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09-24
記者 薛麗娟 見習記者 楊穎琦
金風送爽,9月的運城歲物豐成,一場關公文化盛宴正在精彩上演。
作為山西·運城第34屆關公文化旅游節的一項重要內容,祭拜關公大典備受大眾關注。9月23日上午8時,解州關帝祖廟前的關圣文化廣場人潮涌動,來自海內外150余座關廟機構代表,各地關公文化研究專家學者、關公信眾,以及當地民眾,齊聚祖廟,共迎金秋大祭。伴隨莊嚴的樂曲響起,癸卯年社會各界民間團體祭拜關公大典正式拉開序幕。
聲音激越,節奏鮮明,非遺展演在絳州鼓樂團表演的鑼鼓《關公出征》中開場。演員們身著鮮亮的戲服、手拿鼓槌登上舞臺,通過擊鼓心、打鼓幫、頂鼓腔等不同表演,為觀眾們再現了關公帶兵出征的威武氣勢。
來自福建仙游縣的《八大將》表演者身穿盔甲戰袍,各持兵器,在舞臺上為觀眾展現古代將士出兵打仗、守衛家園時的雄姿?!豆澒澑摺飞宵h八音會使用鼓、鑼、簫等8種樂器,吹打并重、歌戲互補,聲情并茂。《蓮花落》用說唱兼俱的曲藝藝術,再現了關公的故事……福建漳州打錫巷文衡殿關帝廟的表演團隊精心準備的《古儺》,特色鮮明,表演活潑。遼寧海城山西會館帶來的《海城高蹺》中,“孔雀開屏”“疊羅漢”“大風車”各種高難度絕活,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之后,垣曲霸王鞭、福建惠安女舞蹈、山東文圣拳、遼寧海城薩滿舞等非遺節目一一亮相,贏得掌聲連連。壓軸節目《蒲劇絕活》,通過翎子功、扇子功、帽翅功等,更是將運城地方特色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關公文化因交流而豐富,因互鑒而精彩。福建漳州打錫巷文衡殿關帝廟的林濟民說,他們當地百姓每年都會以古儺出巡的形式祭祀關公,為了此次展演,他們從原來的關平、周倉,專門新增了3位部將王甫、趙累、廖化,湊齊關帝5位部將,將圣像從福建帶過來,讓福建閩北地區的關公信俗與運城祖廟信俗進行交流互動。
非遺展演后,隨著鳴鐘九響、擊鼓九通,祭拜關公大典正式開始。各界人士敬獻花籃、主祭人恭讀祝文、樂舞表演敬拜等流程后,迎來了“三獻禮”環節。身著傳統服飾、頭戴梁冠的禮官們,依次走向臺前,向關帝圣像獻禮。這是今年祭拜大典的一大亮點,莊嚴肅穆,儀式感滿滿。
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禮學中心副主任吉恩煦說,這個環節的所有服飾都有文獻、文物依據。本次選取了古代祭祀流程中的最為精華的部分“三獻禮”,通過舞臺設計與解州關帝祖廟的獨特地位相結合進行現場展示,力求直觀、立體地展現傳統祭祀,讓關公文化在傳承中弘揚、發展。
關公文化源遠流長,超越時代,受到世界各地華人的敬重。據介紹,今年來運城祭拜的關廟機構最多,共有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等國家,以及臺灣、香港、澳門和各省市的150余個關廟機構參加活動。
“運城文化底蘊深厚,文化旅游節規模宏大、節目豐富,全面地展示了關公文化的內涵?!眮碜越K省邳州土山關帝廟的劉桐宇說,“關公文化是一個很好的溝通紐帶,運城關公文化旅游節為我們搭起了一座文化交流合作之橋,將海外華人、華僑與我們緊緊凝聚在一起?!?/p>
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成為關公文化旅游節中一大亮點,34年來,關公文化在交流互鑒中繁榮發展,正邁著鏗鏘堅實的步履,以更生動、有力的方式,讓人們感受到關公文化的強大影響力和號召力。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