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建設山西省高水平專業群3年以來,運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立足辦學特色,聚焦育人使命,傳承發展,開拓創新,奮力建設特色鮮明、省內一流的高水平學前教育專業群——

深耕內涵建設 構筑育才高地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12-13

記者 付 炎 李丹鳳

矚目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站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空坐標,教育承載著固本強基的基礎性作用。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的殷切勉勵,運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運城幼師高專”)不斷擦亮學前教育品牌。特別是自2021年被確定為山西省“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以來,該校注重在“高”字上下功夫,以深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提升辦學質量為核心,以加強專業建設為龍頭,奮力建設特色鮮明、省內一流的高水平學前教育專業群,助力教育強市、教育強國建設。

運城幼師高專黨委書記常江雷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強調教育強國建設并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建設高水平專業群,是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重大舉措,也是增強社會影響力的重要抓手,更是增強升本操作力的有效依托。學校堅持以黨的建設引領特色發展、內涵發展、科學發展,努力建設有‘魂’、有‘根’、有‘果’的高水平學前教育專業群,爭取以更大作為服務高質量發展。”

黨建領航征程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縱覽運城幼師高專的發展歷程,每一次跨越背后都有著黨建的堅強支撐。同時,黨建工作的每一次提質又推動學校發展進入一片新的天地。

“雙高”建設啟動以來,運城幼師高專黨委繼續秉承“幼專姓黨”根本政治屬性,堅持“以高質量黨建領航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工作思路,高站位加強黨的建設,確保黨的建設與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互促共進、同頻共振。

鈴聲響起,常江雷走進音樂系教學課堂,以《新時代新征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為題,為師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

黨委書記常江雷走進課堂上思政課。

黨委書記帶頭上思政課,是運城幼師高專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舉措。常江雷說:“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必須不斷地用黨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在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過程中,該校實施“鑄魂工程”,依據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建成思政課主導、專業課引導、通識課滲透、技能課熏陶、實踐課強化的“五課堂融合育人”課程思政模式,營造“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的良好氛圍;構建了以“課程、文化、心理、網絡、實踐、資助”六大模塊為重點的“大思政”育人體系,形成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大思政”工作格局。

同時,實施“領航工程”,堅定“幼專姓黨”政治屬性,全面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發揮黨委舉旗定向、凝神聚力作用;實施“強基工程”,開展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打造一批“樣板支部”和“先進黨組織”,實現每個系部配備1名專職組織員、教師黨支部“雙帶頭人”全覆蓋;實施“清風工程”,開展廉潔文化進宿舍、進課堂、進班級活動,推進“清廉學校”建設,實現“政風清明、校風清凈、教風清正、學風清朗”。

“四大工程”引領之下,該校獲評全市首批“五面紅旗”示范單位,校黨委獲評“市委教育工委先進基層黨組織”,2個基層支部被評為運城市“高校黨建工作標桿支部”,校團委榮膺2022年“山西省五四紅旗團委”稱號;3個思政微課短視頻獲省高校“三團巡講”優秀獎,2個黨史微課入選“山西省百名思政課教師優秀黨史微課”,4名學生講黨史故事、講思政課入選“山西省百名大中小學生講黨史、講思政課優秀微視頻”;在山西省2022年“清風廉韻”攝影展暨微電影展中獲優秀組織獎;在運城市直機關首屆“黨旗飄揚”抖音短視頻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個、二等獎1個。

黨建鑄魂,思政塑魂,推動運城幼師高專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不斷開辟新境界、實現新飛躍。

順應時代大勢

探路高水平專業群建設

建設教育強國,職業教育是“銅腰”,上連高等教育、下接基礎教育。

在職業教育“由大向強”邁進、發展重點轉向內涵建設和質量提升的關鍵時期,全國、全省相繼啟動“雙高計劃”,重點支持一批優質高職院校和專業群率先發展,引領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發展。

2021年年初,省教育廳確定7所學校為山西省“雙高計劃”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運城幼師高專名列其中。

運城幼師高專黨委副書記、校長侯娟珍告訴記者,本科有“雙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專科有“雙高”,即高水平高職學校和高水平專業群。推進“雙高”建設,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探路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需要做好頂層設計、厘清建設思路、明晰建設重點、確定實施路徑。從“大有可為”到“大有作為”,注定要下一番苦功。

好在,運城幼師高專自建校以來一直把學前教師教育作為辦學之基,持續推進學前教育改革探索,特別是近年來實施山西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1331工程”卓有成效,積累了豐富經驗。

“建設高水平學前教育專業群,是在群統領下,實現專業之間的‘化學融合’,促使資源配備和教學組織的系統優化乃至重構,任務多而重,但歸根結底還是在回答‘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侯娟珍說。

教師外出學習討論交流。

方向明則思路清、步履堅。運城幼師高專確定了由學前教育、早期教育、音樂教育、舞蹈教育、美術教育等專業組成的學前教育專業群。組群邏輯是,隨著國家生育政策的調整完善,學前教育師資缺口不斷擴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需求日益增加。以上5個專業同屬師范教育類,學科基礎、師范涵養和專業文化相近相通,可以共建共享課程資源和實習實訓資源;所培育的教師從崗位任務上看,保育、保教、教育緊密接續,需要共同的教學核心素養。最為重要的是,學前教育專業是學校龍頭專業,立足運城、服務山西、輻射全國,各項資源重點投入,能夠保障專業群整體實力持續提升。

運城幼師高專黨委委員、副校長、高水平專業群建設主管領導謝偉介紹說,3年來,學校黨委牽頭抓總,學校“雙高”建設工作領導組統籌推進人才培養、平臺建設等11項重點任務,逐步將學校打造成為創新型學前教育教師的培養高地、高素質“雙師型”教師的培育基地、鄉村幼兒園提質增效的服務平臺。

整合優化資源

促進“三教”改革進階升級

《學前兒童心理發展概論》等7門精品課程上線全國首個慕課平臺“學堂在線”國際版,雙語推廣進一步擴大學校影響力;《幼兒園課程論》等10門課程獲批山西省“職教金課”,獲批數量在全省師范類院校中遙遙領先。

提起這兩條近期的好消息,運城幼師高專教務部部長張鋒利眼里充滿亮光,“這是學校在‘三教’改革中取得的最新成效。近些年,學校持續探索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力求讓專業群建設深入扎根,源源不斷地汲取成長養分。”

面對“幼有所育,幼有優育”的全新課題,運城幼師高專深入實施“四項工程”,著力打造學前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實施“鑄魂工程”,錘煉師德高尚的育人隊伍。實施師德“一票否決制”,建立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每學期開展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教育活動,邀請業內知名學者開展師德宣講,組織教師參加師德師風網絡培訓班。編寫《運城幼師高專師德優秀典型先進事跡》,切實發揮典型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全方位打造政治過硬、師德高尚的教師隊伍。

實施“引育工程”,培育專業群建設領軍人物。先后成立3個省級“名師工作室”、2個省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1個省級“緊缺領域教師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同時,校內培育教授5名、副教授25名、在讀博士15名,引進高素質青年人才19名,柔性引進9名客座教授,聘任3名在學前教育領域有影響力的專家為學校特聘教授。

實施“培優工程”,培養業務精湛的骨干教師。選派10名教師赴湖北工業大學幼兒園和火箭軍工程大學幼兒園實踐研修、40名教師赴華東師范大學參加骨干教師教學科研能力提升培訓。

實施“雙培工程”,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培育。高水平學前教育專業群建設3年以來,共有90名教師深入幼兒園進行全崗實踐;柔性引進3名中小學高級教師作為兼職教師,參與教學、教研、課題研究和課程建設。

課程是教育教學的基礎。該校三條路徑推進課程教學資源建設。

搭建學前教育專業群課程資源平臺。

搭建智慧資源學習平臺,產出系列教學案例資源庫。目前已建設幼兒園教育教學案例庫、學前教育名家庫、兒童教育影視資源庫等系列專業群資源庫1套;成功認定58門省級思政微課,建成1個省級思政教育工作室培育項目和8個省級特色文化育人品牌、2個“提質培優項目”職業教育課程思政教育案例。

建設專業群“平臺+模塊+方向”課程體系,實現群內共建共享。依據職業崗位能力培養和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培養兩條主線,建設“底層共享、中層分類、高層互選”的課程體系。同時,修訂專業群高水平課程標準,確保課程體系能夠有效支持畢業要求的達成。

建設線上課程資源庫,提供行業共享平臺。學校緊緊抓住數字教育發展戰略機遇,以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引領教育現代化,先后建成國家智慧教育精品課程23門、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2023“拓金計劃”第三批入選課程4門、職業教育國家在線精品課程1門、山西省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5門、校級精品在線課程54門。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該校三項舉措推進教材與教法改革。

課堂革命,重塑課堂生態。持續完善課程教學設計,創新實施“線上、線下,職場化”混合式教學模式;搭建學前教育專業群課程資源平臺,通過智慧實訓室與學前教育專業實訓室同步共享項目的落地實施,聯動相關實訓資源,實現同步共享。

校·園協作,加強專業群新形態課程教材建設。目前,學校2部教材入選首批“十四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3部教材入選山西省“十四五”首批職業教育規劃教材。通過校·園協作,完成4部校本教材的編寫,已投入兩輪使用且效果良好;遴選7部教材進入精品教材樣板庫和資源庫供教師參考使用。

標準導向,改革專業群課程教學評價方式。建立多主體參與、多元方式評價機制,形成“監控—收集—反饋—改進”的閉環式持續改進系統。在教學評價方面,實行“應知+應會”考核模式,增加過程性考核;突破校內評價機制,增加行業企業多主體參與評價;結合行業崗位工作考核標準,制定對應的核心課程評價標準。

搭建多元平臺

推動人才培養見行見效

在2021年全國職業院校早期教育專業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在2022年全國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教育技能賽項中獲一等獎,在2023年山西省第十七屆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獲教學能力比賽一等獎……

職業院校各項技能大賽,是培養選拔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抓手。運城幼師高專學前教育系主任陳福紅說,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期間,師生屢次在國賽、省賽摘金奪銀,激勵著學校以更大力度搭建平臺、創新模式,持續推動人才培養結碩果。

制訂高水平人才培養方案。發揮“政·校·園·行”協同育人機制,實施“五位一體”人才培養體系,即構建以“課程、文化、心理、網絡、實踐”為主體的思政教育體系,完善“底層共享、中層融合、高層互選”的“平臺+模塊”課程教學體系,形成“思政鑄魂、通識培基、勞動修身、職涯引領、文化浸潤”的幼師綜合素質培養體系,完善“思政課程引領、紅色文化浸潤、社團活動聯結、專業實踐深化、社區服務拓展”的實踐教學體系,建立“基地建設+創客培訓+項目孵化”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持續深化“全程實踐教學”項目。根據“走近—走進”場域和“保育能力—教育能力—保教結合”進階,按照“學生—學徒—準幼兒教師—合格幼兒教師—幼兒園骨干教師”的能力養成規律,改革實踐課程項目,構建專業群共享實踐項目,產出實踐項目及評價標準。

全面推行“1+X”證書制度。積極申報“1+X”證書考點試點,開發幼兒園教師資格證、育嬰師資格證、嬰幼兒照護職業資格證書等職業技能課程體系及培訓體系,確保畢業生人人持證,并面向校外開展“X”證書培訓工作。

完善職前職后一體化人才培養體系。深化“職前3年基礎培養”“職后X+Y年助力發展”多學程、遞進式卓越幼兒園教師培養機制。實施畢業生專業發展跟蹤項目,以“專家跟蹤指導”計劃、“再學習”計劃、“運幼學子”提升計劃等特色項目,助力畢業生“X”年后成長為幼兒園骨干教師、“Y”年后成長為幼兒園名師。

“崗課賽證”四位一體,整體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以提升專業課程育人成效為目標,以職業技能大賽相關能力要求為導向,以課程改革為切入點,打造幼兒園教師職業素養提升研究中心;進一步優化全程實踐教學體系,推動職前職后一體化培養。

打造高水平專業群校內實訓中心。先后建成兒童保育實訓室、河東兒童文化研究中心、智慧音樂教室、“崗課賽證”一體化實訓室等17個實訓場所,并于2022年對現有實訓室硬件設施進行優化提升,積極打造“智慧資源學習平臺”和“兒童實訓劇場”等多元平臺。目前,學校依托這些平臺制作線上優秀課堂錄像200個、建設線上優秀教學案例2000個。

今年是運城幼師高專建校45周年。11月1日校慶日,歷時14個月建設的學前教育綜合實訓樓順利封頂。目前后續建設工作正有序推進。未來,這個全新平臺將為高水平專業群建設提供新支撐。

提高服務水平

助力地方發展高質高效

傳承河東文化,激發創作熱情。近日,由運城幼師高專學前教育系牽頭創作的兒童劇《啞姑泉》面向全校師生演出。該劇取材于鹽池周邊廣為流傳的民間故事,演出形式新穎、引人入勝,成為學生們課余飯后的討論焦點。

創作推出兒童劇《啞姑泉》傳承河東文化。

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工作鋪開后,該校結合正在實施的“1331工程”建設任務,成立河東兒童劇研究中心,整理鹽文化、關公文化、根祖文化和德孝文化等,創編兒童劇,努力講好河東故事、傳承河東文化。目前,該中心已成為兒童文學、幼兒戲劇創編與表演課程的重要實訓場地。

與此同時,該校還積極打造兒童產品技術創新平臺,不斷強化服務社會能力。其中,晉南民間美術技藝傳承創新工作室運行逐漸步入正軌,“晉南民間布藝”兒童布藝文創產品研發展示櫥窗建成;先后推出兒童布藝、“清風幼專”書簽、河東文化主題等系列文創產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為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任務。市委、市政府近年來也多次強調“職業學校和高等院校要對接社會需求,培育優勢學科,打造亮點專業,深化校企合作,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有機融合,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常江雷說,運城幼師高專認真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政府要求,堅持圍繞兒童服務領域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深入探索,力求出成績、結碩果,以更大作為扎根區域、融入地方、服務鄉村。

一方面,深度合作共建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立足“習訊云”App建立智慧型校外實踐基地線上聯盟,聘任50名高水平實踐教學指導教師,拓展48所校外專業群實踐基地,確定30余所幼兒園成為“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10余所中職學校成為“政·校協同育人優質生源基地”;聯合全市37家幼兒園成立了“政·校·園育人共同體”,修訂完善實踐教學指導教材、實踐教學手冊,聯合實踐教學基地深度參與課程設計、教材開發、實訓教學,完成專業群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各門核心課程課程標準的制定。如今,校外實踐基地每年接收實習生、見習生超過2000人。

另一方面,積極作為搭建鄉村學前教育服務平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市委省校合作工作部署要求,與全市13個縣(市、區)簽訂省校合作協議,組建專業服務團隊,提供高端精準定制服務。其中,開展“區校協同振興鄉村學前教育”集中培訓活動,對我市20多所幼兒園開展教學和課題研究指導以及學前教育理念宣傳工作;建立鄉村幼兒教師學習驛站,2022年面向300名鄉村幼兒園骨干教師開展能力提升培訓;與鹽湖區解州中心幼兒園、垣曲縣城東幼兒園等幼兒園開展扶持行動,助推區域兒童教育發展;與十余家地方企業簽訂合作協議,開展“木版年畫研學培訓”“工藝剪紙研學培訓”“芮城布藝研學培訓”等十余場文化傳承與創新實踐產學研合作。

……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回望運城幼師高專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從“大有可為”到“大有作為”的不懈探索與成功實踐,充滿量的提升、點的突破、質的飛躍。

博觀約取,厚積薄發。今年10月底,山西省第十七屆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教育專業3個賽項在運城幼師高專舉辦。同期,由該校承辦的全國幼兒師范院校書記校長座談會在我市成功召開。12月4日至7日,該校又承辦了山西省第十七屆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嬰幼兒保育賽項。

捷報紛至沓來,教育任重道遠。這是對成績的肯定,更是對未來發展的激勵。在“雙高”建設征程中,運城幼師高專始終篤行不怠、砥礪前行,高舉學前教育發展的大旗,疾馳在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大道上!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