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11-27
□記者 景斌 楊洋 實習生 肖秉陽
11月22日是芮城縣大王鎮大陽村舉辦“崇德向善 關愛老人”孝親敬老活動的日子。臨近中午飯點,村民關振中穿上新衣服,和70歲以上的老伙計們一起前往新落成的村文化活動廣場看表演、吃大席。令老關既緊張又激動的是,他還將作為老年人代表上臺發言。

大家一起話家常、吃大席。 記者 張國平 攝
“過去,我們為村集體發展貢獻力量,今天,鎮里、村里干部給予我們充分尊重。這次孝親敬老活動規模大、規格高,讓我們老年人很有榮譽感、幸福感,也激勵著年輕人更好地關愛父母、孝敬老人。”老關一席話,道出了大王鎮黨委、政府組織全鎮各村舉辦“孝親敬老月”主題活動的初衷。
大王鎮地處中條山南麓、黃河北畔,轄區年輕人外出務工居多。針對留守老人多的實際情況,大王鎮黨委、政府在前期充分調研走訪的基礎上,決定在全鎮12個行政村開展“孝親敬老月”主題活動,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孝老的傳統美德,引導年輕人自覺履行孝親敬老義務,全力打造“厚道大王、樂善之鄉”品牌。
芮城縣委常委、大王鎮黨委書記王柱兵告訴記者:“去年,縣委對大王鎮提出了‘圍繞推進群眾自治、提升治理效能,創造可借鑒、可復制、可共享的新路徑、新經驗’課題。鎮黨委、政府積極領題答題,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探索開展‘孝親敬老月’主題活動,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與基層治理、民生改善等工作有機融合,切實做到關愛老年、聯系青年、影響少年、惠及全民。”
從2022年7月開始,大王鎮在觀莊坂上自然村做試點,建立孝親敬老理事會,探索孝親敬老各類活動的實施辦法,力爭做到形式新穎、內涵豐富、影響廣泛;今年,在全鎮全面深化推廣此項活動,并引入芮城縣愛心公益志愿者聯合會“幸福午餐”項目,同步開展送戲下鄉、愛心義診、愛心理發等活動。
大陽村活動中,鎮村干部為村民評選出來的年度“好婆婆”“好媳婦”“好兒子”頒獎,并為參加活動的老年人送上慰問品、戴上長壽巾、端上熱飯菜。大家歡聚一堂,同享“幸福午餐”,共賞文藝表演,暢聊幸福生活,場面令人動容。
現場,大陽村孝親敬老理事會正式揭牌成立。大王鎮黨委副書記高毅介紹,為了讓孝親敬老在全鎮蔚然成風,鎮里指導各村成立孝親敬老理事會,通過行使正面激勵、道德約束、輿論監督等職責,重點教育引導子女自覺、積極、主動養老,形成以家庭子女養老為主、政府和社會合力助老為輔的機制,實現全鎮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記者翻閱《大王鎮關于做好孝親敬老理事會有關工作的通知》了解到,理事會組成人員由村干部、黨員代表、群眾代表、鄉賢能人等組成;工作職能包括組建志愿團隊幫助困難老人、舉辦文藝活動豐富群眾生活、號召青年人才回報家鄉發展等。理事會運行后,按照村民自愿原則在約定日期接收子女敬奉父母的養老金,并從中提取最高不超過10%的部分作為愛心幫扶互助金用于應對全村老年人身體突發狀況等。資金使用情況定期公示,鎮紀委和村民監督委員會定期督查。
大陽村孝親敬老活動的圓滿舉辦,也為大王鎮今年的“孝親敬老月”主題活動畫上句號。重陽節以來,該鎮其他11個行政村均相繼舉辦了流程相似而又各具特色的孝親敬老活動,受到廣大老年人及其子女的點贊好評,也影響帶動一大批年輕人更加主動地參與活動、孝敬老人、回報家鄉。
據介紹,孝親敬老理事會實踐能力逐步增強,“孝親敬老月”主題活動成功舉辦,讓群眾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鎮村干部深度參與忙前忙后,與群眾拉近了距離、密切了關系,既展示了黨員干部的良好形象,又接受了生動的群眾路線教育。這種有益探索對提升基層治理效能起到了大作用,干部群眾喜聞樂見。
德孝傳承,浸潤山鄉。前不久,在芮城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上,大王鎮孝親敬老志愿服務項目榮獲三等獎,進一步堅定了該鎮大力弘揚德孝文化、不斷豐富德孝實踐內涵的信心和決心。
接下來,大王鎮將持續用力做好德孝實踐工作,繼續在各村大力開展道德講堂、送戲下鄉等活動,定期開展“好媳婦”“好婆婆”“孝老之星”“孝老家庭”等評選活動,真正讓德孝文化滋潤人心、凈化人心、凝聚人心,推動形成良好家風、文明鄉風、淳樸民風,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持久活力。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