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fā)布者:時間:2023-04-18
馬建峰
一
夏都,華夏一方凈土
傳說孕育的古文明里
點點星火在瑤臺山頂閃耀
河流淙淙
走近故鄉(xiāng)
這土地和山川
可是母親戴著曾經(jīng)的花蓋頭
續(xù)寫新時代的光陰
藏著六千年石蠶蛹的師村遺址
能否記得遠祖生存的堅毅
漫過鄉(xiāng)野的河流
銘刻這豐饒土地
母親,我的故鄉(xiāng)
我不敢輕易忘記叮嚀
只怕一個轉身
錯失最深情的凝望
二
春來了
待花開
沽一壺老酒
放在春燕山腳下
此刻
歷史長河里閃亮的符號
擦響河面漂移的漣漪
瑤臺
遠古戰(zhàn)火敲響第一面戰(zhàn)鼓
這方土地從此崢嶸
三
山下的白沙河
水面如境,安逸靜美
采一抹晚霞
揉成故鄉(xiāng)溫和的錦緞
此刻,把自己交給這水
融進日月星辰
再遙遠的行程
離不開故鄉(xiāng)生長的粟禾
留一份牽絆給思念吧
在季節(jié)輪回里
一滴滴融進新時代的奔涌
四
離殤,想起故鄉(xiāng)的曾經(jīng)
穿過槍林彈雨的韓家?guī)X煥發(fā)新顏
唐宗屯兵的金樓山上
仙蟾望月,風景秀麗
被歲月渲染最紅的彩霞
想起氤氳著負氧離子的
大片泗交山林下
嫘祖教民繅絲的從容
為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圣賢
禹王臺上盼夫歸來的涂山氏女嬌
書寫筆陣圖的衛(wèi)夫人
鳴條崗上伏案疾筆的涑水先生
跨進堆云洞
古樸的磚瓦還能否聽見
幾十年前夜校里的朗朗書聲
還能否看見深夜油燈下
為河東百姓指明方向的康杰先生
著一身粗布袍衣
以悲憫血濺青臺
在東下馮、崔家河、西陰
這靜默的方圓經(jīng)緯
一定會遇見一片云彩
膜拜遠古和周漢的文明
厚重夏都,我該怎么來讀你
一步一句洞察你的深邃
五
緊隨峨嵋?guī)X的涑水河
滋潤這深情的土地
整齊規(guī)劃的工業(yè)區(qū)
展示夏都新的興起
格瑞特莊園里的瓊漿
宇達園區(qū)里神態(tài)各異的銅雕
走進九州百姓家的夏樂西瓜
孕育在泗交云霧里的厚民晉茶
一抹相宜
寫成夏都新的“四貴”
我徜徉在鳴條崗上
春天的鳥鳴里
聽見溫公祠
飄蕩悠遠的歷史余音
六
今日,夏都草長鶯飛
沐浴花的海洋
蓬勃的故鄉(xiāng)
張開熱情的臂膀
朋友
來夏都吧
以樸素的情懷
嘗一嘗傳承千年的美食
品一品高山茶香
看一看建自元代的“小布達拉宮”
讀一讀東坡先生寫就的杏花碑銘
與古人擦肩
與美景相伴
待飛鳥越過山巔
采一片南端大河的翠綠
總有一抹相遇
美好在新時代的夏都土地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wǎng)-運城日報 ”。
凡本網(wǎng)未注明“發(fā)布者:運城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