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國內>

“九九”話重陽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10-23

□王存芳

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節,其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并稱為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

何為重陽?漢代中葉以后的儒家陰陽觀,有六陰九陽,《易經》也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叫重陽,也叫重九。

“九九”重陽,因與“久久”同音,而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故人們認為其有長久長壽之含義。加上“九九”處在一年中收獲的黃金季節,寓意頗深,很早以前人們就開始過重陽節了。

如今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農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通過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明確了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今年已是第十一個老年節了。

重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有著祭祖、登高、曬秋、出游、賞菊花等民間習俗。

祭祖,在我們這個地方叫秋祭。就是說九月初九這天一大早,家中的女主人或長者得在自家設的供桌上,擺獻祭品,上香跪拜,寄托對先人的哀思,傳承孝道。早飯午飯時,再獻上一些飯菜,有的地方還會掃墓。當然,重陽節也和其他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慶賀的佳日。這一天,人們也會選擇做較有意義之事,如給老人做壽,或一家人,也可與鄉鄰、親戚、好友們相約到戶外活動、聚餐等,既可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風景,又能聯絡增厚親友之間的感情……

登高

在古代,“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統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曬秋

重陽節正好是秋收季節,古代的人們要想儲存農作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其曬干保存。秋季秋高氣爽,天氣晴好,是最佳的晾曬季節,很多地方現在還有曬秋這個習俗,過去是在房前屋后、窗臺屋頂或打谷場上架曬、掛曬、堆曬玉米等農作物,現在則利用田間道路、大街小巷、廣場……凡是能晾曬農作物的地方,都利用上了,一片又一片,一段又一段,從這條路到那條路,從這個場到那個場,鋪滿了整條街、整條巷、整條路。遠遠望去,盡頭已經伸進了天空,“天谷一色”,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曬干后的秋糧清香撲鼻,可以保存幾年不壞。曬秋還有一個美好的寓意,就是希望來年再來個大豐收。

出游

外出游玩是重陽節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人利用節假日放松身心,欣賞自然和人文景觀。重陽節正好提供了這樣的機會,人們可以前往名山大川,領略大自然的壯麗景色。比如黃山、廬山、峨眉山,比如壺口瀑布、黃果樹瀑布、廬山瀑布。

在這些地方,人們可以欣賞到雄偉的山巒、瀑布等自然奇景,親身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壯觀。也可以選擇前往歷史名城,感受悠久的歷史文化,如北京、西安、南京、成都等。這些城市保存著豐富的歷史遺跡和人文景觀,有故宮、長城、兵馬俑等。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在古代,重陽糕講究的是做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做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面小紅紙旗,并點蠟燭。

賞菊并飲菊花酒

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于晉朝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志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合,追尋陶淵明的境界。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民間還把農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怒放的重陽節里,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清代以后,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初九,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后最為繁盛。

重陽節也是“老人節”,當天,全國各地除了組織老年人登山秋游,開闊視野,交流感情,鍛煉身體,培養人們回歸自然,熱愛祖國大好山河外,還會開展尊老、敬老活動。

尊老,就是尊重年長者,對他們做到言行有禮貌;

敬老,就是孝敬長輩,特別是生你養你的父母。

孝,是做人的根本,是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常說,百善孝為先,意為孝敬父母是我們各種美好品德中最為重要的,應占第一位。

古有感天動地的《二十四孝》典故,今有孝親敬老的典型和模范。近年來,各部門開展了評選孝順媳婦、好婆婆、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和文明村民等活動,還在節日期間為老人們發送禮品并請來戲班唱大戲,新風日盛,奏出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強音。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