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11-08
記者 劉亞 通訊員 張蒙迪
日前,由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山西省永樂宮壁畫藝術博物館主辦的《觀妙入真——永樂宮的傳世之美》特展在江蘇省揚州市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開展。其中有幾件展品是彌足珍貴的永樂宮一級館藏紙質文物,受到人們的關注。關于這幾件展品,記者日前聯系了相關人員還原了這樣一段往事。
2019年6月,永樂宮壁畫保護研究院在開展永樂宮搬遷資料整理工作時,發現近百件與永樂宮宗教活動有關的古籍文書。其中,6件元朝道教度戒牒文書和1件或早于同期的刻印道經,彌足珍貴,對研究元朝全真教發展和永樂宮重建歷史具有重要價值。經有關專家評估,被定為館藏一級文物。在南京博物院的幫助下,這些珍貴文物得以修復。

▲永樂宮重陽殿
永樂宮,原名大純陽萬壽宮,是元朝全真教在皇家支持下,在呂洞賓家鄉重建的一座大型道教宮觀,為道教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因其地處永樂鎮,故俗稱永樂宮,1958年因修建三門峽水庫,為避免淹沒,永樂宮被整體搬遷到今址加以保護,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永樂宮發現的這些文書與永樂宮宗教活動有關,分別為《元行尚書省斷事官付道人張來童執照》《元皇帝圣旨普度戒牒(含封套)付長春宮李真人》《元貴由皇帝福蔭丘神仙門人通玄真人圣旨》《元陜西都總管付道士張志洞執照》《元行尚書省斷事官給太平興國觀保付執照模板》《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這些紙質文物就是宋德方、潘德沖等全真教弟子所持的度戒牒,目前在國內其他宮觀還沒有發現。尤其是《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刊印時間可能在宋金時期,同期道經國內存量極少。

▲修復前的《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只存下半卷,被發現時為麻紙包裹,紙上題字:“此經殘卷出于重陽殿屋脊西大吻之內。”與經書一同被發現的還有一個楊木卷軸,推測為經書裝幀所用的卷軸。可惜由于遷建時未保存關于紙質文物保存原始狀態的文字和圖像記錄,相關經手人員又已離世,導致其在重陽殿鴟吻中的存放狀態無法追溯。通過經書殘存文字的初步解讀和辨析,發現經書末尾留有主持永樂宮營建工程的潘德沖、完顏志古、韓志元等人撰寫的題記,題記中說明了這卷經書是“案在獸中”,可惜紀年部分的文字已剝蝕。重陽殿主體完工于中統三年之前,其經卷在大殿主體竣工之前被放置于鴟吻之內,其宗教意義十分明顯。此卷殘經的版式與現藏于國家圖書館的《太清風露經》(宋德方等刻道藏本)較為相似,可能與宋德方主持刻印的《玄都道藏》有密切關系。
2020年8月,南京博物院文保所接到了永樂宮送來的一個特殊任務,幾件破損的紙質文書,因為保存狀況不佳,急需修復。其中一件文書發現于重陽殿的鴟吻之中,具有重要意義。面對這些糟朽的紙張,幾近無法辨認的文字,工作人員犯了難。
據了解,擁有國家文物局紙質文物保護重點科研基地的南京博物院,可以說是紙質文物修復領域的“文物三甲醫院”,是中國最好的紙質文物修復單位之一。南京博物院以傳統書畫裝裱修復工藝與現代科技的融合、古籍檔案類修復紙張的研究、針對近代紙質文獻酸性脆化的保護工藝為主要特色。
這些紙質文物剛到南京時,文物糟朽、殘損比較厲害。
南京博物院專家介紹,因為紙質文物是有機類文物,它的整個材質是非常脆弱的,跟無機類文物相比,處理的難度比較大。修復前,修復師利用科學儀器對文物進行系統地分析檢測,為文物修復提供了精準數據。在這個基礎上,專家編制了一個有針對性的保護修復方案。從文書送過來到結束,差不多花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
紙質文物修復最大的難點就是在修復用紙及配色,相比于現代紙張,這些紙質文物更粗糙、更脆弱。南京博物院工作人員特地去找造紙工坊,專門定制了一些紙張。但是,定制紙張顏色跟文物本體顏色還不太一樣。為了讓它跟文物本體更接近,文保人員僅染紙一項工藝就費了很大功夫,最終才找出跟永樂宮紙質文物相匹配、最接近的紙張。

▲修復后的《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解決了紙張和顏色的問題,那么又如何判斷丟失的文字呢?南京博物院紙質文物修復專家陳思燚說:“我修的那一件是《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紙張整體泛黃,邊緣兩側有大面積的文物殘損缺失。然后,好多字也就隨著缺失而流失掉了。我在大量查閱資料以后,找到了宋代張即之版《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我發現張即之版《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文字與我們要修復的文物記載文字是上下連貫的,也就是文字匹配的。接著,在有據可考的情況下,我把文字進行逐一修復。比如說,齊天的齊,它的頭在它右側的這半邊紙上,然后它的身子在它左側的半邊紙上,這兩個文字是可以合在一起的。而且根據原文注釋,我們發現句意也是一體的。那么,我們就有理由相信,這兩個原來就是一體的。”
經過專家的不懈努力,永樂宮這些紙質文物恢復了原本的模樣,這些文書的發現與“復活”,也為永樂宮增添了一層傳奇的色彩。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