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06-15
記者 崔萌
有這么一群人,他們知民憂、解民困,破解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
他們的工作地點在社區,他們的足跡遍布居民生活區的各個角落,他們成為打通服務基層群眾“最后一公里”的主力軍。
他們就是社區網格員,每天奔走在各小區、各居民之間,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用愛心溫暖居民,用行動守護平安。
近日,記者走進鹽湖區3個社區,了解了3名網格員的工作日常。
蹲點抓“傳銷”
王春嬌是鹽湖區北城街道金稅社區一名網格員,也是一名中共黨員。一次蹲點和協助警方抓捕傳銷人員的經歷,讓她深感責任重大。
5月的一天,王春嬌剛剛處理完鄰里間的糾紛,又接到紫薇·香河灣小區居民姚女士的電話。姚女士在電話里反映,鄰居家連續多日散發出陣陣怪味,有點“不正常”。
王春嬌就和小區保安來到姚女士的鄰居家一探究竟。他們敲開房門,一對年輕男女站在門口,只見身后的地板上橫七豎八放著許多雙男鞋。
“你們是新租戶?”王春嬌看著倆人問道,并打開隨身攜帶的“一戶一簿”登記表進行人員登記。
進入房間,王春嬌一邊環顧房間,一邊了解倆人的情況。當王春嬌準備推開主臥房門時,被女子攔住。
經初步了解,他們分別來自云南和湖南,半個多月前剛剛租住在這里。
“家里男鞋不少,做飯食材貌似不只兩個人吃,應該是有貓膩。”王春嬌在心里犯嘀咕。
為了弄清情況,王春嬌加強對該樓棟的巡查走訪。她發現,除了那名年輕男子外,還有其他男子進入該房間。他們從小區東門進、南門出,進入樓道后非常警惕,環顧四周后才上樓。
晚上,王春嬌到樓下居民家中蹲守,聽見許多人員走動的聲音,衛生間馬桶沖水聲音頻繁,空調開至凌晨兩點多,一晚上用電量5度。
經過兩天一夜的蹲守,王春嬌更加確認該租戶“有問題”,遂將情況上報給社區主任和社區警務室。第三天晚上10時許,社區主任提醒王春嬌該收網了。王春嬌撥打110報警電話,和警察一起敲門進入,現場抓獲20名傳銷人員,搗毀隱藏在小區里的傳銷窩點。
隨后,王春嬌聯系房東更換了房鎖、打掃了房間,并和鄰里做了解釋工作。
“我會始終秉承共產黨員為民服務的初心,盡己之力守護社區居民的平安。”王春嬌說。
充當“和事佬”
網格員工作繁雜而瑣碎,所處理的常常是居民生活中的小事。
蔡林芳是鹽湖區中城街道潞村社區一名網格員,她化解鄰里矛盾、維護社區和諧,還發展了多名“情報員”。
“林芳啊,換下水道這個事遇到點‘麻達’,你趕緊過來。”6月1日一大早,蔡林芳接到轄區油廠家屬院居民薛女士的電話。薛女士所在的單元樓,正在更換下水管道,工人已將所有管道鋸斷,但頂樓居民突然反悔不同意更換,致使施工被迫中斷。蔡林芳二話沒說,立即趕往現場了解情況。
油廠家屬院是一個老舊家屬院,因下水管道老化,許多居民家出現漏水現象。在此一個月前,居民們就協商統一更換下水管道,由李女士、薛女士負責尋找工人。經施工方現場評估,每戶需平攤900元。
施工當天,因頂樓居民需要上班,工人從4樓將下水管道截斷,開始拆管。中午吃飯時間,頂樓居民回到家后,態度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不僅不同意交錢,還要求工人將其原有的下水管道恢復原樣,否則就報警上告施工者。
怎么回事?經過蔡林芳了解,原來頂樓居民將900元誤以為是總費用,當其了解清楚后,覺得費用有點高,且她家在頂樓,家里的下水管道也不漏水,沒有更換的必要;即使更換,也沒有樓下的工程量大,費用應該比樓下低。
然而,薛女士卻告訴蔡林芳,頂樓居民的下水管道常年漏水,自己家的衛生間頂部總得鋪著塑料袋。“最初給頂樓說得很清楚,每戶900元。她今天突然反悔,估計是不想出錢。”薛女士說。
事情了解清楚后,蔡林芳和社區干部上門給頂樓居民做思想工作,告知其家里衛生間確實存在漏水現象。后來蔡林芳與施工方協商,施工方同意頂樓交750元,施工得以進行。
“人與人之間產生矛盾,往往是由于誤會或者溝通不及時造成的,這時就需要第三方從中協調,網格員就是協調矛盾的第三方。”蔡林芳表示,她時刻謹記紅馬甲背后的8個大字“鹽湖網格 服務群眾”,也始終保持著積極的精神狀態,承擔著一名網格員的責任。
消滅“小苗頭”
王鵬是鹽湖區北城街道黃河社區一名網格員,將居民的冷暖、愁盼放在心上,主動協調解決矛盾是王鵬的行事風格。他總能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以確保“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
5月的一天,王鵬在金源閣小區居民微信群里看到,一居民因自己的電動自行車被砸壞而和別的居民爭論不休。
原來,當天下午,金源閣小區居民王女士出門時,發現停放在樓下的電動自行車被樓上掉下的物品砸壞。據小區一名保安說,砸壞電動自行車的物品是從樓上一戶正在裝修的業主家掉下來的。
自家物品墜落砸壞別人的電動自行車,事主竟然一聲不吭,王女士有點生氣,遂在居民微信群里質問樓上那名裝修的業主。
王女士還在生氣時,王鵬出現在了她家門口。他查看了電動自行車的損壞情況,叮囑王女士不要動怒,然后上樓尋找正在裝修的那名業主。
“不是不給修,我真不知道是工人失誤砸壞了電動自行車,但車主在居民群里說話難聽,令人氣憤。”樓上鄰居告訴王鵬,是工人操作不當,不慎將電錘從樓上掉落。
“沒有傷到人,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事情啦!將他人財物砸壞,就是損害了他人的利益,確實應該進行賠償。”聽王鵬這么一說,樓上鄰居愿意賠償。
“萬萬沒想到,網格員會主動來協調這件事,這娃可真好。”王女士對記者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