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11-27
□ 薛吉信

2016年,運城市水務投資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宣告成立。2017年,正式運營。6年多來,水投人按照市委、市政府中心城區水生態治理的決策部署,認真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改革創新,負重拼搏,爭先發展。水投人在治理河湖、賦能生態、助力綠色發展上,創造了水投智慧、水投品牌、水投效益、水投奇跡。
改革重組煥生機
2019年,全市掀起了事業單位轉企改制的浪潮。面對事業單位改制的新形勢,市委、市政府決定,將市水工局、市水勘院、市水利設計研究院3家事業單位劃歸市水投公司,進行重組改制。
3家改制單位的現狀令人擔憂:承攬工程項目少、機械設備嚴重短缺、經營效益滑坡、職工職稱難以兌現、專業人才紛紛流失,單位處于人心渙散、管理混亂、經營虧損、生存艱難的困境。
如何解困?公司領導班子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破解難題。
凝聚人心,激活力。積極做好3家改制單位提前離崗人員安置、職工勞動合同續簽、員工社保續繳3項“暖人心”工作,使全員有了“歸宿感”,激發了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理念引領,聚合力。公司領導班子解放思想、深入調研、走訪座談,在聚集民意的基礎上,確立了“抓改革、闖市場、干工程、增效益、樹形象”的轉企改制新思路,凝聚了全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戰斗合力。
三大改革,煥生機。一是推進體制改革,將3家單位作為公司的子公司進行轉企改制,定法人、定任務、定責任、定獎懲;二是推進資產資質改革,整合3家單位人員、資產、業務、資質,由水利施工、勘察、設計,擴展到市政施工、設計、勘察,再擴展到勞務資質等領域;三是推進經營管理改革,對3家改制單位實行自負盈虧、獎優罰劣,打破了“大鍋飯”,端掉了“鐵飯碗”,激發了爭市場、闖市場的活力。公司轉企改制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全省先后有多家同行前來參觀學習。
改革增效益。公司2019年完成產值1.56億元,實現凈利潤325萬元;2020年完成產值1.75億元,實現凈利潤385萬元;2021年完成產值1.80億元,實現凈利潤420萬元;2022年完成產值1.96億元,實現凈利潤467萬元。目前,公司固定資產由3000萬元增加到3億元,負債率由82%下降為63%。實現了產值、利潤、固定資產增值一年一個新臺階,一年一個新突破,“三大指標”均創歷史新高。
市水投公司已成為一個集勘察、設計、施工、管理、運營于一體的,多元化、高效化、專業化的,擁有500多人的集團公司,經營效益連年躋身于市屬國有企業第一方陣。
奮進崛起興生態
6年多來,市水投公司做足做實治水興水“大文章”,以治理市區水系、治理河湖為目標,力抓鹽湖生態修復重點工程,強化創新、市場、經營、發展“四個理念”,掀起“全員攬項目、爭干大工程”的奮斗熱潮。

立足市內創品牌。公司立足市內公益項目和政府投資項目,干工程,創品牌。2017年10月至2022年3月,投資6.1億元,完成了9.4km姚暹渠空港段和禹都段綜合治理工程,徹底改變過去行洪不暢、淤積嚴重、污水橫流的“污水渠”,為市區增添一道岸綠、水暢、景美的生態風景線,成為市民早晚休閑、娛樂、鍛煉的好去處,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凸顯。

鴨子池大壩
2020年4月至2023年3月,歷時3年,投資3.47億元,完成鴨子池水生態提升工程,一舉改變了過去水質污染、生態破壞、臭氣熏天的“垃圾場”“污水池”。
2021年1月起,歷時兩年多,投資1.93億,完成了干河綜合治理工程,扭轉了過去河道狹窄、堤防殘缺、污水直排、淤積嚴重的“臭水溝”,形成了一道城水交融、人水和諧的亮麗風景線,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明顯提升。
2021年9月至今,市水投公司在鹽湖堤埝除險加固及生態修復工程建設中,完成垃圾清運、堤埝加固、邊坡治理、畦塊清淤、環湖綠道鋪裝等投資2.5億元,最大限度恢復了鹽湖原有生態系統和自然風貌。
拓展縣域干工程。公司全方位拓展和競標縣域水務建設項目,運城水投水工局、設計院、水勘院3家子公司,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弱我強”的競爭優勢,攬大項目,干大工程,承攬了稷山汾河濕地公園、尊村引黃工程、夾馬口引黃工程、垣曲亳清河治理工程、平陸常樂垣、部官、大禹渡、禹門口等大型水利工程,各項工程投資均達億元以上。隨之,水投速度、質量、品牌在各地持續叫響,競爭力、影響力迅速擴大。
挺進市外爭項目。公司將競爭全國闖市場作為一種新理念,不斷探索與嘗試,及時研究水利勘察、設計、工程等市場形勢,加強對外聯系,捕捉信息,跟蹤項目,多方參與省外工程競標,先后在呂梁、臨汾、晉中、河南、新疆等省市打開了局面,拓展了市場,一舉跨上了爭先發展的新臺階。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6年多來,市水投公司承建市域政府公益重點水系項目6個,完成總投資14億元;公司自攬項目529個,完成產值7.19億元。
6年多來,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各大媒體,先后多層次、多角度、多頻次專題報道,吹響了水投人高質量發展的沖鋒號。
砥礪前行跨新程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6年多來,市水投公司靠什么做實、做足治水“大文章”?靠什么加快推進河湖治理、治水興市、治水惠民各項工程建設?靠什么創品牌、爭市場、提質效、快發展?
企業發展靠黨建。公司堅持以黨建統領各項業務工作,班子成員扛牢“一崗雙責”,“清廉國企”深入開展,正風肅紀常抓不懈,黨性黨風教育激發了新動能,公司出現了“風清氣正、人心思干、全員出力、爭做奉獻”的新氣象。
企業實力靠文化。文化就是實力,公司注重培育企業文化,理念上倡導“我與企業共生存、企業發展我發展、企業高效我受益”;用人上倡導“選用能干的、重用實干的、不用懶散的、懲罰不干的”;管理上倡導“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誰砸企業牌子,先砸誰的飯碗”。企業文化真正成了“硬實力”“發展力”。
企業競爭靠人才。人才就是競爭力,公司立足爭先發展,超前發展,高薪聘請了特殊專家,引進和招聘了水利工程各類專業研究生、本科生80多人。同時,注重培養企業現有人才,對通過培訓、在職教育取得學歷、職稱證書者,兌現調資,并給予獎金和費用補助。人才的聚集效應,使公司更具創新力、競爭力。
企業效益靠激勵。抓企業就是抓效益,重獎勵是企業增效的重要舉措。公司領導班子解放思想,打破禁錮,大膽實施了一系列重獎措施,獎勵逼著工程干,獎額隨著效益增,大干大獎,多干多獎,不設限、不封頂。激勵制度的突破,助推了企業超常發展、持續發展、高質量發展。
今天,在奮斗拼搏的征程上,水投人增添了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近年來,市水投公司榮獲“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市級文明單位標兵”“工人先鋒號”“五面紅旗”示范單位等光榮稱號。
未來可期!水投人將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踐行“兩山”理論,咬定治水興市、治水惠民新目標,擔當作為、砥礪前行,大干工程、治水興水,為推進運城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爭作水投新貢獻、再鑄時代新輝煌。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