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9-25

九月涼風起,古城秋意濃。
9月19日,黃河金三角(運城)運動休閑體驗季在山城垣曲啟幕。開幕式上,運城市體育局公布了我市12個體育旅游目的地,其中位于垣曲縣的山西古城國家濕地公園入列。
次日,晉陜豫黃河金三角三省七市(山西臨汾、晉城,陜西渭南、銅川,河南三門峽、洛陽、濟源)體育部門、運動休閑項目等負責人走進古城濕地公園,感受古城濕地的別樣秋韻。
山西古城國家濕地公園,依托古城濕地而建。古城濕地的形成,是由于小浪底水庫的建設。1999年10月,小浪底水庫正式蓄水,垣曲境內便形成了66.47平方公里的水域,由此孕育出了美麗富饒的古城濕地。
該公園于2016年通過試點驗收,獲得國家授牌。2020年,該公園被列入山西省第一批省級重要濕地名錄。
步入古城濕地公園,乘船暢游濕地水域。仲秋時節,碧波蕩漾,船在水中行,思緒隨風飄。眺望遠處的黛眉山,層巒疊嶂、蒼翠欲滴,祖國的大好山河,此處不過一隅,卻足以令人心曠神怡、暢敘幽情。
時不時還有鳥兒,或掠過水面,或翱翔半空。古城濕地公園有關負責人介紹,這里山水林草,有機協調,吸引了數以萬計的鳥類棲息、越冬,像白鷺、蒼鷺、大天鵝、白骨頂雞、豆雁等。這些鳥兒的到來,又為濕地公園注入了靈氣與活力。
受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影響,山西古城國家濕地公園內的水位呈現季節性變化特點,根據歷年記錄,冬季蓄水最高時水位達到海拔273.35米,夏季泄洪疏浚后水位最低降至海拔205.86米,由此公園內形成水位落差達67米、面積2337.23公頃的消落帶。如此大的水位落差和消落帶面積,在我國水庫濕地中是獨一無二的。
沿公園健身步道行走,目之所及,皆為林木。該公園工作人員介紹,豐沛的水土不止好養人,連這里的草木也茂盛濃密。特別是盛夏來臨,隨著小浪底庫區水位下降,萬畝消落帶上就會長出茂密的嫩草,猶如草原一般,在黃河的映襯下顯得美麗又壯觀。還有那千畝荷花,競相綻放,映日接天,綠意盎然。
眼下,公園又是另一番景致。春華秋實,色彩斑斕,秋樹臨風而颯颯,秋草逢露而金黃。人行其間,猶如置身畫中,濕地景觀與人居環境協同共生,妙趣天成。
“全面保護、科學修復、合理利用、持續發展?!卑凑者@一原則,經過多年建設,此地已成為集濕地保護、修復、科研、宣教及生態體驗等于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是山城垣曲一張特別的生態名片。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面對新的歷史機遇,該公園有關負責人表示,要建立健全濕地資源監測網絡系統,打造濕地保護、修復、宣教示范工程,探索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充分發揮濕地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加大利用力度,讓這碗“生態飯”惠及更多古城人。
日前,在黃河金三角區域運動休閑項目招商推介會上,山西古城國家濕地公園與山西奧華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將舉辦全國冬泳賽事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古城濕地公園的知名度,讓古城濕地公園成為更多人的運動休閑打卡地。
記者 景斌 楊洋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