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02-15
本報評論員
營商環境是一方地域的名片,更是支撐經濟發展的最大軟實力。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契機,我市開展整治“吃拿卡要”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就是一次“自我體檢”,對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整治“吃拿卡要”,使全面從嚴治黨持續深入。“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開展整治“吃拿卡要”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從本質上講,就是刀刃向內、堅決與不正之風斗爭到底的自我革命。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繼續以自我革命的勇氣擔當作為,深入推進黨的作風建設,持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向每個黨支部和每名黨員覆蓋,在凈化政治生態、優化發展環境、嚴明紀律作風上展現新作為、呈現新氣象。要從講政治的高度深刻認識整治“吃拿卡要”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意義,通過整治“吃拿卡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紀律上的“規矩人”,搭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推動全市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整治“吃拿卡要”,為高質量發展加油賦能。營商環境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良好的營商環境具有“洼地效應”,是發展之基、活力之源。優化營商環境,是講政治、抓落實的實際行動,是穩經濟、促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強信心、聚合力的有效抓手。營造公平高效、誠實守信、民主法治、穩定有序并且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已成為推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加力突破,將吸引更多資金、技術、人才等各類發展要素的流入與集聚,形成產業集群、發展高地,促進全市經濟從傳統的成本優勢向以品牌、資本、技術、服務、人才為核心的綜合競爭優勢轉變,推動運城經濟高質量發展。
整治“吃拿卡要”,讓營商環境更上層樓。環境就是生產力,環境就是競爭力,“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保持全省第一方陣位次,離不開一流的環境支撐。綠色的生態環境、誠信的市場環境、正義的法治環境、和諧的社會環境、公平的競爭環境、透明的政務環境——人人都是發展環境,事事關系發展環境。“吃拿卡要”是營商環境的蠹蟲。吃一點、拿一點看似不起眼,實則嚴重侵害人民利益,嚴重破壞營商環境,令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深惡痛絕。只有拿下這些“攔路虎”、搬掉這些“絆腳石”,向破壞營商環境行為“亮劍”,以強有力的紀律保障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提升,才能激發各類市場活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我們要以“風物長宜放眼量”的格局、“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敏銳、“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韌勁,在優化營商環境上花大力氣、下真功夫,以實干實績交出優異答卷,持續推動營商環境迭代升級,推動形成“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人人代表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乘勢而上,全力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為奮力譜寫現代化建設運城篇章提供堅強保障。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