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3-05-22
記者 景斌
說起聞喜美食,大家想到的就是花饃、蔥花餅、“老虎頭”(油疙瘩)等。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這些美食僅僅是好吃,可在何沁學看來,那是聞喜老百姓在長期生活中勤勞和智慧的結晶,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承載著聞喜人的味蕾記憶。
何沁學,是聞喜縣詩聯學會執行會長、“當代楹聯河東流派”骨干聯家。近日,他以這些美食為題材,嵌入美食的做法、特色、淵源等,創作了一組楹聯作品,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運城市楹聯學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何沁學有關聞喜美食的對聯,貼近生活、通俗易懂,有助于人們深度了解這些美食,更為這些美食插上了宣傳的“翅膀”,吸引更多人品嘗這些美食,品味美食故事。
題聞喜花饃:
鐘靈于聞喜,伴涑水峨嵋滋育,集歷史、人文、民俗、藝術于一身,搓揉捏摁,熙熙哉落翠飛紅!賞皇廷圣貢,華夏奇葩,同蒸就一鍋錦繡,滿目玲瓏,精品饃花贏鳳藻;
馳譽以寰球,攜網媒報刊賡揚,闖北京、上海、深圳、羅馬以萬里,綺麗妙絕,赫赫矣神工巧匠!看遺產騰芳,世博煥彩,共塑成萬種斑斕,千秋祥瑞,桐鄉春韻舞龍章。
題聞喜蔥花餅:
出爐盡帶黃金甲,拾起舌尖記憶,疊層間郁郁蔥香,直呼過癮;
待客先嘗案上珍,捧來聞喜佳饈,酥脆處盤盤心意,真叫解饞。
題聞喜油糕:
燙半盔面,包一撮餡,支起油鍋,把日子煮甜煮美;
三晉傳名,滿口生香,邀來好友,讓金丸養眼養心。
題聞喜“老虎頭”(油疙瘩):
和面見功夫,稠稀可控,下鍋雙筷夾開,蓬松突現虎頭勢;
聞香添食欲,滋味長存,蘸蒜一番搞定,肺腑盡縈晉膳風。
題聞喜菜盒:
小吃大文章,包就時鮮,看菜嫩餡香,烙出金黃添口福;
民間多智慧,講成故事,喜呼朋喚友,品來美味解鄉愁。
題聞喜“鋪翻”:
鏊上攪稀稠,巧佐蔥花、椒葉,粗糧細作,憶凋敝之年,煎饃曾在梁頭掛;
店中嘗日月,再添雞蛋、素油,香氣遠飄,看往來之客,美味長留夢里尋。
注:鋪翻,又作鋪飯、樸范等,有些地方的人叫煎饃。
題聞喜北塬小璇:
面食奪天工,薄如翼,圓如月,早年招待媒人、佳婿,塬上情真常款客;
舌尖添口福,品者歡,嘗者欣,今日鋪排生育、喬遷,民間味美樂當家。
附何沁學聯作——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