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同題“作文”展·投資運城,改變什么?

垣曲:奠定“新格局”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4-10

記者 陳永年

放眼更長的時段來觀察區域經濟發展,就更能察覺招商引資項目對于當地產業布局、經濟發展以及就業、生態等的影響與改變。

4月4日,記者在垣曲縣看到了傳統產業孕育的新生力量,看到了青山綠水換回的真金白銀,看到了往日的包袱變成了當下發展的資源。一系列新變化,都源于國家產業政策結合當地資源稟賦的規劃布局,以及體現規劃布局的一個個招商引資項目。

食用菌產業

“傳統優勢”迎來“新生力量”

4月,正是羊肚菌的收獲季。

垣曲縣皋落鼎諾種養專業合作社社員在采收羊肚菌。本報記者 金玉敏 攝

在垣曲縣皋落鼎諾種養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鼎諾合作社”)的大棚里,一株株羊肚菌淡黃褐色的菌蓋,像不規則的小雞蛋,上面的褶皺,既像蜂巢又像羊肚,放眼望去,在深色土壤的背景下,宛如倒過來的超級“星空頂”。幾個當地的村民提著小塑料桶分散在大棚中采摘,一些黑色滴灌帶放在中間的過道上——這些原本屬于蔬菜,羊肚菌采摘完后,大棚里撒上肥料,就可以種菜了。

在鼎諾合作社,種植羊肚菌的大棚有43個,種植面積達120畝。據說這樣的羊肚菌設施種植面積,在全國都能數得上。

垣曲縣皋落鼎諾種養專業合作社整齊排列的設施大棚。本報記者 金玉敏 攝

年輕的技術員李宇杰,從去年11月開始種植到現在,除了春節回家幾天外,就一直守在這里。這里的采摘已經持續了約一個月,再過半個月,這一季的種植就算結束,他也可以回家休整一段時間了。

羊肚菌營養豐富,目前鮮菇每公斤的市場零售價在160元左右,批發價也達到120元。種植收益高,要求必然也會高。

今年是鼎諾合作社規模種植羊肚菌的第二年。這個以種植西紅柿、豆角、辣椒、黃瓜等大棚設施蔬菜而知名的合作社,目前蔬菜種植面積依然保持在500畝左右。一些大棚在歲末年初幾個月的時間里被閑置,經過試驗,合作社種上羊肚菌,實現現有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羊肚菌產量提高了不少,估計每畝會在750公斤至1000公斤,純收益約在10萬元,這段時間各縣來參觀的人不少,很多人對這個產業都感興趣。”鼎諾合作社總經理郭王俊說。

隨著合作社種植規模的擴大,特別是有意愿參與的人越來越多,合作社決定在縣里的支持下再建一個菌種廠。

“在當地建設菌種廠,可以更好地降低成本。種植羊肚菌,每畝需要150公斤的菌種和3000公斤的外源營養袋,這些都需要從外地運輸。按今年的種植規模,總運輸量達378噸,運輸成本不小。”李宇杰介紹說。

據了解,目前菌種廠所需的高壓罐等設施已經到位,預計今年七八月投產。到時,運城種植羊肚菌就不用再到外地拉菌種和營養袋了。

羊肚菌堪稱垣曲縣食用菌大軍中發展勢頭迅猛的新丁。目前,全縣清廉村鎮銘食用菌產業園、垣曲縣清源村綠香春溪食用菌產業園、皋落村鼎諾食用菌產業園、清廉村舜裕豐食用菌產業園4個產業園區的羊肚菌,規模已有240多畝。

垣曲縣有著豐富的林木資源、優質的水資源以及獨特的氣候優勢,再加上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宜食用菌的發育和生長,垣曲縣食用菌也因此聲名遠揚。

目前,垣曲縣香菇、木耳、羊肚菌等食用菌種植涉及8個鄉鎮24個村,帶動農戶300余戶,擁有娟娟、鼎諾、鎮銘等一批成熟的食用菌合作社,種植、初加工合作社(企業)30余家,香菇深加工企業2家。食用菌全年產量約8500噸,年為菇農創收4000萬余元。

去年以來,垣曲縣將打造“國家級食用菌產業基地”作為“五基地”的一個主要方面,以資源為依托、園區為載體、市場為導向、效益為核心、增收為根本,推動食用菌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市場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同時,重點實施“11523”戰略規劃,即在亳清河沿線建設10個標準化食用菌產業園區,示范帶動其余鄉鎮至少完成1個食用菌產業園區建設,全縣食用菌生產加工龍頭企業達到5家,帶動2萬人參與到食用菌全產業鏈中創業就業,人均增收3萬元。

新能源產業

“好風好水”變成“新興產業”

行走在垣曲,藍天白云之下,遠方山頂上呼呼旋轉的風力發電機葉片,順著山勢靜默著的黑色光伏板,加上隱身在深山之中正在建設的抽水蓄能工程,共同構成了垣曲縣的新能源產業格局。

垣曲縣擁有華北地區最大的人造內陸湖,全年日照時間2000多個小時,風、光、水資源非常豐富。如今,發力放大自然資源優勢的垣曲縣,將打造“新能源產業基地”作為全縣“五基地”產業發展的重點,通過一批新項目的支撐,新的產業發展極已經隱然成型。

垣曲能科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垣曲能科”)的垣曲100MW多能互補項目總投資3.7億元,裝機容量100MW,占地面積3000余畝。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可達1.4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4.3萬噸,減排SO226噸、NO227噸,CO210萬噸。

“距全容量并網剩余57天”,走進項目部,大廳中一個倒計時牌非常顯眼。“目前,項目已完成首批并網,正在施工的光伏區鉆孔工程完成80%,澆筑工程完成60%,支架和組件安裝完成超過一半。目前300多個工人正在加緊施工,我們計劃在6月底實現全容量并網運行。”項目負責人賈鵬飛介紹道。

垣曲能科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建中的垣曲100MW多能互補項目。 金玉敏 攝

垣曲發展新能源產業的東風,吸引了一大批新能源企業,支撐著新能源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目前,已經并網運行的項目有——

中電投垣曲200MW風電項目,總投資約17億元,年發電量約1300萬度;

阿特斯垣曲縣10MW集中式卓光光伏扶貧電站項目,總投資額7500萬元,年發電量約1300萬度;

垣曲縣50MW光伏發電項目,采用農光互補模式,頂上發電、地上種田,年發電量6666萬度……

在建的重點項目有——

總投資3.7億元,裝機容量100MW的能科威頓100MW多能互補項目;

總投資4.1億元,裝機容量100MW的晉能100MW集中式光伏項目;

總投資2億元,計劃分5年實施完成,部分項目已并網發電的威頓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總投資0.45億元,包括300個充電槍、儲能及附屬服務設施建設等的森康垣曲縣新能源充電站項目……

另外,還有中核垣曲縣200MW/400MWh現代自動化獨立儲能項目、垣曲縣200MW/400MWh獨立調峰調頻儲能項目等擬建項目;還有中電投垣曲300MW二期光伏復合項目、垣曲縣華能國普200MW平地風力發電項目等儲備項目;還有中核垣曲縣200MW/400MWh現代自動化獨立儲能二期項目、垣曲縣縣域智慧能碳管理平臺、垣曲縣空地分散式光伏風電項目等謀劃項目。

盡管垣曲縣的風電、光電項目風生水起,但說到能源板塊,哪能繞得過抽水蓄能。

山西垣曲抽水蓄能電站位于解峪鄉,是國家能源局確定的“十三五”重點能源建設項目,2018年至2022年,連續5年列入省、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該項目設計安裝4臺30萬千瓦機組,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設計年發電量12.01億千瓦時,年抽水電量16.02億千瓦時,總投資79.6億元,2020年2月開工。目前,項目建設正有序推進中。

今年1月,同樣位于解峪鄉的垣曲二期抽水蓄能電站,獲得省發改委核準,目前正在辦理前期手續。該項目設計安裝4臺30萬千瓦機組,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設計年發電量15.01億千瓦時,年抽水電量20.01億千瓦時,總投資94.08億元。

采訪中記者還了解到,目前該縣還在積極謀劃新的抽水蓄能電站項目。

為了促進垣曲縣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該縣專門編制了新能源產業基地規劃方案,闡明垣曲縣能源發展的現狀、主要目標、基本原則、發展任務和保障措施。根據最新的數字,目前垣曲縣內已運行新能源企業4家,總裝機容量273.8MW。2022年發電量為4.1億千瓦時,截至2022年12月底,累計發電量18.9億千瓦時。

尾礦資源綜合利用

“變廢為寶”實現多贏

走進山西翌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翌佳”)熔煉車間,門口整整齊齊堆放著由含銅、鎳及貴金屬物料預處理而成的“料磚”。巨型生產設施隆隆作響,一批批“料磚”投入生產線后,被提煉出冰鎳、冰銅、鎳銅合金等有價金屬,剩余的尾渣再制成建材產品,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

山西翌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熔煉車間作業。 本報記者 金玉敏 攝

目前已經投運的山西翌佳年處理30萬噸銅冶煉棄渣及15萬噸工業危廢綜合利用項目占地140畝,總投資2.8億元,年可處理銅冶煉棄渣30萬噸,固(危)廢15萬噸。項目于2022年正式投產,當年產值即達3億元,2023年預計產值可達7億元。

目前,公司的熔煉車間、預處理車間、綜合回收車間,以及辦公樓、宿舍樓、研發中心等配套設施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氯氧焙燒車間已經建好,正在進行冷調試,預計七八月份正式投產。該車間投產后,可將目前生產的鐵粉進一步加工成鐵球團,延伸鏈條,提高利潤率。

目前,山西翌佳還有一個年處理12萬噸廢舊新能源動力電池綜合利用項目正在辦理前期手續。該項目采用國內先進的成熟技術,結合自主知識產權,對廢舊新能源動力電池與黑粉綜合利用,從中提煉出碳酸鋰、氧化鈷、氫氧化鋁及鋁、銅、鐵等金屬,打造鋰電新能源的循環產業鏈。

山西翌佳常務副總張浩說:“今后,我們公司將充分利用垣曲縣的本地資源,進一步深化資源綜合利用,與垣曲縣實現共同發展。”

山西翌佳能落戶垣曲縣,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看中垣曲縣的本地資源,綜合利用、變廢為寶式的轉化,使有限的資源實現無限循環。

該縣招商引資服務中心主任黃金水說:“2019年之前,全縣的尾礦利用處于技術試驗和初步謀劃階段,2019年到2021年屬于試生產和進一步研發階段,高度不夠,系統性不強。到了2022年,隨著縣委、縣政府打造‘全國重要的尾礦資源綜合利用基地’戰略目標的確立,尾礦綜合利用正式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目前在科研成果轉化和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尾礦利用進入了快車道。”

華兆住工ALC裝配式建筑新材料項目,總投資10億元,占地約500畝,共建8條生產線,全部投產后年綜合利用尾礦130萬噸,年產320萬立方米各種新型建筑材料。今年3月份動工;

中集采聯合建材(重慶)有限公司年處理200萬噸工業固廢及綜合利用項目,總投資1.2億元,年綜合利用尾礦200萬噸,生產預制件、UHPC預混料、透水面磚、建筑用磚等。預計年產值2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50個。目前項目已注冊公司、立項備案、確定選址,其他前期手續正在辦理中;

山西俱安輕炻發泡陶瓷保溫裝飾一體板及空心陶瓷微珠項目,總投資2.5億元,目前一期2條生產線已經投產,主要生產輕炻發泡陶瓷保溫裝飾一體板材。生產空心陶瓷微珠、輕瓷保溫裝飾復合板等多種產品的二期項目正在籌備之中。項目全部投產后,年綜合利用尾礦可達200萬噸……

目前,垣曲縣有銅棄渣處理利用企業2家,尾礦綜合利用企業4家,年可消化尾礦近600萬噸,但這對于每年的尾礦增量來講,綜合利用的空間依然很大。

在未來,垣曲縣將繼續推進尾礦利用招商引資工作。同時,還正在籌備建設公益性的尾礦綜合利用中心,由政府投資建設,根據企業對原料的不同要求,對尾礦資源進行初加工,再提供給企業使用。

對尾礦資源進行綜合利用,垣曲縣資源豐富,企業就地取材就可實現“變廢為寶”,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又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多贏。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