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4-28
本報記者 孫 雄
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使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村民告別牌桌酒桌,走上健康“舞臺”……臨猗縣嵋陽鎮嵋陽村緊緊圍繞群眾各類需求,進一步健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體系,積極探索文明實踐之路。如今的嵋陽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猶如陣陣春風吹拂,溫暖該村的每個角落,滋養出鄉村文明新氣象。
近年來,嵋陽村始終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作為“推進移風易俗、摒棄陳規陋習”和總攬全局工作的主要抓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家庭在傳承文明、弘揚美德、促進社會和諧中的基礎作用,全力推進鄉風文明創建,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建章立制 強化實踐陣地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
為了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貼近群眾、服務群眾的積極作用,嵋陽村高度重視,積極部署,深入謀劃,以文明實踐推動“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堅持將創建工作納入年度工作目標任務中,成立了由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兩委”干部、居民組長、“七會”成員組成的領導組,定期召開工作分析會,形成青、婦、武、群、團組織聯動,黨員包戶,廣大群眾共同參與創建活動態勢。同時,按照“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的要求,結合該村實際,認真分析,廣泛征求意見,制訂了精神文明創建實施方案,提出了“講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創文明村”的口號,做到思想統一、目標明確、責任到人。
嵋陽村不斷鞏固和強化基層宣傳思想工作陣地,讓群眾在“家門口”學習新理論、新知識,享受新時代福利,把新思想、新政策、新技術、新活動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了群眾身邊,不僅豐富了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也為全村發展凝聚了思想力量。
營造氛圍 提高村民素質
宣講陣地“用”起來、紅色基因“傳”下去、核心價值觀“樹”起來、傳統文化“活”起來。
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是加強新時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的有效途徑。為弘揚文明健康的時代新風,嵋陽村積極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通過各種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把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時代精神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凝聚人心,激發干勁。
為了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讓廣大群眾都能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參與者。嵋陽村制定村規民約,規范村民行為,提升村民素質,以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為載體,開展評選“德孝之星”“長壽之星”“軍營之星”“驕子之星”“致富之星”“治家之星”等活動,大力表彰和宣傳該村在各個領域精神文明建設中涌現的模范個人。同時,開展普法教育,引導村民自覺做到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會議、廣播、喇叭、文化墻等載體開展經常性宣傳活動,有效提升村民素質。
通過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嵋陽村出現了“三多三少”的喜人景象,即愿意參加學習和文化活動的多了,閑聊講是非的少了;料理家務、顧家的多了,無所事事的少了;勤勞致富的多了,吵吵鬧鬧的少了……
齊頭并進 助力鄉村振興
統籌鄉村產業和精神文明齊頭并進是嵋陽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活力源泉”。該村扎實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讓村民“富了腦袋、鼓了錢袋”,參與文明實踐更加積極。
在志愿服務活動中,嵋陽村始終把各類活動的開展和促進經濟發展、為民辦實事結合起來。近年來,該村實施基礎設施提升工程,爭取資金完成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硬化田間道路2700米,鋪設沙石路2500米,完成防滲渠道建設5000米;開展美麗宜居示范村建設;完成文化記憶工程和精神文明實踐廣場建設項目;實施巷道亮化工程;多方籌資6萬元完成深度貧困戶危房重建工作;實施產業優化,引進鮮桃品種十多種,培育建設100畝示范園,引導農民科學種田。
“文明實踐活動引導村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他們既是道德建設的參與者,又是道德建設成果的受益者,促進了我村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促進了文明和諧美麗的新農村建設。”該村相關負責人說。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如今,在嵋陽村隨處都能感受到文明實踐帶來的“紅利”——環境變美了,村子隨處都是優美的風景;鄉風變好了,群眾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