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7-24
本報記者 范 娜

山西愛科農家庭農場大豆、玉米間作的田地里,農場主姚海霞在觀察作物長勢。 本報記者 金玉敏 攝
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是近年來國家重點示范推廣的項目,它集高效間作、綠色增收、提質增效于一體,既能解決大豆玉米爭地矛盾,又實現了“玉米不減產、增收一季豆”的目標,綜合效益顯著。
日前,記者見到山西愛科農家庭農場農場主姚海霞時,她高興地說:“去年,農場的250畝地復合種植了大豆玉米,經過精心管理,玉米每畝產量1200斤,大豆每畝產量300斤,而且收獲的大豆色澤黃亮、顆粒飽滿,質量特別高。我想把我的管理經驗跟種植戶分享,讓大家也嘗到‘雙豐收’的甜頭。”
據了解,去年,在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工作中,臨猗在全縣確定了10個鄉鎮、16個新型經營主體為實施單位,共種植了1.5021萬畝大豆玉米,玉米平均畝產461.0公斤,大豆平均畝產63公斤。愛科農家庭農場的大豆玉米畝收益明顯高于全縣平均值。
姚海霞說,農場采用的種植模式就是國家推廣的4+2模式,即四行大豆+兩行玉米。
“以前一畝地種四行玉米,現在種兩行,但玉米的播種量并沒有減少,只是把四行玉米的種子種到兩行去?!币O歼M一步解釋道,因為大豆比玉米低矮,所以兩行玉米雖然播種較密,但因有邊行優勢,能享受充足的陽光照射,因此產量不會減少。
在復合種植過程中,大豆玉米的管理并不相同,姚海霞琢磨出了一套自己的經驗。
第一個要點是提高耕地質量。大豆對整地質量要求比較高,所以土壤一定要松軟。“去年,我們把復合種植的地全部進行了深翻,用驅動耙耙了一遍,耙得比較深,有二三十厘米,又用旋耕機把地旋了兩遍。整地非常關鍵?!币O颊f。
第二個要點是種植時注意深淺?!岸棺臃N得淺一點,玉米種得深一點,我們使用的是可以調解種植深度的播種機同時播種的。”姚海霞說。
第三個要點是生長期的管理。玉米喜水,在苗期要除草,在喇叭口期要追肥和控旺,對氮肥的需求較高。大豆喜陰耐旱,在初花期要控旺,主要施磷肥,結莢期要打兩遍藥,殺菌殺蟲調節營養?!拔覀儚秃戏N植的地里都鋪了微噴帶,澆灌時直接噴到玉米行,大豆行有一點濕度就可以。微噴帶每畝投資100元,可以用兩季,省水省力省工?!币O颊f。
“大豆在初花期要控旺,這是很關鍵的一步。如果不控旺,就會光長葉子不結莢。”姚海霞說,晉南地區種大豆比較少,她剛開始也沒有經驗,都跟著東北農民學,也在網上看著種植教程學,還有農技專家指導,“就看你用心不用心,只要管理上不嫌麻煩,管理到位,沒有種不好的?!?/p>
去年,農場的大豆收獲后,以6.5元—7元每公斤的價格賣給了做豆腐和榨油的經銷商,收益明顯,但姚海霞仍有遺憾。
“去年選的大豆品種比玉米早成熟,卻跟玉米同時收,使很多豆子都落到了地里。今年,農場選擇了邯豆13和大豐133兩個品種,和玉米基本上同時成熟,同時收獲,今年的產量應該會更高?!币O际制诖?。
7月21日,在209國道旁的農場試驗田里,記者看到,去了田壟的大豆玉米小苗有序排列。
“這塊地里的大豆玉米間作,我們采用的是三行豆、兩行玉米,做個試驗?,F在還沒鋪微噴帶,怕用機器追肥時會把帶子攆壞,等追了肥再鋪微噴帶?!币O颊f。
臨猗是水果種植區,去年大豆收獲后,姚海霞把部分大豆送給了幾家農戶,鼓勵他們在經濟林下試種。農場也因為去年收益明顯,今年把復合種植面積增加到了400畝。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