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社會>

名師下基層,工作室對接,師徒結對子,絳縣積極開展 “名師工作室”送教到基層—

上一堂精彩的教學課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5-12

記者 李宏偉

“求學時,他告訴我,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迷茫時,他安慰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失敗時,他寬慰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他就是蘇軾,同學們,今天我們就來復習他的三篇詩文《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歌頭》《記承天寺夜游》……”這是近日在地處絳縣陳村鎮的山沖學校初三年級的一堂語文課,也是該校語文教師集體開展的一堂教研課,講課的教師是該縣“名師工作室”語文名師王雨微。

絳縣“名師工作室”名師王雨微給基層教師送教(資料照片)。

一堂精彩的詩文教學課,讓學生們收獲了學習的方法和做題的技巧,讓聽課的教師們收獲了不一樣的教學經驗。這是近年來絳縣教育局開展“名師工作室”建設,推動城鄉教育一體化,助力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縮影。

教師是教育教學的第一資源,優秀的教師是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寶貴財富。近年來,絳縣教育局重視教師的專業提升,通過“名師工作室”建設,使其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搖籃、質量提升的引擎。自2019年以來,該局通過“名師工作室”開展名師送教下鄉、區域教研活動,在“名師工作室”的帶動下,絳縣教育發生著質的嬗變,教學有了新變化,課堂有了新活力,學校教育有了新氣象,不僅盤活了全縣的名師資源,促進了教師成長,還激活了縣域教育的潛力,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助推絳縣教育向高質量優質均衡邁進。

名師到校

課堂有活力

“張老師的課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讓我們學到知識,增長見識。在科學的世界里,她和我們一起探究自然的奧秘,在活動中我們發現了科學的趣味。”在絳縣縣直初中,有一名“編外教師”,孩子們喜歡稱她“博士老師”。她的課為孩子們打開了通往科學世界的一扇窗,她的博學不僅讓學生愛上了科學,還讓學生喜歡上了生物課。孩子們口中的“博士老師”就是山西師范大學研究生導師張美萍博士。目前張美萍博士是絳縣縣直初中“名師工作室”的兼職教師。

近年來,絳縣邀請了山大附中李彩萍、高燕青、郝永華等6位名師前來指導,為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余映潮,博士生導師、生物學教授張美萍在絳縣設立“名師工作室”,為本縣教師進行教學理念的培訓引領,手把手地為教師們進行課堂教學的全程跟蹤診斷,為教師專業素養的整體提升注入了能量。

“每次聽王老師的課都覺得很有新意,整整一節課,無論教學設計,還是講課的節奏都把握得很好,不僅同學們愛聽,聽課的教師們也覺得很有收獲,對教師的成長很有幫助,對學校的教育教學有提高,真正是名師課堂。”山沖學校校長李紅斌對“名師工作室”語文名師王雨微的課贊不絕口。

今年以來,山沖學校以“名師工作室”為依托,開展同課異構、同課同構、示范課、研討課等教學教研活動,根據課堂開展說課標依據、說教材知識、說模型思路、說易錯要點、說訓練策略的“五說”教研活動,實現課標、試題和教材的融合研究。讓“名師工作室”對教師們發揮“傳、幫、帶”作用,并積極配合縣教育局教研室做好名師交流工作,主動承擔各項公開課,積極推動本學科教師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服務教育教學。

“我們這次開展的送課就是幫助孩子們加強課堂識字練習,拓寬課外閱讀,提高基層一線學校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讓課堂活起來……”這是前不久該縣開展的小學“名師工作室”送教下鄉活動的場景,語文學科教研員王麗娟和黃海娟將名師課堂送到了基層學校。

在活動中,語文“名師工作室”教師針對基層學校教師們提出的“快樂讀書吧”整本書共讀和古詩詞素養提升方面的內容,以及青年教師備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現場指導。數學學科“名師工作室”在教研員張靜的帶領下,針對各中心校提出的數學閱讀、實踐創新、綜合實踐、數學核心素養提升幾個方面內容進行送課和現場指導。英語學科“名師工作室”在教研員張爽老師的帶領下,針對各中心校提出的語音與詞匯教學、閱讀與寫作教學、情景交際能力培養等幾個方面內容進行送課和現場指導。

據悉,截至目前,小學“名師工作室”送教下鄉活動共走過了7個站點,共計送教22場次,送課43節,講座27次,小學組4名教研員和20位小學“名師工作室”成員參與,其中教研員送課10節,參與教師達1300余人次,確保把本次活動的內容和理念送給每位相應的學科教師。本次送教活動,旨在有針對性地幫助各校解決學科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困惑,提升教學質量,構筑理想課堂,提高了各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名師深入基層學校,送教到班,服務到生,手把手帶領基層教師成長,絳縣“名師工作室”工程給廣大學校帶來了活力,帶領教師成長,讓教學熱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孩子們在名師的課堂中得到了成長,促進了基層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共同進步

師徒都成長

“劉映老師是工作室的領銜人,是我的師傅,也是好朋友,劉老師的個人魅力和專業造詣對我的職業生涯起到了深遠的影響。”一談起自己的成長經歷,山沖學校的年輕教師龔嫣就深有感觸地說,名師領頭指路,同伴互相學習,在這里,大家亦師亦友,互相提高。與可敬的老師為友,更有努力的方向;與優秀的老師為伍,更知內力欠缺。

龔嫣話語中的劉映老師是山沖學校的語文名師,又是該校語文工作室負責人。在工作中,她鼓勵學員主動學習、探索創新,而非僅僅按部就班、接受指令。在工作中,她嚴謹細致,生活中親切隨和,她扎根于初中教育領域,作為學者、專家,她以熱情和高度的責任心帶領著年輕教師一起成長。

“在給年輕教師教授經驗的同時,自己也在不斷地提高,可以說,年輕人對我的成長也有幫助。年輕教師思想新,動手能力強,有激情,這些都對我有很大的幫助,讓我更好地在教學中鉆研、提高。”劉映說。

龔嫣和劉映是教學中的師徒,生活中的朋友。在山沖學校,通過師徒結對的方式提高學校教學水平已經成為常態,這也是絳縣各所學校開展的師徒結對共同提高的教育教學常態。

近年來,絳縣堅持學科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始終堅持“有統籌安排+有跟蹤推進+有結果展評”的閉環培養模式,開展以校為本的青年教師培養。絳縣各初中學校依托工作室名師,擴充了骨干教師團隊,扎實開展了校內“師徒結對”工作,師徒之間的互相“聽評課”成了教師工作日常。城關初中的“中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山沖學校的“育新工程”,縣直初中的“青藍結對工程”,為青年教師的成長源源不斷地注入活力。

同時,該縣還注重教研室學科工作室學員教師的培養。在學科工作室內部,首先將名師與學員教師校際“師徒結對”;其次,要求名師指導學員教師備課,堅持每月“示范一節課、診斷一節課”,互相聽課、共同進步。每學期,教研室組織開展一次工作室學員教師成長展示活動,梯次推動形成全縣青年骨干教師團隊,一批年輕的優秀教師嶄露頭角。在今年開展的運城市中小學教師優質課評選中,絳縣19名初中教師參賽,龔嫣、王峰等8名教師獲得一等獎。

絳縣“名師工作室”學員教師王楚楚說,聽課互助活動讓她在教學中收獲很大、成長較快。去年以來,她在“名師工作室”的幫助下,和名師一起研讀新課標、探討教學設計,尤其是彭海芝老師在百忙中多次跨校磨課,不吝賜教,在名師的陪伴與共同努力下,她兩次在全市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賦能發展

教育有未來

在開展“名師工作室”工程建設中,絳縣教育局以“五有”行動為著力點,持續深化著“名師工作室”的各項工作,不僅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也使得各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建立基地校,活動有陣地。該縣為融合發揮“工作室+基地校”工作模式下的輻射引領作用,結合縣域校情與學科實際,將語文、歷史、生物3個學科的基地校設立在城關初中,英語、物理2個學科以山沖學校為基地校,數學、道德與法治2個學科基地校設立在縣直初中,化學學科基地校設立在橫水初中,地理學科基地校設立在衛莊初中,這種模式促進了各初中教學進一步發展。

研修學習,成長有路徑。該縣“名師工作室”成員的專業研修,始終堅持“請進名師解惑+共讀專業書籍+走出學習交流”的成長路徑。該縣積極支持“名師工作室”成員外出培訓學習,鼓勵她們將學習收獲實踐于教學工作,并將外出學習的所思所悟轉化為課堂上可見可感的具體要素,讓教師們在專業成長中“看得見,學得會”。

專業探索,實踐有方向。在促進教育教學方面,該縣實施專業探索,始終堅持“課堂教學+試題講評+試題命制”的實踐方向,促進教師成長。并通過課堂教學探索、試題講評探索、試題命制探索的方式,以“五說”式試題講評,積極探索示范課堂教學,引領全縣教研工作。

培養骨干,過程有閉環。該縣堅持學科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始終堅持“有統籌安排+有跟蹤推進+有結果展評”的過程閉環,為青年教師成長源源不斷地注入活力。

引領帶動,輻射有成效。該縣堅持“名師工作室”核心成員的專業引領,始終堅持“名師培訓+名師送教”的成效輻射方式。不斷開展區域教研、名師送教活動。工作室核心成員屢次按要求協助教研員做好縣域學科培訓教研,做到先課例示范、再講座詮釋、后解疑釋惑。依托校內工作室名師,組織開展基于課堂教學和試題講評的、以“同課異構、同課同構、同課移植”為方式的系列教研活動。并結合校情、學情量身設計適合學生們的課堂教學。

絳縣教育局教研室初中組組長陳海麗告訴記者,“名師工作室”以點對點、面對面的方式指導引領了一批青年教師成長,在全縣教師中掀起了“學名師、成名師”的學習高潮,為促進全縣初中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再賦新動能。

“‘名師工作室’的建設,找到了絳縣教師專業整體發展的‘金鑰匙’,開啟了絳縣教育健康發展的專業化道路,對全縣教育教學的提升產生了化學效應,各所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較大提升。下一步,我們將鍥而不舍,持續推動,為絳縣教育教學的高質量發展不斷努力探索,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絳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海龍說。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