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4-19
市政協委員 史 晴

我市中藥材資源豐富,是全國中藥材產銷大市。目前,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80萬余畝,年產量30萬余噸,年產值20億余元。但在中醫藥產業發展上仍存在科研滯后、管理技術欠缺、市場不規范、中醫藥人才匱乏等一系列短板。
為此建議:一是加強品牌建設,提高產業發展精準度。深入挖掘全市中藥材資源優勢,抓好中藥材品種發展,加快確立一批區域品種,培育一批區域品牌。同時,加大資金扶持、招商引資力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打造一批在全國叫得響的運城中藥材優勢品牌。二是加快建設中藥材市場,完善質量監管體系。盡快籌建專業化中藥材交易市場和產地批發市場,提高我市中藥材的知名度和以質論價的話語權。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機制和監測體系,規范中藥材流通秩序,促進中藥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三是推動藥旅融合,促進增值提效。充分挖掘優勢,把中藥材生產與各縣(市、區)的文化、旅游等產業融合起來,開辟中藥材特色旅游景區、項目,以藥帶旅、以旅促藥,把中藥材專業鎮打造成各縣(市、區)轉型發展的新引擎,助力高質量發展。四是傾力培育引進人才,強化人才支撐保障。打破制度壁壘,積極做好民間中醫人才的認定工作;引進培育中藥材種植養殖生產管理技術人才,加快中藥材生產標準化進程。 (市政協委員史晴建議)
文字整理: 記者 余 果 牛嘉榮 郝麗莎 見習記者 許 菲 攝影: 記者 金玉敏 陳方斌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