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6-09
文字 李將軍 付 炎 李丹鳳
發展是硬道理,穩定是硬任務。沒有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一切都無從談起。如何創新開展平安建設、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是聞喜縣政法機關的“必答題”。
今年以來,聞喜縣政法機關忠誠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聚焦中心工作、服務區域發展,以“165”政法工作思路為主線和統籌,高質量推動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等各項工作,維護政治安全堅決有力,平安聞喜建設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優化升級,政法領域改革穩步推進。

聞喜縣委書記段慧剛深入企業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調研。
聞喜縣委書記段慧剛指出:“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以‘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建引領,堅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環境?!?/p>

聞喜縣委副書記、縣長解更生在聞喜經開區入企辦公解難題。
聞喜縣委副書記、縣長解更生指出:“企業發展得好不好,經濟發展的質量高不高,關鍵看政府部門的擔當作為。要千方百計護航企業發展,為企業家干事創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盡心盡力為企業排憂解難,以高效率服務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p>
多元解紛,協作聯動,讓司法為民盡展新“楓”景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暨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聞喜縣委政法委組織人員到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實地參觀學習,在全縣范圍內開展“楓橋式法庭”“楓橋式派出所”“楓橋式司法所”“楓橋式綜治中心”和“楓橋式金牌調解能手”創建評比活動,抓住要點、有序推進,推動“楓橋經驗”在聞喜落地生根,形成生動實踐。

學習踐行楓橋經驗培訓
縣委政法委統籌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信訪矛調中心、法院訴前調解、司法人民調解、公安治安調解5個方面矛調力量,創新用好“五龍治水”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機制,推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創新實踐,最大限度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

巡回法庭把司法服務送到百姓身邊
縣人民法院強化訴源治理,扎實推進調解平臺“三進”工作,在東鎮東姚村、禮元鎮西村新村成立“家門口”解紛工作站,健全屬地糾紛源頭化解“第一道防線”,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前沿陣地作用,深入村舍院落、田間地頭,通過巡回開庭、當庭調解、以案釋法等方式,成功調解各類糾紛案件8起,讓群眾切實感受到了法律的公正與溫情。

桐城派出所聯防聯調中心
縣公安局以“楓橋式所隊”創建為抓手,落實“兩隊一室”“一村一輔警”“一社區一警兩輔”警務機制改革,組織開展“百警進萬家”、“調解七進”、信訪源頭治理攻堅等活動,用心用情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以“三調聯動、三導介入、三方滿意”為運行機制,采取“四先四后”工作法,把派出所的社區警務工作與基層社會治理、“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相結合,有力推動矛盾糾紛的多元化解、及時化解,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予以實際踐行。
縣司法局扎實推進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改革、人民調解、社區矯正、公共法律服務等工作高效開展,進一步加強“三調對接”,完善“三調四聯”機制,成立了聞喜縣訪調對接人民調解委員會、12個鄉鎮公調對接調處室、4個鄉鎮訴調對接調處室。今年以來,各級調委會共受理調解案件258件,調解成功204件。在此過程中,河底鎮司法所創新推行“分類管理、因人施教”矯正方法,提高了社區矯正對象改造的積極性,確保不脫管、不漏管。
縣矛調中心以“重點部門集中常駐、一般部門輪換入駐、涉事部門隨叫隨到”3種形式實現動態管理;實行“一站式聯合接待、一攬子調處糾紛、一條龍服務群眾”的工作模式,推進“訪調對接”“訴調對接”“警調對接”等機制運行,實現群眾信訪和矛盾糾紛化解由“最多跑一地”向“就近跑一地”升級,有效減輕群眾訴累。今年以來,共排查化解矛盾糾紛156起,有力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厚植沃土,苦練硬功,讓法治成為助推發展的“最硬內核”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3月31日,省委政法委召開全省政法機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全面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在專項行動啟動實施的一個月前,聞喜縣委政法委在3月1日召開的縣委政法工作會議上就已經將“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健康發展”確定為2023年政法工作“六大重點”之一。
“聞喜是工業大縣,有建龍鋼鐵、銀光鎂業等百余家大中小型企業,打造一流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是現實需要。今年以來,特別是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縣政法機關堅持‘雙輪驅動’,一方面在‘辦案’上有理有據出硬招,另一方面在‘服務’上用心用情出實招,全心全意當好涉企矛盾的調解員、法律普及的宣傳員、企業發展的服務員?!甭勏部h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徐劍昆如是說。

聞喜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徐劍昆入企調研
聞喜縣委政法委牽頭抓總,出臺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專班、編印服務手冊,對全縣51家規上企業和10個中小微重點企業實現法院、檢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政法干警“四幫一全到位”。徐劍昆帶領政法各單位主要負責人,深入開展“訪企業、解難題、優服務、促發展”系列活動,緊緊圍繞“強服務、護安全、優環境、抓重點”四個環節,及時有效解決企業在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盡心盡力、千方百計為企業發展尋良策、出建議、辦實事,讓企業家安心創業,讓企業穩定合法經營,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政法保障。
縣人民法院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與審判執行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出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措施26條。成功化解1起工程合同糾紛案件,依法支持和保護了招商引資項目,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解決了商事主體急難愁盼問題。同時,積極開展涉企執行案件專項行動,執行案件200余件,執行到位2200余萬元。
縣人民檢察院積極主動擔起服務企業發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政治責任、法治責任和檢察責任,出臺了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措施10條,開展了兩次“送法入企”法律知識講座。開展《企業反映訴求登記表》填報,積極為企業解決實際訴求;建立健全企業合規刑事案件辦理機制;成立知識產權犯罪辦案專班,發揮立案監督職能。今年4月,辦理了一起涉民營企業員工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案件,對涉小企業案件的精準辦理,有力保護了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縣公安局制定出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措施10條,持續開展企業和項目周邊治安秩序專項整治,依法嚴懲阻擾民營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和針對民營企業經營者的違法犯罪活動。完善“一企一警”聯系制度,共調處化解涉企業、涉工地矛盾糾紛32起,偵破涉企案件11起。在偵辦一起涉企案件中,邀請縣人民檢察院提前介入會商,幫助企業挽損300余萬元,有力維護了企業的合法權益。
縣司法局出臺了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措施18條,發揮行政復議與執法監督協調作用,成立行政復議咨詢委員會,依法高效辦理行政復議案件11件,與縣工商聯聯合成立聞喜縣總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為61家企業送去《憲法》《民法典進企業》等法律讀本,為企業提供免費法律咨詢,將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不斷引向深入。
以務實的“硬措施”營造更優的“軟環境”,聞喜縣政法機關奏響了“全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護航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
在中藥材種植大鎮薛店鎮,不夠規范的中藥材交易仍然存在。藥材交易僅憑藥農和客商互相之間的信任、口頭的承諾,動輒數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交易就能達成,存在很大風險隱患。今年,薛店鎮以創優法治化營商環境為目標,依托基層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綜治中心等基層單位,成立了“中藥材調解工作室”,為涉及中藥材交易方面的矛盾糾紛提供專業法律支持。同時,該鎮籌備建立“中藥材法治服務工作室”,推行全鎮“一張合同”,幫助藥農解開心結“放手大干”,也讓客商“近悅遠來”,推動中藥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薛店鎮黨委政府的生動實踐,是聞喜縣政法機關聯動發力的有益探索,也成為該縣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的一個典型案例。
“雪亮”上網,“網格”上云,為基層治理插上現代化之翼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聞喜縣綜治調度指揮中心
走進聞喜縣綜治調度指揮中心大廳,現代化裝修布局盡顯“科技范兒”,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聯網大數據應用平臺令人震撼。電子大屏上,一邊是各種信息數據滾動播放,一邊是重點部位監控實時高清顯示。該縣“雪亮工程”于2022年2月開工建設,12月底完成聯調聯試和初步驗收,共新建各類視頻監控2589路,視頻監控在線率能夠穩定保持在95%左右,初步達到了“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標。
項目建設期間,該縣結合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提升年活動,投入130余萬元對縣鄉兩級視頻調度指揮中心進行現代化、高標準打造,著力構建機制健全、運轉高效的社會治理“智慧大腦”。堅持統籌使用、兼容整合的“1+5+X”工作思路,將公安、消防、信訪、文旅等十余個部門已有視頻監控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做到重點區域監控無空白、無死角,推進全縣視頻監控“一張網”建設。
“‘云上’參會是一次特別的體驗,讓人難忘。‘云參會’的好處就是省去了來回奔波。通過遠程視頻,可以面對面地安排和匯報當前重點工作,明顯提升了工作效率?!睖锨^村專職網格員趙鎖民講述了自己參加遠程視頻調度會的切身感受。
將“雪亮工程”與網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實現縣鄉兩級視頻調度對接,是聞喜縣今年建強用好“雪亮工程”的創新工作。該縣綜治中心堅持“一月一調度”的管理機制,依托遠程視頻調度系統,每周二定期召開網格員工作例會,加強工作調度、做好分析研判、提升網格管理,深度拓展“雪亮工程+感知”“雪亮工程+執法”“雪亮工程+民生”等集群的實戰應用,不斷為基層治理助力賦能。
內外兼修,法治護航,為全縣教育高質量發展撐起“平安傘”
近日,聞喜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官、聞喜中學附屬初中法治副校長薛丹為該校學生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法治課。講課中,薛丹用生動的案例為學生講解了“校園欺凌”的定義、表現形式、危害以及防范應對辦法,與學生現場互動,在邊問邊答的情境演繹中,引導同學們學會正確應對校園欺凌、保護自己,做新時代學法、懂法、用法的好少年。

送法進校園
平安校園,內外兼修。今年以來,聞喜縣委政法委以平安校園創建為抓手,把“青年普法教育”列為2023年政法工作“五大創新”之一,扎實做好全縣校園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各項工作,全面加強校園周邊綜合治理和校內外治安管理,健全完善了“一校一警”“一校一護學崗”“一校一法治副校長”“一校一安全專家”四支隊伍。在學校門口設置“責任區民警公示牌”,確定各所學校的“護學崗”公安負責人,法治副校長每學期至少舉辦一次法治講座,公安交警部門聯合教育、住建部門,在城西小學等校門外劃定家長等待區,緩解上下學交通擁堵問題;實施校園視頻監控與公安聯網工程,在26所學校安裝人臉識別設備,持續加強學校安全監管和保障,用好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全面做好校園安全、食品安全、宿舍安全、用電安全、校車安全、出行安全等工作,從多方面、多角度確保平安校園創建整體實效。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聞喜縣政法系統將以落實全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化解基層矛盾糾紛 助力轉型發展”專項行動和政法機關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部署開展為抓手,更好地統籌發展和安全,固本強基守平安,凝心聚力護發展,奮力推進聞喜政法工作現代化,為高質量譜寫更高水平的平安聞喜、法治聞喜建設新篇章貢獻力量。
圖片:聞喜縣委政法委提供(照片均為資料照片)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