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2-11-25
疫情不會阻擋新生命的誕生,更無法阻隔愛與希望。11月23日,在市中心醫院、市第二醫院醫護人員的協作下,我市首次為新冠陽性孕婦進行接生。經過1個多小時的剖宮產手術,一名女嬰順利誕生,母女平安。這場充滿溫度的愛心接力中,各部門全力以赴、各環節無縫對接,奏響了讓抗疫有力度更有溫度,“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運城篇章”!
11月18日0時27分,市第二醫院收治了一家三口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三人自駕車從新疆返回我市河津,因三人落地核酸檢測均為陽性,河津市緊急將三人轉運至市第二醫院。“接收患者時我們了解到,這一家三口的女主人張萍(化名)今年31歲,是一名援疆教師,還是一名已經懷孕37周以上的孕產婦。”市第二醫院醫護人員告訴記者。
懷孕37周,已經足月,意味著隨時有可能分娩。作為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我市首個核酸陽性的足月妊娠產婦,張萍的這一特殊情況讓所有人繃緊了神經。
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市衛健委決定,將張萍列為“疫情防控特殊人群”重點關注,提供精準服務,并要求市第二醫院(新冠肺炎救治定點醫院)、市中心醫院(新冠肺炎感染孕產婦和新生兒定點救治醫院)制訂緊急救治預案,盡最大努力保障產婦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
市第二醫院為他們三人準備了寬敞明亮的房間和個性化餐食,并派遣專人對張萍進行心理疏導、健康監測。由于市第二醫院沒有婦產科,市中心醫院第一時間派出助產士提前進駐到張萍所在的隔離病區。
參照國家產科質量中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孕產婦分娩期管理建議》,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張紅杰、副院長李曉琴迅速協調相關科室與市第二醫院進行對接,并組織專家討論研判,決定抽調一支由產科、新生兒科、手術室、麻醉科組成的醫療團隊24小時待命,制訂診治方案,啟動應急預案,積極開展術前準備。

11月21日,市中心醫院、市第二醫院的醫護人員斟酌完善手術流程。
住院后,張萍有些焦慮,擔心能否順利生產、寶寶是否會感染新冠。察覺到她的不安與擔心后,醫護人員及時安撫,告知她相關各方已提前做好各種準備,確保其在隔離治療期間能順利分娩。
11月23日中午,產婦出現了陣發性宮縮,有臨產征象。由于張萍頭胎是剖宮產,此次二胎分娩只能繼續采用剖宮產。相關崗位醫護人員迅速出發,直奔市第二醫院手術室。
14時,兩家醫院的醫護人員進入手術室。“你不是第一次分娩了,這次雖然有點不一樣,但不要緊張。請相信我們,現在是一整支團隊在為你和寶寶保駕護航,咱們一起努力。放松,別緊張……”手術開始前,醫護人員和張萍親切交流,再次進行安撫。
14時15分,術前麻醉開始了。麻醉過程非常順利,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平穩。

11月23日,市中心醫院、市第二醫院的醫護人員在進行手術。
14時40分,手術開始。憑著豐富的醫療經驗和精湛的醫技,9分鐘后,隨著一聲嬰啼,一名體重3300克的女嬰順利誕生,大家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15時45分,歷時1個小時后,手術順利結束,母女平安。
雖然手術時間沒有平時長,但厚厚的防護服下,醫護人員的手術衣早已被汗水浸濕,多層手套里的手也已經僵硬……
據悉,女嬰出生后,核酸初篩陰性,目前正由新生兒專科團隊進行照護。為張萍進行手術的醫護人員,也進行了定點隔離。
市中心醫院、市第二醫院相關負責人均表示,將繼續做好張萍母女的后續醫療服務,并以此為契機,精心、精細、精準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孕產婦、新生兒等重點人群的醫療服務保障工作。 (記者 王耀)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