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3-05-20

成果展示
去年以來,我市檢察機關在省檢察院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立足實際、周密部署,搶抓機遇、快速行動,全面啟動“檢察大數據戰略”,經過全市上下不懈努力,打造了具有運城特色的高質量法律監督平臺、模型,從數字層面全面激活了新時代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各項業務考核數據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搶抓機遇 高位推動
在推動數字檢察工作中,市檢察院緊緊圍繞省檢察院“8+N”工作方案要求,周密部署,堅持高起點謀劃和高標準推進,強力推動數字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
去年5月份,市檢察院被省檢察院確定為全省數字平臺建設試點單位后,市檢察院第一時間研究部署、成立專班,建成了“大數據指揮中心”。
今年3月份,市檢察院被確定為全國檢察機關數字檢察工作聯系點后,堅持以業務需求為導向,技術服務為支撐,做到先行先試,快人一步。技術部門先后30余次與業務部門交流溝通,共收集到業務建模需求50余條。
為確保數字檢察工作順利推進,市檢察院檢察長宋晉民多次帶領計財、技術人員,到省財政廳等單位進行溝通協調籌措資金,為數字檢察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拓寬了實踐路徑。
緊扣重點 先行先試
為適應數字檢察新要求,市檢察院提出了“以數字檢察小切口,打開法律監督新局面”工作思路,讓數字為檢察工作賦能,堅持先行先試,創建了非羈押訴訟社會危險性量化評估體系,通過60項指標把辦案人員的經驗直覺等主觀評價量化為不同風險等級的客觀評價,實現了全市案件質量標準統一、質效一致的目標。
此外,市檢察院還創建了認罪認罰同步錄音錄像管理平臺,可實現與檢察業務系統2.0對接,是全省檢察機關建設的首家全信創工程,有效減輕辦案人員的工作量。
與此同時,該院還會同基層院積極探索、勇于實踐,構建了“法院判決交付執行”“強制隔離戒毒”“司法救助”“未檢云平臺”等一批有價值、可操作、可復制的法律監督模型。
截至目前,全市檢察機關已建成4個數字平臺,推出8個實用性較強的法律監督模型,涵蓋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未成年人等多項檢察業務,為全市檢察工作高質量開展提供了有力數字支撐。
上下聯動 有序推進
在數字模型創建、完善、使用上,市檢察院始終堅持基層同步、上下聯動,做到市縣同力、左右聯動、質量為先、有序推進。
通過搭建的“社區矯正監督模型”,調取司法局、人民法院、公安機關相關數據,經過數據碰撞、對比分析,發現了社區矯正過程中存在脫漏管、應收監未收監執行等相關線索56件,為開辟社區矯正工作打開了新窗口、拓寬了新視野。
值得一提的是,該院還先后3次邀請全國知名數字專家為全院干警開展數字檢察專題輔導講座,全面拓寬干警視野,不斷增強全市上下加快推進數字檢察建設步伐的歷史主動和時代責任。搭建的“控輟保學監督模型”就是通過調取學校學生學籍和學生在校情況,通過比對,發現有20余名失學兒童,及時向教育部門發出檢察建議并得以糾正,受到社會和家長的普遍贊譽。
在數字檢察數據庫建設上,該院依靠部門支持,打通“數據壁壘”,拆除“數據煙囪”。截至目前,共采集、歸納政府、司法、企業等各類數據50余萬條,為數字檢察數據庫增添更多源頭活水、動力源泉,運城檢察大數據相關鏈條已初具規模,集群化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記者 劉凱華 樊朋展 見習記者 張蕊彤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