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法治>

千年棗林引鳳來巢

——稷山縣人才工作走筆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6-07

記者 蘇黎原

稷山國家板棗公園內有一片千年棗林,是稷山人民心目中的一塊寶地。去年以來,隨著好幾名院士前來棗園并認領板棗樹,“院士林”聲名遠播,稷山縣的人才工作做法和成績受到廣泛關注。

“院士林”下刻豐碑

稷山國家板棗公園是國家級的林木專屬公園,擁有吉尼斯認證的中國最大的古棗樹群,也是天然棗樹的種質資源庫。不少千年古樹,主干粗壯,枝丫遒勁,沐浴唐風宋雨,依舊蒼勁鮮活、碩果滿枝,在稷山人民的心中象征著創新、奉獻、傳承和希望。

去年,稷山縣委、縣政府特地在稷山國家板棗公園千年古樹核心區開辟“院士林”,大力倡導崇尚科學、勇攀高峰的進取精神,營造尊重知識、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實現廣攬人才、服務地方的發展目標。

百名院士稷山行啟動。 (資料圖片)

2022年9月7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先生應邀來到稷山縣,參加“百名院士稷山行”啟動儀式,并為“院士林”揭牌。同時,在稷山縣委書記吳宣、縣長王潤的陪同下,高福為古樹培土澆園,以育樹之行傳達育才理念。

當天,在稷山縣舉辦的“后稷講壇”專題講座上,高福圍繞公共衛生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行專題授課;召開專題座談會,運用院士學術專業優勢,為稷山的發展,特別是為區域醫療大健康基地建設和板棗栽植、蛋雞養殖等特色產業“把脈會診”、出謀劃策。

在稷山縣舉辦的“后稷講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圍繞公共衛生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行專題講座。(資料圖片)

在稷山國家板棗公園內,高福還認領了一棵老板棗樹,把他的名字“鐫刻”在樹下的豐碑上,掀開了稷山縣人才工作的新篇章。

2023年5月2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岳光溪先生應邀來到稷山縣,對稷山煤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問診把脈、建言獻策,并在稷山國家板棗公園內認領了一棵老板棗樹,把他的名字也鐫刻在樹下的豐碑上,情牽棗林、情系稷山,為稷山“六個基地一座名城”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稷山國家板棗公園內,稷山縣委書記吳宣(前排左)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岳光溪(前排右)共同為棗樹澆水。(資料圖片)

6月8日,千年棗林即將迎來中國工程院院士、營養與食品安全專家陳君石先生,對稷山板棗營養價值利用進行建言獻策,并在稷山開展“健康中國·智慧醫療”大專家.COM數字化健康管理啟動儀式,屆時將進行網絡直播。

“百名院士稷山行”活動開展以來,稷山縣先后迎來高福、岳光溪、陳君石3名院士。三人先后圍繞縣域醫療衛生、煤化工產業發展、板棗營養價值利用建言獻策,為稷山全方位高質量發展提供高端人才的引領支撐和智力支持。

“百名院士稷山行”活動是稷山縣“十四五”期間關于人才引進工作的一項系統工程,旨在全力搭建好平臺,與院士專家密切合作,造福民眾、促進發展,把“百名院士稷山行”打造成為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響亮品牌,助推稷山高質量發展。

梧桐樹高鳳凰棲

家有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人才工作是具有戰略性、制度長遠性的工作。堅持黨的領導是人才事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也是加快建設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根本保證。

以創新開展“百名院士稷山行”活動為鮮明特征,近年來,稷山縣認真學習貫徹全省人才工作推進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市委、縣委關于人才工作的決策部署,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持續深化省校合作,大力開展“招才引智大行動”,吸引全國各類型人才到稷山創業發展。

完善領導體制。根據工作實際,優化調整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和省校合作工作領導小組,構建了“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各司其職,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將縣文旅局、縣司法局等5家單位納入其中;成立“稷山縣人才發展服務中心”,作為人才工作和開展省校合作的專門機構;36個成員單位配備專職人員負責本系統本領域人才工作。

強化政治引領。認真落實黨委聯系服務專家制度,縣領導帶頭聯系服務高層次人才,定期走訪慰問優秀人才代表;在“稷山黨建網”“稷山融媒”微信公眾號開辟“省校合作”“第六批拔尖人才”“后稷英才”宣傳專欄,做好典型做法和優秀人才宣傳工作;依托稷山豐富的紅色資源,開展各類高層次人才國情研修,努力實現增人數和得人心的有機統一。

持續深化考核。出臺《稷山縣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辦法》,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明確各級“一把手”為人才工作第一責任人。制定人才工作常態化督導機制、重點任務提醒函和信息報道通報等制度,督促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樹立強烈的人才意識,保障各項工作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推進。

省校合作引項目

在稷山國家板棗公園板棗博物館的沉浸式表演中有這樣一段劇情,演員讓在場觀眾辨認手中的“五谷”稻、黍、稷、麥、菽,從側面印證了教民稼穡的后稷是那個時代的高科技人才。

當今社會,高校和科研院所是源頭創新的主體,也是培養關鍵核心技術領域人才的“搖籃”。省校合作工作開展以來,稷山縣由縣委人才辦牽頭,組建10個工作專班,建立省校合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推進會,對人才工作難點問題、省校合作簽約任務進行項目化、清單化、節點化攻堅推進。

不斷健全政策體系。制訂《稷山縣招才引智大行動實施方案》,完善《稷山縣引進人才暫行辦法》《稷山縣深化省校合作實施方案》,明確省校合作的方向路徑。以推動建立健全人才政策體系為導向,出臺《稷山縣高層次人才購房基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引進稷山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高新人才的工作方案》,為各類人才安心工作、舒心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深入挖掘高校資源。圍繞全縣鄉村振興、產業壯大、事業建設等高質量發展需求,動員各單位積極對接高校。先后與清華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57所高校簽訂合作協議121份,達成“12大基地”建設項目合作意向310個。

目前,中南大學與東方公司合作的瓦斯灰提鉀技術研發項目,山西梅山湖科技有限公司與太原理工大學的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針狀焦和石油焦配比的研究項目,山西威世騰巖棉有限公司與江蘇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合作的新型高端巖棉材料生產項目,稷王中學與華中師范大學合作建立的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有序進行,如火如荼。山西陽煤豐喜泉稷能源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合作的“低能耗中溫變壓吸附H2/CO2分離與凈化關鍵技術與裝備開發(MH2015-06)”項目,被評為市級科技成果轉化示范點。

“引育用留”匯人才

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

稷山縣牢固樹立“聚焦發展引育人才、集聚人才推動發展”理念,堅持引進與培養并舉、留住與用好并重的思路,抓機制改革、抓平臺建設、抓環境優化,著力做好“引育用留”文章,努力讓各類人才匯聚稷山、干出精彩。

緊盯需求精準引才。結合國內各大高校開展的春季、秋季兩次專項招聘會和社會機構舉辦的招聘會,組織各用人單位,赴各大高校開展校園專項招聘工作。創新開展“百名院士稷山行”活動,邀請高福院士、岳光溪院士等為縣域醫療衛生事業、煤焦化冶行業高質量發展進行深入指導;以“后稷論壇”為載體,邀請中國工程院李培武院士為稷山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參加“2022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醫生云大會”,與樊代明、張伯禮等院士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搭建平臺精細育才。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專題培訓、集中座談、外出觀摩等多種形式,圍繞國情教育、新材料、文化旅游、特色現代農業、教育醫療等主題,組織開展專家人才國情研修班,引導青年人才樹立吃苦耐勞、服務基層一線群眾的意識,凝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

以誠待人精心用才。堅持“筑巢引鳳”和“引鳳筑巢”相結合,多渠道、全方位為各類人才提供干事創業平臺和舞臺,定期與引進人才談心談話,持續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做到人崗相適、人盡其才。在本土評選“三晉英才”“青年人才”“拔尖人才”10批次165人。將評選的拔尖人才納入全縣人才保障體系,支持其依法參政議政,7名貢獻突出的拔尖人才被推選為“兩代表一委員”。

強化保障精誠留才。出臺《稷山縣人才工作要點》《稷山縣招才引智大行動實施方案》《稷山縣高層次人才購房基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稷山縣人才工作經費保障制度》等留才政策,認真落實各項人才保障措施,首次注入300萬元高層次人才購房基金,為來稷就業創業的人才提供購房住房支持;定期組織各類優秀人才進行免費健康體檢,多渠道為人才在稷山安居樂業、舒心生活提供有力保障,扎實推進稷山人才服務工作提檔升級。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治國經邦,人才為急。下一步,稷山縣將始終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為重點任務,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為重要保障,以深化省校合作專項行動為契機,進一步完善人才“引育用留”各項機制,為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智力保障。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