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12-04
本報記者 范 娜
爭取項目資金,對村中道路進行改造升級,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開展消費幫扶,將老百姓的蜂蜜、花椒等土特產納入員工福利進行采購;
舉辦書畫展,捐贈紅色書籍及文體用品,邀請專業人員進行慰問演出,不斷提升村民幸福感……
在聞喜縣東鎮鎮上白村,提起郵儲銀行運城市分行的真情幫扶,村民無不豎起大拇指。
自2021年5月,郵儲銀行運城市分行駐村工作隊到來后,創新工作思路,積極服務群眾,與村“兩委”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兩年多來,以產業振興和文化振興為切入點,使上白村的村容村貌發生巨大的變化,得到了當地黨委政府及村民的肯定和認可,上白村也連續兩年被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評為市級文明村。

上白村支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成員在合作社社員家了解中藥材初加工情況。本報記者 金玉敏 攝
結合實際幫扶
完善基礎設施
前往上白村,首先引起我們注意的便是頗有氣勢的門樓,門樓下有三個石拱門,最中間的那個最高最大,上書“上白村”三個大字。
上白村有311戶、1176口人,其中脫貧戶73戶,共259人,重點監測戶5戶,共11人。全村耕地面積2200余畝,多年來以種植藥材、花椒、小麥和玉米為主,副業有釀制蜂蜜、柿子醋、柿子酒及加工柿餅等。
車輛駛入上白村,一條平坦寬敞的柏油路蜿蜒伸向村中。
提起這條路,在廣場上曬太陽的村民打開了話匣子。
以前村里各條巷道都是水泥地面,由于村集體經濟薄弱,巷道年久失修,道路坑洼不平,給村民種地、運糧、買賣藥材帶來諸多不便。交通不暢阻礙了村子的發展,更成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攔路虎”。因此修路成了村民們心心念念的頭等大事,但因資金短缺,修路便成了村里的頭等“愁事”。
作為駐村幫扶單位,郵儲銀行運城市分行聯合新上任的村“兩委”,多次向上級部門反映困難,爭取政策扶持。在聞喜縣鄉村振興局的大力支持下,爭取到市級駐村工作隊扶持資金28萬元。
群眾知道后非常高興,紛紛無償出工出力,在村“兩委”和全體村民齊心協力的努力下,去年9月,上白村主路柏油鋪設工程竣工。這條900米長、5.5米寬的柏油路,不僅方便了全村村民交通出行,同時也促進了上白村的產業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民心路、致富路、小康路。
新修的柏油路徹底改變了上白村道路的面貌,提高了村民發展產業的熱情,也給村民帶去了致富的信心。
除此之外,原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村“兩委”辦公場所,也經過翻新,如今窗明幾凈。
在經過改造的村“兩委”辦公室小院內,一排由會議室(活動室)、圖書室、辦公室等組成的新建筑,與另一排磚瓦砌成、窗戶玻璃掉落的老式建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站在活動室門外,還未進去,一陣喧嘩聲先傳來了出來。推門進去,活動室內開著空調,鋪著地板磚,白色的墻壁上掛著各種書畫作品。幾位老人邊聊天邊欣賞這些書畫作品,還有兩位老人在下象棋,旁邊圍著幾人觀戰。
“廣場旁邊的黨群服務中心在二樓,老年人上下樓不方便,平時就在這邊的會議室休閑娛樂。”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段波介紹道,改造后的村“兩委”辦公室共有四間,共200平方米,下一步還計劃把旁邊那兩間舊房子改造一下。
駐村兩年多來,郵儲銀行運城市分行先后實施了道路硬化、環境整治、農田改造、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項目,在上白村鄉村振興工作中發揮了“先鋒隊”的作用。

村民在改造后的村委會活動室內下象棋、欣賞書畫作品。本報記者 金玉敏 攝
發揮單位優勢
助推產業振興
上白村基礎設施得到提升后,駐村工作隊又發揮金融單位優勢,著手幫助村民發展中藥材產業。
“我們村有2200畝耕地,300多戶,其中有100余戶都種了藥材,但是每戶種植面積都不大。駐村工作隊過來時,我們村僅有二三百畝地種藥材。”上白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武華說,郵儲銀行發放的小額扶貧貸款,加上政府全額貼息的支持,現在全村藥材種植面積已發展到800余畝。今年藥材價格高,還有一部分農戶想擴大規模。
村民寧衛田就是計劃擴大中藥材種植規模的農戶之一。
寧衛田今年57歲,家里有十幾畝地,種中藥材已有十來年了,但以前只能種兩三畝,其余的地種著花椒和莊稼。
“工作隊來了,針對我們村的實際情況,給我們提供了貼息貸款,每戶一年能貸5萬元,3年還完就行。”寧衛田說,他是第一批貸款的村民,自從貸下款后,他的中藥材種植面積已擴大到六七畝了。中藥材生長3年才到成熟期,今年兩畝多柴胡就成熟了,可以收入兩萬多元,等所有藥材成熟全部賣了,預計能掙七八萬元,除去貸款能落下不少。下一步,他還想繼續擴大種植規模。
“鄉村振興的前提是讓全體村民生活富裕,工作隊通過實地調研,決定把支持中藥材產業作為推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有效抓手。”段波說,他們利用自身金融單位的優勢,邀請屬地郵儲銀行聞喜縣支行信貸員進村面對面講解信貸產品,通過向脫貧戶、種養殖大戶、專業合作社及普通農戶推薦扶貧貸、農擔貸、信用貸等多個產品,加大對中藥材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為上白村中藥材產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截至目前,針對上白村中藥材產業,郵儲銀行累計放款近200萬元,帶動村民增收120萬元。在郵儲銀行的金融支持下,上白村中藥材產業蓬勃發展。
“以前我們村沒有中藥材合作社,現在成立兩個了,主要從事中藥材收購、分揀和初加工。”李武華說。
在村民寧良學家一間屋子里,幾名女工正忙著加工柴胡。墻上掛著厚厚一本記工薄,寧良學指著上面的每行字介紹:“這上面記錄的是每一名務工人員的務工時長和收入,一人一天平均能加工六七斤,一天收入80元左右,手快了能掙100元。”
在寧良學家院子里,還堆放著一些剛收購回來的柴胡。
李武華介紹道,這些農戶都是上白村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社員,村委會給大家提供平臺,需要多少名工人,在微信群里說一聲,村委會就會組織人前去加工。
在大力支持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同時,駐村工作隊利用抖音、微信朋友圈等形式將上白村的蜂蜜、花椒、菜籽油、柿餅等土特產進行宣傳推介,銷售農戶蜂蜜、花椒、菜籽油、柿餅等農產品價值20萬余元。
“下一步,在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引導下,工作隊將找準結合點尋求突破,開發新產品、提升服務質量,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提供金融支撐。”段波說。

今年重陽節,駐村工作隊給上白村的老年人發福利(資料圖片)。
打造文化陣地
形成文明鄉風
老百姓日子過得好不好,不能光看口袋里鈔票有多少,更要看大家的精神面貌怎么樣。
駐村后,工作隊發現,由于村里文化設施較為匱乏,多數村民農閑時大都是聚在一起喝酒、打牌打發時光,經常出現不和諧的聲音。
針對這種情況,工作隊和村“兩委”緊緊圍繞鄉村文化振興,積極推進鄉村文化陣地建設,持續豐富鄉村文化供給,深入培育文明新風,對村黨群文化活動中心進行了改造,購置了象棋、羽毛球拍、書籍等,還組織村民成立了舞蹈隊、鑼鼓隊,豐富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
上白村村“兩委”還把移風易俗作為鄉風文明的切入點,制定了新的村規民約,通過開展道德評議、“身邊好人”評選活動,廣泛開展“最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等評選活動,不斷激發群眾崇德向善的道德意愿,推動形成文明新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為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工作隊還舉辦了書畫展,邀請市書法家協會義務寫春聯、市曲藝家協會入村慰問演出,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數。
如今,上白村的民風越來越好,喝酒打牌的少了,吵架鬧別扭的沒有了。茶余飯后,大家都聚在村黨群活動中心,跳廣場舞、敲鑼鼓、下象棋、看書報、寫毛筆字,鄉村文化氛圍越來越濃。
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時,工作隊積極向郵儲銀行運城市分行申請,在分行的大力支持下,連續在2022年、2023年春節前夕出資近7萬元為全村黨員群眾發放春節慰問品;2022年7月初組織全村黨員和部分村民外出參觀紅色教育基地,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通過多種形式提高全村黨員群眾的凝聚力。
“郵儲銀行運城市分行駐村工作隊甘于奉獻、勇于擔當,自駐村以來積極開展工作,使上白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村民收入不斷增加,鄉村民風也越來越文明,上白村全體村民都特別感謝他們的真情付出。”李武華如是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