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fā)布者:時間:2023-04-26

運城晚報訊(記者 劉亞)“竹因節(jié)而雅,蓮因潔而尊,人因廉而正。”為弘揚廉政文化,培育學生敬廉崇潔的價值觀,助力營造“人人思廉、全民崇廉”的良好社會氛圍,運城博物館于4月25日走進海倉學校開展廉政文化主題活動,讓“廉潔之花”在菁菁校園綻放。
“清”風徐徐拂校園,“廉”蕊朵朵有馨香。運城博物館工作人員深入挖掘河東歷史中“勤政、清廉”的文化內核,以河東廉吏——“鐵漢公”薛瑄的生平、廉潔軼事為依托,向學生展示獨特的清廉文化,傳達思廉、崇廉的價值觀,真正實現以古鑒今、古為今用。
運城博物館工作人員劉貞介紹,明代著名學者薛瑄是河東三大名門望族薛氏一族的代表人物,亦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廉吏,被譽為光明俊偉的“鐵漢公”。久居官場,使薛瑄對廉潔從政有著清醒的認識。他在《從政錄》中將官員的廉潔分為三重境界:“有見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節(jié)而不茍取者;有畏法律保祿位而不敢取者。見理明而不妄取,無所為而然,上也;尚名節(jié)而不茍取,狷介之士,其次也;畏法律保祿位而不敢取,則勉強而然,斯又為次也。”
“河東廉吏”知識課堂結束之后,運城博物館工作人員組織學生開展了“手作團扇話廉潔”DIY手工環(huán)節(jié),以“愛蓮”即“愛廉”為背景,通過作一絹團扇,送“廉潔”清風的方式,弘揚廉潔文化,厚植清廉情懷。
“廉潔文化正風氣,奮發(fā)有為勇擔當”。廉政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的開展,營造了“以廉為美、以廉為樂、以廉為榮”的校園文化氛圍,引導學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崇德尚廉,修身養(yǎng)正,做新時代追夢人。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fā)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