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09-08
記者 樊朋展 劉凱華 見習記者 張蕊彤

在熱火朝天的大棚里,民警提醒灌溉的菜農注意用電安全。
在鳥鳴蟲唱的百姓廣場,民警向居民普及反詐知識。
……
這是新絳公安局古交派出所的工作日常,為實現“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的目標,古交派出所社區警務室立足源頭抓防范,一幅幅百姓和樂、警民和諧的畫卷映入眼簾。
下好源頭“先手棋”
“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基層派出所,說到底就是群眾警務。”……
曾經,古交派出所因警力有限,民警除了開展日常治安防范外,還要承擔接處警、一般案件辦理等,工作重疊、交叉致使社區民警下沉社區開展工作的時間和精力都不夠。
近年來,古交派出所根據市公安局“警網融合”指導意見,在轄區6個警務區成立由“1名村主任+1名民警+多名網格員和輔警”組成的警網融合團隊,開展社區警務工作,緩解了警力不足和精力不夠的狀況。
“警務室來得勤了,就能獲取‘第一手情報資源’。”新紡社區警務室民警楊俊強說。
“前一天,侄女和我吵了幾句就跑了,現在都半夜了還沒回來,不會出事吧?”新紡社區警務室成立不久,民警在摸排中接到了轄區居民張某的求助。
民警立即行動,通過查看周邊沿路視頻監控、詢問知情同學得知多處女孩可能“藏身”的地點,并逐一排查。其間,民警多次向女孩的同學說服教育、講明利害,終于得知女孩可能在臨汾市侯馬市的信息。隨后,古交派出所增加警力立即趕赴侯馬市,在侯馬市火車站附近將離家出走16小時的女孩找到。
“這是古交派出所延伸觸角,以‘警力下沉’吹響服務群眾號角的一次實例。”楊俊強說,警務室成立至今,他們一直定期聯合網格員廣泛收集社情民意。此外,該警務室還不斷盤活社會資源,發揮群眾“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組建一支由退休干部、退役軍人、退休教師、律師組成的“新紡巡防隊”。
“這支隊伍定期對重點場所、區域進行巡邏,調動了社區群眾參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積極性,如發現可疑情況會立即通知住戶并向民輔警匯報。”古交派出所所長馮晶說。
落好矛調“妙手子”
前不久,社區網格員王延慶入戶走訪時,排查到一條家庭糾紛線索,一對兄弟因贍養父母問題多次發生爭吵。通知民警吉艷斌后,兩人走進老人家中,只見兄弟二人爭得面紅耳赤,老母親則坐在角落偷偷抹眼淚。經了解,父母分別在兄弟二人家中贍養,但兩人常因父母開支不同和身體狀況不同心有不平,鬧得不可開交。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贍養父母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子女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多方了解情況后,民警立即介入調解,一開始雙方均認為自身沒有錯,堅決表示不愿和解。
為此,民警圍繞贍養老人的矛盾焦點,從“情”與“法”兩個方面入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并聯系當地司法所出具了贍養協議。最終,老人的贍養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即兄弟二人輪流同時贍養兩位老人,兄弟雙方握手言和。
群眾工作是一本翻不完的書,這起發生在近日的矛調工作只是社區警務從“下社區”轉變為“知社區”的一個縮影。
民警花心思、下功夫,踏實干、創新干,改革帶來的變化隨處可見。“在我們村以前看到警察走進誰家,村民都會議論紛紛,覺得他家是不是出了什么事。現在警察天天走村入戶,大家都習以為常了。”新紡社區網格員張小琴說。
做實主防“新陣地”
“主防”就是要主動向前,下沉到社區鄉村,下沉到群眾中去。這樣的共識已在古交派出所民輔警中達成并付諸實踐。今年年初以來,古交派出所堅持警務圍著民意轉、民警圍著百姓轉,組織民警進校園、入工廠,并建立起“治安積極分子”“校園群”等各類微信群,隨時隨地與群眾貼心交流,以實際行動為人民服務。今年上半年,穩控涉訴上訪人員3名,實現零投訴,電詐預警勸阻共計300余人(當面勸阻40余人、電話勸阻200余人),及時守住群眾“錢袋子”。
王琨是古交派出所前劉社區警務室的一名民警,他的辦公地點位于派出所和古交鎮前劉村,前不久派出所對這里的社區警務室進行了修繕升級,該警務室集政策咨詢、糾紛調處、信息采集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真正讓群眾“找得到人、辦得了事”。
把警務室修建在社區內,群眾遇到疑難問題推門就能問,得知群眾有困難,社區警務隊民警會立即上門了解,治安重點能隨時宣傳到位……警社共治,既在社區內設置警務室,又把警務室做成為群眾服務的辦事室。這便是前劉社區警務室根植群眾、貼近百姓的“主防”舉措。
和新紡社區不同,這里是蔬菜主產區,王琨說:“蔬菜大棚正在夏澆,防火防電問題實在是放心不下,要一趟趟跑才行。”驕陽似火,古交派出所以“田間警務”播撒“安全種子”,助力鄉村振興的工作一刻都沒有停歇。
馮晶說:“小小的社區警務室,承載著的卻是社會基層治理的大使命。民警扎根于社區,主動排查轄區內的各類風險隱患,把預防做到前,最大限度地守護人民群眾的安全。”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