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琢磨透“土特產”調研行之夏縣西瓜

甜蜜一夏 樂在瓜中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4-10

記者 余 果

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到立夏,這也是夏樂西瓜頭茬瓜成熟的時候。經過多年發展,夏樂西瓜已經成為夏縣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與主導產業,更是夏縣農業產業的一張亮麗名片。

夏樂西瓜根植綠色沃土,瓜形美觀、皮薄瓤沙、脆甜透香、老少皆宜,被評為山西省著名商標、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夏都四貴”之一。頭茬的夏樂西瓜,市場銷售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以其獨特品質樹起了品牌,闖出了市場,被擺上大中城市的超市貨架,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近日,記者來到夏縣,探訪夏樂西瓜的崛起之路。

“西瓜大王”田紅衛

夏縣地處暖溫帶,生態良好,氣候溫和,民風淳樸,是個傳統農業縣。該縣有著精耕細作、種植西瓜的悠久傳統,西瓜栽植歷史據說可追溯至南宋時期。

1991年,夏縣廟前鎮王峪口村村民田紅衛在趕集時遇到了農業部門組織的科技下鄉宣傳車,拿到了一本免費的《西瓜優質高效栽培技術》。聯想到當地種植西瓜的悠久歷史,他開始認真學習了解新的西瓜品種和栽植技術,并以棉瓜套種模式試種了2.5畝“鄭雜五號”西瓜。

當年,2.5畝地平均純收入達到2500元。這是此前土地產出效益的10倍。第二年,田紅衛蓋起了“一磚到頂”的5間新房,成了全村羨慕的致富戶。

2006年夏縣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開始關注夏縣西瓜這一產業,夏縣西瓜產業開始走上發展快車道。借此東風,2007年,夏縣宏偉瓜業專業合作社成立,夏樂西瓜商標正式注冊。為一個西瓜注冊一個商標,在當時全國僅有3家。這來源于田紅衛對于西瓜品質的自信,也來自于夏縣縣委、縣政府對西瓜產業發展的自信。

2010年,經過多年市場經濟淬煉,田紅衛將目光放到全國市場。他將國內中高端市場很受歡迎的“早佳8424”西瓜品種確定為主栽品種,并相繼突破了無籽化、早熟化、糖分無梯度化等關鍵技術。夏縣大棚西瓜面積由最初的幾十畝發展到了1000畝。

西瓜產業的高速發展,隨即產生了市場無序競爭、魚龍混雜問題。這一時期夏縣注冊的西瓜類商標達到了17個之多。壓價、賣生瓜、外地瓜冒充夏縣瓜問題集中爆發。

面對這些問題,夏縣縣委、縣政府果斷采取有力措施,2015年11月10日,由田紅衛牽頭成立夏樂精品西瓜協會(以下簡稱“西瓜協會”),對內整合品牌,對外重塑形象。協會以夏樂瓜園為示范基地,對所有會員實行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全方位服務。夏縣西瓜重新走上正軌,開始健康有序發展。

2017年,西瓜協會成功申報夏縣西瓜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這一區域公用品牌,初步形成了“區域公用品牌+協會組織+農戶生產”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在技術管理、包裝銷售等“十統一”模式和“八不賣”承諾下,夏縣西瓜開始迎來品牌高速發展期。

2018年,田紅衛為了更好地對接市場,又組織成立了山西夏樂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全國不同緯度的氣候差異,多基地布局生產,市場周年供應,使夏樂西瓜總面積達到了10萬畝規模。

夏縣宏偉瓜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田紅衛在瓜棚內指導瓜農生產。 本報記者 余 果 攝

瓜田里的“90后”

目前,夏縣種植夏樂西瓜的瓜農涉及全縣11個鄉鎮66個行政村,2022年種植大棚西瓜3萬畝,年產優質西瓜29萬噸,總產值達5.4億元,畝均產值1.7萬元,是當地農產品畝均產值的3.4倍;畝均純收入達1.2萬元,瓜農戶均種瓜27畝左右,戶均純收入大多在30萬元上下,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萬元,是2022年該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倍,實現了大面積整體性的較高收入、穩定收入。

據統計,在西瓜協會會員中,有800多名青年扎根黃土地,為夏樂奉獻青春,以農業為發展方向。

時大超,禹王鎮郭里村人,一個“90后”小伙子。與傳統瓜農不太一樣,時大超戴著眼鏡,講話總是熱情洋溢,井井有條。2021年,時大超和妻子一起回到郭里村,加入了夏縣宏偉瓜業專業合作社,承包了20畝地,開始種植夏樂西瓜。

很多“90后”想著往大城市走,時大超怎么就想著回來種瓜呢?

“首先,咱們山西人鄉土情結很重,比較戀家。其次,這兩年農業形勢越來越好,國家的政策支持特別多。再次,夏樂西瓜被評為‘夏都四貴’,是夏縣對外的一張名片。最后,種西瓜能給個人帶來不錯的收益。”時大超侃侃而談。

據了解,去年時大超每畝西瓜地的年收入在萬元左右,這樣的收入比他在外打工確實強了不少,今年他擴大西瓜種植規模,達到26畝。

談及西瓜產業的發展,時大超有自己的見解:一個人在夏縣種西瓜,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來收西瓜。種西瓜必須形成一定的規模、一定的氣候,有自己的品牌,這樣整個西瓜產業才能有好的出路。

田紅衛的女兒田映珍,也是一個“90后”。2016年畢業后,她沒有去“北上廣”,卻選擇了現在很多“90后”忽視的一個職業——“農民”。直到現在,她還清楚地記得論文答辯剛結束,就接到老爸的通知:“趕快回家賣瓜!”

當時有很多人都覺得干農業沒前途,更何況是個女孩子??商镉痴洳贿@么認為,種瓜這件事田映珍一干就是7年!

2015年,對于田映珍一家來說,是關鍵的一年。這一年,田紅衛牽頭成立夏樂精品西瓜協會。以前只是自家種西瓜賣西瓜,現在帶領夏縣的農民一起種西瓜,一起賣西瓜,做全產業鏈。

“很慶幸父親給我創造了一個好的平臺,讓我發掘潛能、展現自我!也希望在父親的帶領下,我也能在夏樂西瓜這項事業上,堅守一輩子!”田映珍說。

構建開放發展新格局

在合作社的西瓜大棚里,記者看到每一條西瓜枝蔓上都有標簽,上面標有不同的數字。

田紅衛介紹,這個就是夏樂西瓜的檔案化管理,做到了瓜瓜都有標識碼,顆顆都有成長卡,確保了瓜農只種標準瓜。

據了解,西瓜協會以夏樂瓜園為窗口,對所有會員種植的西瓜實行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全方位服務,構建“十統一”經營模式,即統一技術規程指導、統一生產監管、統一使用并維護“夏樂”品牌商標、統一質量標準等級、統一認證產品證書、統一組織培訓、統一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統一供應種苗及各種生產資料、統一包裝銷售、統一售后服務。

其中,為了做到統一的質量標準等級,每年西瓜上市前,西瓜協會還會配備專業驗瓜師,保證送到消費者手里的個個都是精品瓜。

鍛鑄職業農民新隊伍。西瓜協會始終堅持品牌引領、標準化先行,打造夏樂精品瓜業良性發展產業鏈;鍛造了一支2000多人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構建創新創業四大平臺(田紅衛勞模創新工作室、運城市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基地、夏縣青年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巾幗創業就業示范基地),培育700名會員獲得《山西省高素質農民技能證書》。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以夏樂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打造集“公司+合作社+協會+基地農戶+銷售團隊+互聯網”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聯合體,創立五大產業運營體系,推進“五品”創新發展模式,開展六項生產服務活動,實行“十統一”經營管理,組織引領6000多名瓜農在廣袤的綠色田野干甜蜜事業、做品牌文章,把小西瓜“種”成富民大產業。

多元化發展。產業聯合體著力實施開放性產業發展新戰略——技術品牌雙輪驅動、生產基地全國布局、市場產品周年供應。種植區域由夏縣核心產區拓展到我市的聞喜、永濟、鹽湖、河津、臨猗、垣曲、芮城等7個縣(市、區),以及省內的襄汾、安澤、清徐、左云等地,并且延伸到甘肅、陜西、云南、海南四省,輸出優種、技術與品牌,利用當地土地、人力、資金和溫差等優勢資源,建立10萬畝夏樂西瓜種植基地,巧做“土特產”大文章,全時段持續供應市場、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產品暢銷全國50多個大中城市高檔商超。

眼下,距離西瓜上市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田紅衛向記者介紹,各項準備工作已在抓緊進行。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