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4-12
董寧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臨猗縣認真貫徹黨中央和上級決策部署,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牢記“國之大者”和做好各項工作的強大動力,在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上出實招、見實效,堅持預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化解前、化解走在激化前的“三個走在前”工作目標,以臨猗一域之穩定護航全市、全省乃至全國之穩定。
堅持人民至上,做到預防走在排查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但也很樸素,歸根結底就是讓全體中國人都過上更好的日子。”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平安是一切幸福的基礎,要實現平安,必須做到預防在前。臨猗縣作為一個農業大縣、人口大縣,近年來由于受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農民收入減少,各種潛在矛盾風險不同程度存在,所以必須下先手棋,先走一步,做到預防在前。一是廣泛開展“法律六進”活動,把法律交給人民群眾。實踐證明,法律不但是解決矛盾的最佳武器,更是預防糾紛的最好手段。通過線上與線下、傳統與現代、普遍與精準等相結合方式,廣泛開展法律宣傳教育活動,每年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500余場次,惠及群眾10萬余人次,通過把法律交給人民,讓人民懂得合法與違法的界線、權利和義務的取舍,從而做到遵法守法。自2020年以來,我縣有效警情和人民法院民事立案數呈連年下降態勢。二是廣泛開展積極向上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把歡樂交給人民群眾。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在全縣廣泛開展積極健康向上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全縣284個村(社區)成立了群眾性文藝隊伍,組織開展送戲下鄉、群眾自編自演節目、廣場舞比賽等活動,全年開展各類活動2500余場次,群眾在享受文娛活動的同時,精神得以豐富、情操得以陶冶、歡樂得以常駐,有效地增加了社會和諧度。三是廣泛開展普惠性心理服務活動,把愉悅交給人民群眾。現代社會生活高度緊張,一部分人心理處于亞健康狀態,一丁點火星可能形成燎原之勢,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我們采取社會購買和各村(社區)業余坐班傾聽相結合的方式,在每個村(社區)設立心理咨詢點,通過廣泛開展團體講座、個體輔導等各種心理疏導服務活動,讓每一個人身心得以放松,怨氣、戾氣得以緩解,社會更加平和。同時,開展重大項目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做到評估全覆蓋、風險全預測,實現項目穩步推進與社會穩定良性互動。
堅持夯實基礎,做到排查走在化解前
沒有矛盾風險的社會是不存在的,社會就是在解決一個個矛盾風險過程中前進的。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一半。我們要做的就是夯實基層基礎,把矛盾風險及早發現,做到排查在前。一是網格基礎信息必須完整準確。實踐證明,網格化管理是社會治理的有效手段。在精細、科學劃分網格基礎上,將網格內的人、地、事、物、組織全部納入管理范圍,全部信息必須完整準確并動態掌握,做到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在第一時間收集并更新。目前全縣共劃分網格832個,網格內基礎信息完整準確,給平安臨猗建設提供了基礎性支撐。二是排查走訪必須常態重點。在基礎信息全面掌握的基礎上做到重點排查和常態排查相結合,實現重點人員全掌握、重點部位全看住、重點事情全防住。三是加強分析研判。分析研判是工作導向性基礎。縣鄉村三級綜治中心每日對網格員上報的各類信息進行分析,每周對矛盾風險進行研判,每月、每季度進行匯總討論,找出其中規律和導向,及時給黨委、政府提供決策依據。自2022年以來,給各級黨委、政府提供有價值建議23條。
堅持及早介入,做到化解走在激化前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對待矛盾風險我們必須敢于直面、善于化解,做到化解在前,嚴防激化。一是加強基層調解能力建設。據統計,臨猗縣90%以上矛盾糾紛發生在村(社區),要把矛盾糾紛消化在基層,保證不外溢,必須做到力量下沉,加強基層調解力量。實踐中我們采取“1+X+N”的辦法,極大地提高了基層調解能力。“1”是指村(社區)網格員、調解員;“X”是指村(社區)老年協會、婦女組織等群團和社會力量;“N”是指聯系各村(社區)的律師、法官、檢察官、警官、心理咨詢師、鄉鎮包村干部和相關單位派駐力量。當村(社區)網格員、調解員在化解矛盾糾紛過程中需要相關力量幫助時,這些“N”力量在第一時間發力,協助完成任務。村(社區)網格員、調解員就像吸鐵石一樣,對下通過排查介入,把矛盾糾紛找出來,對上通過對接機制,把縣、鄉力量吸引下來,形成合力,把矛盾糾紛風險隱患牢牢吸附在當地。全縣每年化解各類矛盾糾紛2000余件,其中82%在村(社區)予以解決。二是加強三級矛調中心運行機制建設。在三級矛調中心建立健全分類受理、歸口辦理、協同處理、閉環管理的矛盾糾紛協調化解機制,實現矛盾糾紛有人理、有人管、兜得住的工作局面。三是形成大工作格局和合力。建立縱向的縣鄉村三級矛調中心矛盾糾紛雙向移送化解機制和橫向的人民調解與信訪調解、行政調解、訴訟對接機制,確保三級中心和成員單位職責明確、分工明確、相互配合,在全縣范圍內形成工作合力,確保矛盾不外溢,控制在縣域范圍內,近3年來全縣沒有新增超出縣域范圍的矛盾糾紛。
(作者單位:臨猗縣綜治中心)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