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11-09
他除兇惡、治水患、建學校、興水利,深得百姓敬愛;他倡改革、除積弊,使兩淮鹽政成為國家主要財源;在處理張居正案件關鍵時期,眾人首鼠兩端,只有他獨自挺身而出,奮然曰:“人臣之義,事不避難。難而避之,誰為朝廷任此者?”他端正執法,不偏不倚,使張居正案件得以公正處理。他就是任養心,字子誠,號正宇,明芮城縣太安村人。
出生于芮城縣黃河岸邊太安村的任養心,以勇于擔當、治理有方而名重一時。只可惜壽年不永,最后以憂民之心太盛而早逝,未能在事業上有更大的作為。這不僅是他本人的憾事,也是芮城的憾事,更是明朝一代歷史的憾事。

▲任養心
初露鋒芒 知縣有功
任養心早期是順利的,一路前行,幾無障礙。少年時就以才名重于鄉里,深得地方官及學政使的器重。萬歷初年,為癸酉、甲戌聯捷進士。隨后即被任命為浚縣(當時為北直隸大名府,現屬河南省)知縣。
當時的浚縣,是一個遠近聞名的“獷悍難治”之鄉。社會治安之混亂,讓政府官員聞之頭疼,歷任地方官員無能治理,有些官員甚至因治理不善而逃之夭夭。那些豪強惡棍橫行不法,欺壓鄉里,百姓苦不堪言。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任養心,在此之前,就對此有所耳聞,但他無所畏懼,憑著一股單刀赴會的狠勁,到任之后就開始大刀闊斧地全面整頓。他先從社會治安入手,首先拿那些地痞惡霸開刀。擒賊先擒王,他搜集了這些首惡的種種罪行,在接到百姓狀子之后,把首惡全部緝拿歸案,然后一一對照落實,采取公開審問的辦法,讓群眾現場觀看。那些惡霸地痞一看“來者不善”,都大為驚恐,前來求情,希望任養心能夠對他們網開一面。但任養心堅決不吃這一套,毅然進行公開審問,并根據罪行大小依法定罪,該殺則堅決殺掉,不留后患。這一舉動,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首惡除掉,群兇震恐,那些不法之徒頓時收斂,社會治安為之好轉。之后,任養心又一頭扎進檔案室,把百姓不服的歷任官員造成的冤假錯案,全部重新審理并逐件清理,把那些蒙受冤獄的百姓平反釋放。接著,他又進行了一項更大的工程,就是改革不合理的賦稅制度。他親自帶領官員下鄉清查田畝,讓百姓按地畝均攤賦稅,大大減輕了窮苦百姓的負擔,受到了貧苦百姓的極大歡迎。
任養心不但治人,而且還要治水。當地有一個白龍湖,因為年久失修,常年積水,遇雨即泛濫成災。任養心經過勘探之后,重新設計改道,組織民工開挖疏浚,開鑿數條泄水渠道,竟使長期遭受水患的沼澤地變為土壤肥沃的良田。后又修筑衛河長堤,攔洪排澇,使河濱300里地不受河水侵害,根治了衛河多年橫決泛濫之災,使浚縣人民世代受益。而今,這里還變成了浚縣一個著名的風景區。
重修縣志 彰善揚輝
任養心非常注重當地的移風易俗和文化建設。為了預防荒年,他專門設立義倉;為了給當地培育人才,他興建社學;為了褒獎賢孝,移風易俗,他主持訂立鄉規民約;為了激勵后進,他主持修建了勛賢祠。
得知浚縣縣志五十年未修,他乃于萬歷七年上書呈請修志,得應允。遂延邑人進士李文升、舉人侯萬里、貢生王紹雍暨清學宮弟子博物者,取嘉靖舊志再加采訪考核,閱三月告成。
書分上下二卷,目錄為:地理第一,建制第二,田賦第三,學校第四,官師第五,選舉第六,人物第七,藝文第八。前邊有知縣任養心序。
此志纂修,實為嘉靖志的續修,任養心序云:“蓋事雖增于前,文實循其舊。”依舊志目錄略事整理,再加續入后五十年事實。雖為續補,但認真嚴肅,多有翔實資料,無冗贅之讕言。該志書現只有孤本存于北京大學圖書館,且只有一卷,是研究浚縣歷史的珍貴資料。
任養心在浚縣任職時間不長,但卻深得當地百姓的敬仰,百姓曾給他立祠建廟,以期流芳百世。早在萬歷初年,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孫丕揚巡撫保定諸郡時,見他政聲甚著,即極力向朝廷推薦。他升任監察御史后,即上書朝廷請立社倉,廢止濫設齋醮祭祀等勞民傷財活動。
出督鹽政 大力改革
萬歷九年,任養心奉命出督兩淮鹽政。
兩淮鹽賦是明王朝財政收入最大的項目,但到了明朝中葉,積弊甚多,各類問題都在表面繁榮的遮蔽之下暗流涌動。大量的稅銀通過非法渠道進入一些地痞惡霸的腰包,甚至出現官商勾結設立的各種“牙行”,形成上下聯合、損公肥私的利益鏈。這些人全方位操控運鹽程序,抽稅偷稅,致使國家稅收嚴重流失,導致國庫空虛。任養心對此早有耳聞,并有所警覺。在奉命出督兩淮鹽政之后,他沒有坐在衙署里看文件聽匯報,做表面文章,而是親自坐著小船,不動聲色地沿著運鹽線路一路查問。不論是船工、搬運工,還是碼頭上的小商小販,不論是鹽商,還是那些收費的小官吏,他都與之隨意閑聊,從中掌握第一手資料。誰都沒有想到,這個臉上帶著風吹日曬痕跡與搬運工一般無異的人,竟然是兩淮鹽政。經過幾個月的深入調查,任養心對兩淮鹽政方面存在的問題已經了如指掌。深思熟慮之后,他即刻向朝廷上書,提出改革兩淮鹽政的四條建議:革府縣私稅、革兩淮牙行、禁荊屢私販、浚運鹽河道。在書中,他認為牙行欺行霸市,巧立名色,剝削鹽商,而且整個程序由個人經營,他們憑借黑惡勢力,為非作歹,形成壟斷,擅自抽稅,罔利病民,每年收入多至千萬,嚴重損害了國家利益,要求朝廷采取措施,全面改革。
在上書朝廷的同時,任養心還拿出了在浚縣辦事的一貫作風,采取了果斷強硬的手段,對那些欺行霸市的痞子、惡霸嚴厲打擊。在掌握了大量證據的基礎上,懲奸警惡,下令將熊啟昌、姚漸逵等一批牙行首領緝拿關押,并沒收、吊銷了他們的營業執照。這一虎口拔牙的舉動,一時間引起了極大震動。那些既得利益者紛紛出動,一方面行賄說情,一方面警告威脅。在這短兵相接的日子里,任養心隨時都有性命之虞,但他不為所動,絕不手軟,終于使兩淮鹽政得到徹底治理,使國家對鹽的管理回歸于正常秩序。之后,他進一步采取措施,提出了通商、恤灶、疏浚河道等建議,得到采納并付諸實施,對保護鹽場、便利運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功效甚著。
法度嚴肅 懲治權貴
任養心善于處理大案要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為處理大案有功,朝廷又命他巡按順天府。這是一個敏感地區,也是皇族、貴戚、權要聚居之地。這里有許多看似不起眼卻都手眼通天的要害人物,以前的巡按們沒有不被掣肘者。而任養心卻不吃這一套,他不僅性格剛硬,而且敢于碰硬,“棱棱獨守,無所掩阿”。有一權勢人物率子婿等,群辱縣上官吏,他聞之怒發沖冠:“豈料在天子腳下,竟敢如此無法無天!”遂駐轅都門,奏治查處。遼東總兵李如柏,字子貞,號肖城,遼東鐵嶺衛人,名將李成梁之子,官拜遼東總兵。因為多次跟隨父親出塞有功,所以承受父蔭為錦衣千戶。父子二人,手握重兵,威勢赫赫,咄咄逼人。
有時舉行宴會,炮聲震動,連京城皇宮都能感受到。當時許多朝廷官員心懷恐懼,卻敢怒不敢言。時任御史的任養心,不畏權勢,挺身而出,于萬歷十六年公開上書朝廷,言道:“李氏兵權太盛。姻親廝養分操兵柄,環神京數千里,縱橫盤踞,不可動搖。如柏貪淫,跋扈尤甚。不早為計,恐生他變。”書中措辭嚴厲,切中要害,說出了朝廷大員想說而不敢說的話。于是朝廷立即下詔責令處置,解除了李如柏的兵權。李如柏為當地豪門權貴的群龍之首,許多人對他唯馬首是瞻。李如柏被解除兵權并受到懲處之后,當地的那些豪門權貴頓時收斂,再也不敢張狂,遂使京都地方治安大為好轉。
巡撫江西 憂郁辭歸
此后,他升任大理寺右丞,歷升左少卿兼代理大理寺卿的職務。
不久,因江西巡撫缺額,經過選拔,唯他可任。江西地處吳、楚、閩、粵之間,孔道四出,境內多湖山險地,盜寇嘯聚時起。他到任后,整頓戶籍,嚴令加強地方治安管理,使盜寇作案無所獲,時久而散。南昌為明皇室寧王的封地,其宗人放任爪牙,魚肉百姓,由來已久。有羅某為收債糾紛,被宗人活活打死,諸宗人又率爪牙將羅家毀掠殆盡,市野鼎沸,而地方官吏卻假裝不知。他一到任,即責令地方官嚴查此案,他主持以罪行輕重一一懲治,并當面曉喻國法,遂使余黨懾服,地方頓安。時值江西地方災荒,道殍相望,民不聊生,而皇家要江西燒造的瓷器價值即達4萬余緡。他痛感百姓苦不堪命,遂極力上書奏請罷停此項勞民苦差,而又難達目的,遂日夜縈懷,抑郁成病,且時而加劇。明廷遂讓他移任巡撫保定諸郡提督關繳之要職。但他因病難行,再次上書乞求回鄉,終至病逝。
清正廉潔 鞠躬盡瘁
任養心病逝后,朝廷上下為之惋惜。向來以公正廉潔著稱的吏部尚書孫丕揚親自為他撰寫墓表,稱其“儀貌豐偉,望而知為臺輔器,及抵掌談世務甚皙,糾紛盤錯,迎刃而解”。又述其性格剛正高潔,生平引薦提拔必端正之士,否則任憑請托不為所動。某次,一故交推薦一武秩人員來獻百金,巧言為其祝壽,被任養心嚴詞拒絕:“這是什么行為?而強加于我!”在由御史升任中丞時,案卷叢積,均由他親手裁決。他常于夜半時分屏退役人,徹夜披覽,“斯其所自詡鞠躬盡瘁者耶”,遺著有《中丞奏議》等。任養心一生雖然短暫,但他個性堅毅,辦事果斷,不論治理地方還是任職部門,他都不畏權勢,不懼險惡,敢于維持正義、維護國家法律和國家利益,敢于和黑惡勢力做毫不妥協的斗爭,表現出一個國家政府官員的錚錚正氣。至今思之,仍覺其身影猶在,正氣猶在。
(芮紀)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