可口的飯菜,讓他們感受來自社會的溫暖與關懷。

暖胃愛心餃
12月17日一早,芮城縣的150多名環衛工人清掃完街道后,來到該縣恒源飯店,吃到了由芮城縣愛心公益志愿者協會提供的“愛心早餐”,有熱菜、涼菜、饅頭,還有志愿者和飯店員工一起包的6000多個冬至餃子。同時,愛心企業、愛心商家和志愿者為環衛工人送上了245個“溫暖包”。當天,環衛工人還觀看了志愿者自編自演的文藝節目,享受了愛心單位提供的義診服務。
“這餃子真香,比自己做的還好吃。”12月22日,冬至,早上6時30分,忙碌了一早上的環衛工人很快就吃到了志愿者送來的熱騰騰的餃子。當天,鹽湖區第一時間志愿者協會組織開展“關愛環衛工·情暖冬至餃子宴”活動,讓110名環衛工人度過了一個暖胃又暖心的冬至。
辛勤工作的環衛工人值得感謝,困境兒童也需要大家的關注。日前,在河津市民政局的指導下,河津市心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該市城區街道府西社區開展了壹基金溫暖包發放活動,現場為河津市的10名困境兒童發放溫暖包。每個溫暖包價值365元,包含三合一沖鋒衣、棉帽、棉靴、圍巾、護手霜、書包、彩筆套盒、減災手冊等多種物品。誠意滿滿的溫暖包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學習用品,還讓他們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和陪伴。

義診暖民心
“血壓正常,大爺平時要多注意飲食,有啥不舒服及時告訴工作人員,我們會第一時間給你復查。”12月21日,在萬榮縣一家養老院內,萬榮縣人民醫院的醫務人員為入住的老人們送藥義診獻愛心。
當天,該縣人民醫院一次性贈送該養老院價值1.4萬余元的防治感冒、止咳化痰藥品400多盒。同時集中講解了冬季易發性疾病防治的有關常識,通過查看、詢問、聽診、量血壓等義診服務,對部分老年人的身體和基礎病進行了詳細檢查并確定治療方案,為老人送上了冬日的溫暖。
寒冬已至,天氣寒冷但我們的城市充滿了溫暖。面對突如其來的持續低溫天氣,我市各級各部門積極行動、周密部署,街道、社區工作者及時應對、精準幫扶;社會各界齊心協力、默默付出,大家用實際行動共同應對極寒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筑牢溫暖防線,讓困難群眾暖身更暖心。一幕幕溫情場景、一個個暖心瞬間,彰顯了這座城市人文關懷的溫度和溫情。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