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 推進蒲劇高質量發展

——山西省蒲劇藝術院新創劇目赴省城展演活動座談會發言摘要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12-11

□文字 記者 王捷 整理 / 圖片 記者 茹雅 攝

作為山西省蒲劇藝術院新創劇目赴太原展演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12月6日,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推進蒲劇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太原召開,8位專家學者各抒己見,從不同角度對本次展演相關劇目的細節和新時代如何推進蒲劇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本報特按照發言順序刊登各位專家發言摘要,以饗讀者。

●二級編劇、山西省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謝永峰:

此次座談會是對山西省蒲劇藝術院工作實踐探索的一個總結,站得高,看得遠,非常有意義、非常必要、非常及時。這次展演給我的感受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一是成立了山西省蒲劇藝術院,二是開創了一個文藝品牌,三是開辟了劇目創作新渠道,四是拓寬了院團人才培養新路徑。運城市級劇團全國有名,運城的戲劇生態環境在全國都是少有的,每個縣都有劇團,發展得很好,老百姓看戲熱情度很高。運城還開創了“蒲劇藝術周”,未來可以繼續做大。好的劇本需要資金支撐,蒲劇藝術市場化也做得非常好。傳統文化如何現代化,首先需要研究觀眾群體,確立好方向,找準定位。院團改革,需要平衡創新和發展的關系,將人才服務和劇團培養結合起來,解決了人的問題。這幾天的演出非常精彩,下一步,希望運城蒲劇在出人、出戲、出精品上取得更大輝煌。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王芳:

《忠義千秋》在兩年前首演時,我就看了,這次再看,感覺二次創作更好,場面更宏大,燈光更潔凈、更時尚,武打場面更激烈,情感更深入。尤其是“過五關斬六將”那一場拍得特別新穎、巧妙。這個戲有5個方面值得稱贊,第一是地方文化的地方表達;第二是很好地延續了紅生戲和紅生行當;第三是文藝形式與關公研究比翼齊飛;第四是鍛煉了隊伍;第五是為地方戲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思路。在蒲劇高質量發展方面,還是要堅持三并舉原則,復排老劇目、改編老戲、寫新戲,復排老劇目占70%,改編老戲占20%,寫新戲占10%。文旅方面,可以借助短視頻對各村的古戲臺進行推介,還可以邀請全國各個劇種的《西廂記》來永濟大展演,對地方經濟有拉動作用,也可以設計“關公地圖”,讓《忠義千秋》順著地圖一路展演,這也是對蒲劇的宣傳。蒲劇的系列叢書、兒童文學、紀錄片、網劇等也需要我們去發展,從外圍眾多方面成就蒲劇。針對蒲劇如何現代化的問題,它的老音樂、老唱腔需要保留,絕活必須保留,包裝則必須時尚,再有好劇本就一定會成功。同時,我們缺一個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必須站到全國的層次上培養人才。

●山西省京劇院副院長、國家一級演員、山西省戲劇文化促進會秘書長劉樹春:

如何適應市場,就是一個節奏的問題。現在年輕人接受的是快節奏文化,戲曲必須與時俱進,和時代同步。如何出精品,最重要的是創作人才。這次展演的劇目好看,也是因為演員好。在人才培養上,還需要下功夫。這次山西省蒲劇藝術院走進省城,對蒲劇的宣傳是巨大的,讓大家感受到了蒲劇藝術的魅力。在創作上,排演一部戲,前期的論證很重要,要把本子弄好,二度創作的班底也很重要,包括劇本研究、劇本創作、設計情節等。在培養市場上,我們需要拳頭產品,且必須進行售票,這樣可以培養觀眾,也是對演員、藝術家的尊重。在人才培養上,可以哪個團精品多獎勵哪個團,向能者傾斜,演員練功學習開展競爭,調動演員的學習積極性。這次展演我很有感觸,《黨的女兒》是一個精品,可以進校園、進軍營,有積極意義。下一步,還可以到東南亞展演,宣傳蒲劇和關公戲。

●國家一級編劇、三晉高端領域人才、山西省話劇院原副院長、山西省文旅廳專家藝術委員會副主任馬連倫:

觀摩山西省蒲劇藝術院展演劇目有幾點感受:第一沒想到的是《永樂宮紀事》在一部舞臺劇當中,采用了蒲劇、歌劇、話劇、音樂劇、樂舞、舞劇,甚至還有電影等多種藝術類型進行分場獨立敘事,舞臺呈現流暢、自如、完整。第二沒想到的是《黨的女兒》,每一名演員都在唱歌劇,而且都唱得那么好。這次展演令人感嘆,也令人感動,山西省蒲劇藝術院是一家藏龍臥虎、人才濟濟的劇院,是一個真正抓創作、真正有人才、敢于創新的劇院。基于這樣的優勢,山西省蒲劇藝術院可以多創作歌劇和話劇。

《忠義千秋》是一部歷史大劇,大場面,大格局,大敘事。一部兩個多小時的舞臺劇,想要表現一個人的一生,40年的跨度,眾多的歷史事件,是非常困難的。首先這種敘事結構很難拿捏,然而,高吉林幾位編劇老師的這個劇本,很好地把關羽的人生一氣呵成講了下來,分寸把握恰到好處。

●山西日報高級記者,山西晚報社原社長、總編輯尹長虹:

這次展演真是一場豐姿誘人的蒲劇文化盛宴。具體來講有以下感受:一是主題重大,主線明晰,主調嘹亮。二是立足地方,突出特色,講好故事。三是形式多樣,品種繁多,魅力十足。這次展演,讓我們看到了山西省蒲劇藝術院不一樣的劇目創作,感覺劇目品種更多了,讓人喜出望外。這些創造與創新讓人看到山西省蒲劇藝術院的創作立足于蒲劇但不拘泥于蒲劇,立足于傳統但不拘泥于傳統,立足于生活但高于生活,這就是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這就是蒲劇藝術。

關于蒲劇如何高質量發展,我建議,把講好河東歷史故事和講好河東當代故事結合起來,把蒲劇藝術的“守正”與“創新”結合起來,把用蒲劇講好故事和講好蒲劇人的故事結合起來,把蒲劇藝術線上與線下傳播結合起來。要適應全媒體傳播格局的新形勢,創新蒲劇傳播的手段和方式,構建立體傳播新格局,擴大蒲劇的傳播時空,提升蒲劇藝術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注重保持蒲劇觀眾的存量,更要強化增量,尤其要想方設法吸引年輕觀眾。同時,可以遴選、打造和傳播更多有關蒲劇的名家名劇名段,讓蒲劇更有效地傳播開來,被更多人認識和喜愛。

●山西晚報全媒體文化娛體部主任范璐:

這些年,我對蒲劇有了一定的了解,這些天在看演出過程中,了解了山西省蒲劇藝術院改革情況和這些劇目的誕生背景,我非常佩服,不管是改革,還是走市場化,真不得了。我看《永樂宮紀事》時,首先很驚訝于它形式上的創新。《忠義千秋》的名聲很大,這個劇的舞臺,讓我深受震撼,整個背景設計,達到了簡約而不簡單的效果。兩名演員配合得也十分默契。山西省蒲劇藝術院6天展演5個劇目,這種氣魄不是哪個劇團都有的。在我看來這體現出4種精神,一是進步的創新精神,二是院團的改革精神,三是市委、市政府的市場精神,四是研討會的包容精神。

●二級編劇、山西省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中心主任宋慧晶:

本次展演,5部精彩劇目讓我非常震動:6天的精彩演出,好戲連臺,深挖運城人文歷史資源,形成強大的IP矩陣,為戲劇愛好者帶來了戲劇盛宴,讓蒲劇藝術綻放在山西大劇院,引起了文藝界的強烈反響,不僅是對傳統蒲劇藝術的宣傳,更是吹響了三晉戲劇人文藝創新、勇攀藝術高峰的集結號;非常感動:展演劇目中的表演藝術家,充分發揮了老帶新、傳幫帶的優良傳統,臺前臺后的編劇、導演、演員、舞美、燈光、音樂等環節,都看到了年輕人的身影,展演劇目大量啟用本土新人創作,讓我們看到蒲劇藝術未來的希望;非常激動:傳統戲曲文化創作“三并舉”全面落實,現代戲、傳統戲、新編歷史劇并駕齊驅,戲曲、話劇、舞蹈、歌劇等形式豐富多彩,彰顯了山西省蒲劇藝術院強大的藝術實力。

在發展方面,我建議創新題材,尋找新的現實精神和形象種子,使蒲劇具有時代發展所需的藝術品格;創新觀演關系,借用文旅融合發展的大背景,打造沉浸式文旅演藝新IP;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鼓勵從業人員積極參與專題培訓和業務提升學習;創新宣傳手段,注重網絡新媒體的裙帶影響力和輻射力,借助專題直播等形式,為蒲劇圈引流。

●山西省作協原主席、山西省評論家協會主席杜學文:

首先,運城的文化工作做得非常好,運城市委、市政府扎扎實實、認真地、有成效地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這是我們應該充分肯定的。這次展演是我們近期的成果展示。除了戲劇,其他方面也有很多努力,比如文化品牌的打造、歷史文化資源的梳理和研究,還有院團的改革和作品的創作演出,應該說在全省是非常突出的。運城形成了一個比較有效的人才機制,成效明顯。連續推出重要新創劇目在北京、太原等地演出,一方面對運城本地出作品、出人才有貢獻,對全省來說也產生了影響。

蒲劇是我們梆子戲的鼻祖,是有標志性意義的,在創作作品的過程中注意到了創新探索,使其更具時代感、吸引力,更受社會的肯定和市場的歡迎。同時,形成了一個很好的合力,不僅是運城內部的,也包括跟其他地方,特別是北京這些國字號藝術單位之間的溝通、支持,以及其他兄弟市、縣和省城相關機構的交流。在省城舞臺上集中亮相,既是運城努力向社會的一個報告,同時對大家下一步的創作也是一個很大的激勵。

我非常高興,運城的實踐能夠證明我們蒲劇仍受觀眾喜愛。運城的文化發展態勢非常好,希望未來可以看到更多更好的戲!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