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11-26
敏穩
最新研究表明,青少年成為“夜貓子”多年后,這種睡眠模式的轉變增加了青春期后期出現行為問題和大腦發育延遲的風險。
研究發現,在青春期早期(大約12歲~13歲)從早起“百靈鳥”轉變為晚睡“夜貓子”的青少年,更有可能在幾年后出現行為問題,包括更大的攻擊性、違反規則和反社會行為。
新研究還表明,早起的“百靈鳥”和晚睡的“夜貓子”的大腦結構和發育速度不同,包括灰質和白質的差異,這與記憶、情緒健康、注意力和同理心的差異有關。“夜貓子”青少年的腦白質沒有增加到與早起的青少年相同的程度。而腦白質的發育對于支持認知、情感和行為的發展非常重要。
這些發現突顯了關注青少年在青春期早期睡眠習慣的重要性,充足的睡眠對青少年心理和大腦健康都非常重要。
(《中國婦女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