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fā)布者:時間:2023-09-07
運城晚報訊(記者 李婉玉)萬眾矚目中,運城市2023年戲曲新創(chuàng)劇目及中青年演員大賽于昨晚在運城蒲景苑開幕。
剛過19時,蒲景苑大門外的街道兩邊,車輛已停滿;陸續(xù)進場的人們,有人搖著蒲扇,有人坐著輪椅,有人舉著自拍桿;演播廳內(nèi),早已座無虛席,左右兩邊過道上,人來人往,熱鬧異常。

▲《棗兒謠》演出現(xiàn)場 記者 朱超逸丁 攝
19時30分,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致辭后,在稷山民謠《棗兒謠》“紅棗棗,甜棗棗,甜甜的棗棗哄寶寶;寶寶吃了甜棗棗,香香甜甜睡覺覺”的童聲唱誦中,舞臺大幕徐徐拉開,由山西省蒲劇藝術院演出一團帶來的展演劇目《棗兒謠》精彩呈現(xiàn)……
《棗兒謠》由運城市蒲劇團2015年首演。該劇根據(jù)清康熙年間發(fā)生在我市稷山縣的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清代稷山縣吳城村吳伯宗父母雙亡,弟兄三人相依為命。為尋找被拐賣的二弟伯祧、三弟伯樂,伯宗行三萬里,經(jīng)十七省、歷十八載,跋山涉水、凍傷致殘、受盡磨難、未老先衰,在三兄弟團聚之時,心力交瘁、英年早逝。他那超越常人的真情大愛和鍥而不舍的精神動地感天,驚動了康熙皇帝,褒其為“大清義民”,御賜金匾“兄弟孔懷”。
整劇以民謠《棗兒謠》貫穿始終,隨著劇情的跌宕起伏及演員聲情并茂的表演,觀眾沉浸其中,一起感受著劇中人的喜怒與悲涼,時而掌聲雷動,時而潸然淚下。
本次活動為期12天,市、縣兩級戲劇院團共演出9臺劇目、28個折子戲,30余名青年演員登臺參賽,參賽戲劇院團將帶來《棗鄉(xiāng)緣》《恨鎖上陽宮》《介子推》《鐵樹花》《兒媳保姆》等16場比賽劇目,既有新創(chuàng)劇目,又有傳統(tǒng)經(jīng)典劇目。既有蒲劇,又有眉戶,還有曲劇,內(nèi)容豐富、形式新穎。
大賽舉辦方說,此次大賽,將進一步提高我市中青年戲劇工作者的藝術修養(yǎng)、表演能力和創(chuàng)作水平,集中展示近年來我市藝術創(chuàng)作成果,推出優(yōu)秀中青年戲劇藝術人才。同時,也將為山西省戲劇匯演選拔和推薦精品劇目及優(yōu)秀中青年戲劇藝術人才。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wǎng)-運城日報 ”。
凡本網(wǎng)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