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05-22
夏季天氣炎熱,疲勞駕駛、酒后駕駛等交通違法行為較易發生。為營造濃厚的交通安全氛圍,預防夏季交通事故的發生,連日來,運城交警針對轄區道路交通實際情況,以“減量控大”專項行動為契機,以“安全文明出行”為核心,針對夏季道路交通特點,拓寬渠道持續不斷地深入開展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和法規教育進農村、進景區、進學校,掀起交安教育普法宣傳熱潮,使廣大交通參與者的道路交通法規意識和安全意識得到明顯提高。

進景區 “旅游日”里話安全
5月19日是“中國旅游日”,當天,永濟交警大隊組織宣傳民警,深入轄區五老峰、鸛雀樓等旅游景點,向廣大游客傳遞“文明守法安全行”理念。
民警重點向游客們講解了自駕游相關注意事項,特別是外地游客對景區山路不熟悉,要格外注意臨崖臨水路段行車安全。
此外,民警還就群眾提出的駕駛電動車自行車、摩托車佩戴頭盔問題及夏季行車注意事項進行了答疑解惑。民警提醒大家在出門游玩時要有序停放車輛,照顧好老人和兒童,文明出游,共同營造平安暢通的出行環境。
鹽湖交警大隊民警同樣選擇在“中國旅游日”進行交安宣傳。當天,該大隊民警走進轄區鹽湖景區,通過向游客講解“一盔一帶”的重要性,警示教育廣大市民增強交通安全意識。宣傳活動既增強了廣大游客安全文明出游意識,也達到了宣傳教育預期效果,為“旅游日”里安全游營造了濃厚氛圍。

進農村 巧借“大喇叭”宣傳
近日,在夏縣裴介鎮陳喬村、韓王村等地,糧農們正進行小麥田的一噴三防管理,田間到處一派繁忙的景象。
“近段時間以來,村民都忙碌起來,引水灌溉、噴防的車輛也多了。”夏縣交警大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加之農村部分道路彎曲狹窄,更容易引發交通事故。為此,該大隊組織民警走進轄區各村,利用“大喇叭”開展交通安全宣傳。
活動中,民警充分發揮農村“大喇叭”收聽率高、覆蓋面范圍廣、效果好的優勢,采取普通話與接地氣的方言相結合的播報方式,以近期交通事故案例為切入點,宣傳講解了騎乘摩托車、電動車自行車不佩戴頭盔,駕乘機動車不系安全帶,農用車違法載人,超員、超速、酒駕醉駕、無牌無證駕駛等交通違法行為的危害,警示教育大家要重視交通安全,同時呼吁廣大群眾自覺摒棄交通陋習和交通違法行為,增強自身安全意識,養成文明出行的良好習慣,平安出行。
進校園 筑牢交安“起跑線”
5月18日,稷山交警大隊民警走進轄區雙龍駕校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活動中,民警組織駕校負責人和學員,通過觀看宣傳畫、宣傳警示標語和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宣講安全行車和文明駕駛常識。同時,民警還通過分析典型交通違法和事故案例,重點講述了超員、超載、超速、無牌無證、酒后駕駛,不系安全帶等交通違法行為給社會及家庭造成的嚴重危害,提醒大家要時刻繃緊交通安全這根弦,把安全放在首位,在練好駕車技能的同時,牢記交通法律法規。
垣曲交警大隊民警選擇走進轄區各幼兒園宣交安。活動中,民警把小朋友帶到車輛較少的路段,手把手教小朋友們常見的交通指揮手勢,以寓教于樂的宣傳方式,讓孩子們現場認識道路上常見的交通標志標識,使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了“不闖紅燈”“過馬路時要走斑馬線”“一盔一帶”等基本交通安全知識。同時,民警還倡導孩子們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提醒和監督身邊的親人,自覺遵守交通法規,摒棄交通陋習。
此外,運城交警還通過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平臺提醒廣大群眾時刻牢記安全駕駛、謹慎慢行,遵守交通法規,共同營造安全文明的出行氛圍。
記者 樊朋展 見習記者 張蕊彤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